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的大宁音乐广场,一边是孩子们的旋转木马,一边是刚刚搭完的电影露天放映大棚,19:45,曾感动无数观众的《我不是药神》正式放映。“虽然现在场地和设备都更豪华了,但在外面看露天电影,还是让我想起了小辰光夏天看露天电影的快乐。”一位早早就来候场的观众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记者获悉,开幕后,本届电影节将在黄浦、静安、松江、浦东和普陀5个区的7大商圈,以及浦东36个街道社区放映点共放映150场左右的露天电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说:“本届电影节的公益露天放映活动,用最传统的市民文化样式,丰富城市文化惠民、便民的形式,让上海夜市文化丰富多彩、滋润人心,营造属于影迷的‘夜生活节’。”
徐峥大鹏特来助阵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了23届,这还是首次做露天展映。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王晔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弥补每场售票率不超过30给影迷带来的遗憾。而这一创新之举,得到了众多片方、导演的支持。25日在大宁的首场放映,徐峥和大鹏两位导演、演员,都特意赶到现场助阵。
“上影节是个让我作为一个上海人感到自豪的文化品牌,但今年特别不一样,谁也没想到全球疫情会是这么个情况,”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监制、主演徐峥告诉记者,“我很荣幸,露天放映能选择我的一些电影,像《我不是药神》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就是在上影节的舞台。作为一个电影人,你有一个作品被大家认同,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大家由衷认可你会很自豪,有幸福感。”
大鹏导演也同样如此。在上影节,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路。“我的第一部电影《煎饼侠》第一次放映就在上影节,第二部作品《缝纫机乐队》入围了亚新奖。今年第三部作品《吉祥如意》入围了今年的金爵奖,这是什么样的认可啊!所以,露天放映,我必须来。”
王晔透露,他们在和很多版权方沟通时,得到了无数的支持。“像徐峥,其实《泰囧》和《港囧》等影片的版权,并不在他自己手上,但他一听,就主动去协调了版权;像宁浩,我们协调今天放映的《我不是药神》时,宁浩爽快答应,甚至还主动问‘《绣春刀》你们要不要?这种功夫片,老百姓很喜欢看’。”
因为各方的支持,她帮影迷感到“幸福”,“很多都是上海出品的优秀影片,可以说上海出品的精华都在这里了。”
影迷过节不忘防疫
不过,电影节组委会也考虑到今年疫情的情况,每一场的露天放映,疫情防控措施都做得特别严格。在大宁音乐广场,记者体验了一下观众入场的全流程。
首先,无论是邀请还是预约,观众需要出示邀请函或者预约成功的凭证,然后实名入场。在露天放映场所的入口处,绿码的检验已经升级——不是仅仅出示绿码即可,而是必须通过随申码、支付宝、微信等软件扫二维码,这样数据可以跟疫情防控单位的后台匹配,甚至14天的行程轨迹也能够一目了然。
在绿码验证之后,观众还需要戴好口罩,并完成手部消毒。根据防疫规范,每个放映点都现场配备消毒液、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球、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
正式放映场地,人员数量有限制,每个椅子之间都间隔了1米的距离,并且有工作人员全场巡查,如果遇到摘口罩的情况,他们会及时上前提醒。
除了防疫安排,组委会也考虑到接下来天气炎热,还进行了降温防暑的安排,在现场准备了水扇和防蚊喷雾。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表示,露天放映是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同时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拉动夜间经济、促进夜间消费”号召,它旨在让电影节走进老百姓生活,让社区居民的纳凉夜更加丰富多彩,营造和谐共荣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