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资源强腰格局凸显:9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晋升三级医院,引导就诊更理性

来源:上海观察 2020/07/12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5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最新消息:全市9家医疗机构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并完成公示流程。这9家医疗机构分别为: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上海历经上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已有7年,此次9家医疗机构均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实现晋级,顺利“升三”,为上海“顶天、立地、强腰”全覆盖医疗格局中再添一把力,医疗资源格局均衡之时,市民就诊的选择也更多了。

破解就诊扎堆,“升三”本身是蜕变过程

市民看病扎堆大医院,多年来持续的医疗难题,怎样破解?建立合理有序的医疗就诊秩序,引导市民科学、理性就诊,医疗资源布局大有讲究。记者获悉,上一轮医疗改革中,三级甲等医院主攻高精尖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纲“健康守门人”,“顶天立地”功能定位十分清晰。然而,夹缝中求生存的区级医院,却在格局变化中一时难以摸清定位。不少区级医院一度面临发展瓶颈:有的因为大医院“虹吸效应”,遭遇人才流失尴尬;有的则由于周围居民导出,出现门诊量锐减……

医疗资源格局层次更多元,市民就诊选择可以更广泛。三年前,上海发布医疗机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区域性医疗中心”概念,同时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设置58个医疗服务圈,按照每30-50万人口设立1家区域性医疗中心。

此次顺利“晋级”的9家医疗机构便是上海第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以“升三”为驱动力,区域性医疗中心得到了一次平台提升的珍贵机会,为“强腰工程”再度助力。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朱福告诉记者,“升三”看似是结果,其实过程更为重要,作为问题导向的“升三”行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在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己如何定位患者实际需求,对自身管理、医疗、护理、药事、院感、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升级,本身就是不断进阶、学习的阶段。

错位发展,深耕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技术

此次9家区域性医疗机构,不少地处曾经的资源稀缺区域,记者发现,浦东新区此番有4家医院“升三”,“四足鼎立”格局进一步便捷了区域居民就诊。以上海市浦东医院为例(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作为南汇地区历史上的首家公立医院,医院一度因医疗技术有限,无法满足区域内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转型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后,短短十几年夯实了医疗底子,实现居民看大病不用出远门的目标。

“强内涵是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关键,我们必须形成自身优势、依赖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建设。”浦东医院院长余波说,“区校共建为浦东医院注入复旦大学优质医教研力量,由此启动跨越式发展脚步。”记者了解到,优势学科、硬核技术和一大批专家的培育,在院内催生出一批重点学科,促使医疗服务能级升级,极大缓解周围地区居民看病烦、看病难。

定位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三级医院,与传统意义上的三级甲等医院怎样错位发展?这也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必考题。“我们的定位还是常见病、多发病,牢牢瞄准居民实际需求做精、做细、做透常见病诊疗技术,这些在三甲医院习以为常,却可以发展成为我们的特色,以此让居民用脚投票选择。”朱福举例,以徐汇区中心医院为例,三年来内镜诊治量翻了十余倍,胃肠息肉等常见病娴熟操作,已成医院品牌并受到病家青睐。

“保一方百姓健康”,考核也应精准匹配

9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升三”,最获益的无疑是区域居民。余波说,十几年前,浦东居民如果看大病,尤其像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病种,由于路途遥远、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今这样的现象不复存在。“保一方百姓健康平安,是区域性医疗中心最为核心的任务,卫生资源更均匀地分布配置,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可及性,‘强腰工程’切中居民实际需求。”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此解读。

在专家看来,持续几年的“升三”过程对医疗机构本身就能带来各方面的进步和提升,蜕变成为三级医院后,平台更可以吸引人才,进入持久良性循环。朱福说,新的标准为医院发展设定更高要求,尽管距离顶尖医院还有很大差距,但做创新、向标杆靠拢不会错。地处医疗资源丰沛的徐汇区,徐汇区中心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发挥自身特色,打造互联网医院,结合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将医疗业务市场向外拓展,以此实现错位发展,更明晰了自己的定位。

金春林最后也提出中肯建议:从二甲到三乙,荣誉激励之时,也为医院设定更奋进的目标。等级评审肯定不是“为评而评”,更不是一蹴而就,针对不同定位未来的考核体系可以精准分层。区域性医疗中心定位的三级乙等医院,不妨更侧重临床治疗效果等考核指标,例如,疾病的三年、五年生存率,常见病种的开展情况等,确保实实在在为居民解决就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