爱书人蜂拥而至,上海进入阅读时间

来源:劳动报 2014/08/14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进入第11个年头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昨天开幕,没有开幕式,也不公布销售的数字和参展人数,更加低调的上海书展,将更多的阅读空间留给了读者,飘扬出更加浓郁沁人的书香。

隐身扩张“书香”飘到家门口

今年上海书展云集了超过500家出版单位、逾15万种图书,600多场阅读文化活动,吸引上千位中外作家纷至沓来……成长的速度和规模,成为国内书展界的翘楚。短短数年中,上海国际文学周、书香·上海之夏、“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世纪中国论坛、相约星期二诵读会等众多品牌活动风起云涌,处处皆是风景。

书展的人流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昨天上午,静安寺附近的早高峰明显延迟,将近10时地铁站依然人头攒动,行走缓慢,延安中路和南京西路两条通往展览中心的主通道摩肩接踵,距离书展大门还有百米有余就已排起了长龙,10元钱一张的门票竟然也能吸引大批黄牛现场兜售。

在《普京文集》的新书推介会现场,80岁的老人顾根发一口气买了6本,吸引他的除了普京的人格魅力,就是内心对待书本的狂热。“你看我的老年卡,我坐车是免费的,家里也有一部车可以直达这里。但我想第一天肯定人多,就打了一部出租车过来,我怕来不及啊。”  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已有爆满之势。与此同时,上海书展也在不断地“隐身扩展”,将书展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青浦区的青溪讲坛,闵行区的“敏读会”,普陀区的“阅读引领未来”公益讲座、崇明县的“瀛洲大讲坛”,虹口区的“书香传虹口”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华师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谢禹就表示,自己已经用手机拍下了“阅读引领未来”公益讲座的目录,“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作家,我还是会去听的。今年很多讲座都比较分散,有在书展现场的,有在各个图书馆的,赶来赶去确实会辛苦一些,但环境相对更安静,更有利于我们品读。”

传统阅读回归一老者家有藏书3万册

虽然电子书籍已逐渐普及,但据2014版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纸质书依旧是市民阅读的首选,且纸质书阅读时间有所回升。

69岁的蒋清余来自嘉定,是一名退休老师,腿脚不太方便,拄了一根拐杖,拎着两袋书在主会场休憩。翻看着手里的新书,蒋清余脸上堆满笑容,十分骄傲地告诉记者:“每年的书展我都过来。家里我放了3个书架,总数量差不多3万本吧。”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同时,蒋清余的老伴不时抬头张望,目前念到大三的儿子仍在书海中“淘宝”。“我儿子在上外学的英语,他主要是买一些外文书。听说今年法国的作家比较多,所以,他可能需要花更长时间去挑选。”蒋清余对记者说,“我家里女儿、儿子都很喜欢看书,从小就看,我最支持他们买书。儿子到现在也是,吃穿不讲究,零用钱全部买书。

昨天逛书展,蒋清余带了1000元钱,中午11时不到,已经花掉了600多,“朋友送了我几张门票,后面几天我还要来。”蒋清余说,自己平时也会网购一些书,儿女也帮着购置了阅读器,“但我就是不习惯,我更喜欢把书本捧在手心的感觉。”

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也表示:“书展免不了要买书,但我看了今年的环境,很有利于读书。”他还表示,如果是做科研,那当然是数字化方便,但如果是欣赏的话,还是喜欢传统书籍,“目的是欣赏的话,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那书本身也是享受的一部分,比如装帧,它的版式。书本身传达的人文气息,这个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国际范儿洋溢老外上海遇知音

“来呀,扫一码啦!”在拥挤的人群中,皮肤黝黑的非洲姑娘欧贝罗,标准的普通话瞬间吸引了众多购书者的目光。看到有人举起了手机,欧贝罗又恍然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露出了与中国姑娘一样的羞涩神情,“二维码,二维码,是我搞错了。”

欧贝罗就读于华师大,暑假来临之际,欧贝罗寻思着找点工作,又锻炼提高一下自己的语言和胆识,就在网上发现了某杂志社招聘书展工作人员。欧贝罗的出现,让该杂志瞬间爆红,不少市民在惊叹于欧贝罗普通话如此精准的同时,也纷纷拿出相机合影留念。

欧贝罗有4年的汉语培训经历,她坦言,自己也是一名狂热的书籍爱好者,“我也不习惯电子阅读。中国一些作家的文章,我也正在尝试阅读,比如说莫言啊,他的一些作品我还是能看懂的,还有一些作家,我暂时还难以消化。”

中国当代文学曾经被比喻为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边缘角落,与中国日益显著的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符。4年前创建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实现了上海书展的一次“国际化扩张”,近年来现身上海书展的国际作家星光熠熠,今年受邀而来的国外作家当中,既有超级畅销书作家、普利策奖得主,也有诗人,国际知名传记作家。

上海的读者爱书,也更惜书,即便是有些“冷门”的海外作家,也能在上海遇到一批熟悉理解他作品的读者。爱尔兰著名作家托宾就表示:“真没想到,在上海我能遇到这么多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