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划定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年底还将再次扩容

来源:澎湃新闻 2015/10/28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2

上海在陆续公布了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仍在继续探索对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新措施。10月27日,澎湃新闻从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今后将建立优秀历史建筑增补的常态化机制,每隔一两年就公布一次;在单栋建筑保护和一般风貌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大历史风貌成片保护力度;此外,包括保护街坊在内的风貌区扩大具体名单也有望在2015年年底公布。

426处保护建筑名单比公示时多了7处

自1989年开始,上海已陆续分批公布了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共计632处,涉及2138幢房屋,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但上海还有相当数量历史建筑由于没有法定的保护身份和相应的政策支持,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和危险。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于2013年5月启动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推荐申报工作。

经过区县推荐、社会征集、专业技术单位现场调研、专家评审、征询相关部门意见等程序后,经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初步推荐名单共419处,并进行了公示。

据上海市规土局介绍,公示期间,市民、专家和相关部门通来过信、来电等多种方式反馈意见和建议100余条。工作团队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梳理,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与现场踏勘,随后召开专家评审与区县意见征询会,并在2015年5月底至6月初就增补名单进一步征询相关区县意见。最终形成426处推荐名单,比之前的推荐名单增加了7处。正式名单于8月17日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后公布。目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总数为1058处,涉及建筑3075幢,目前沪上最年轻的历史保护建筑是本次入选的徐汇区漕溪北路6幢小高层,建于上世纪80年代。 
将缩短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更新周期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涉及全市16个区县,其中郊区约占五分之一,与以前相比,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名单来源也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和专业团队,而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426处名单中,市民推荐的就有30处,如重建于1930年的杨树浦巡捕房(又称周家嘴巡捕房),英国汇丰银行大班托益的住宅(现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研楼)则由静安区推荐。

同时,获得推荐的建筑类型也更为丰富。除了花园洋房、里弄住宅、工业遗产等类型,在符合《保护条例》规定的前提下还特别关注百年高校、百年公园、特色民宅等,例如嘉定区的“汇龙潭公园”、普陀区的“华东师大思群堂”、浦东新区的“郑生官宅”、崇明县的“倪葆生住宅”等,也进一步拓展了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视野。

一到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平均每5年公布一次,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推荐工作与前一批相隔十年。上海市规土局风貌保护处副处长候斌超表示,将优秀历史建筑增补的常态化机制,争取今后缩短名单更新周期,比如1到2年就公布一次经审核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避免因评审周期过长使一些原本应该得到保护的建筑没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同时研究建立对于个别面临拆除危险,而没有保护身份的历史建筑的抢救性保护机制,确保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于已经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将进行“一图一册”编制工作,并结合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化信息查询与管理,方便市民查阅同时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日常监督管理。 
风貌区扩容包括多种类型

目前,上海共划定了44片面积达41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12个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约27平方公里。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规土局官方网站上公示了自2005年以来历史文化风貌区首次扩大的名单,其中包括118处街坊和23条道路。

10月27日,上海市规土局总工程师俞斯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扩区研究已经完成,将上报市政府,预计年底将对外公布。

据悉,此次新增的风貌保护街坊,包括了“里弄住宅风貌街坊”、“工业遗存风貌街坊”、“大专院校风貌街坊”、“历史公园风貌街坊”、“工人新村风貌街坊”、“混合型风貌街坊”和市郊的“传统村落街坊”等类别,基本涵盖了上海各个阶段的历史风貌。

虽然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已超过千处,但俞斯佳表示,相比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上万处的保护建筑来说,上海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他表示,目前对于上海标志性的建筑——石库门的调研也正在进行,目的就是要保留一批石库门建筑。

【链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有哪些评选标准】

依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规定:“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4)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