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海打造为“公园中的城市”

来源:新民晚报 2020/08/12 发布时间:2020-09-25 浏览量:11

“五级”城乡公园体系、400座遍布全城的公园、见缝插“绿”的微小绿化、绵延1000公里的璀璨绿道、约3万亩的“可穿行绿洲”……在上海,贯穿于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建设,正日益让百姓享受“绿色福利”。

今天上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做客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在接听市民来电后,邓建平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如何以“共享、共治”的理念,让上海真正成为宜居的“生态之城”。

口袋公园享“满眼皆绿”

“绿化市容行业的工作,就是让环境更整洁、有序、美观、生态。从行业特性来看,这也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真实写照。”邓建平表示,一直以来,上海绿化市容行业都希望以“绣花精神”打造一座能满足市民需求、契合上海形象的“生态之城”。

久居都市的上海人,闲暇时喜欢逛公园。目前,上海已建成352座城市公园、7座郊野公园、4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年底前,全市还将新增城市公园50座,总数将达到400座。

他尤其提到,寸土寸金的上海,要做到“满眼皆绿”,利用“边角料”必不可少:“这几年,上海增添了一大批精致的口袋公园,更多高架桥柱披上‘绿衣’,五一期间的‘月季高架’更成为网红景观,体现了超大城市添绿的能力和魄力。”作为城市公园的补充,上海已建成195个街心花园。至年底,身边的“小花园”数量将达200座以上,南浦大桥下的蓝调花园、胶州路音花园、衡山路高安路以秋色叶为主题的街心花园等,都值得期待。

未来5年,上海还将完善国家(级)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五级”公园为主体、口袋公园为补充的城乡公园体系。邓建平说:“我们希望将上海打造为‘公园中的城市’,市民推窗有花、出门见绿,从绿色中汲取能量。”

绿道林地如“穿行绿洲”

除了公园,随处可见的绿道和郊外开放林地,像是一串串镶嵌“绿宝石”的“绿链”,让市民享受“穿行绿洲”的惬意。

城市绿道很受市民喜爱,并连续4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十三五”本市绿道规划建设总量1000公里,截至去年已建成881公里。今年,申城将新建200公里绿道,重点推进外环绿道浦西段基本贯通、苏州河绿道中心城段等市级绿道及各区重点绿道。同时,还将优化绿道网络体系,提升品质,形成“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色休闲网络。

上海是一座少林城市,去年森林覆盖率虽已提高到17.56%,但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几年,林业部门在全市23片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中,试点将林地打开,沪郊已有19片、约3万亩林地开放,让市民可以享受森林。

专访中,邓建平透露,2019年至2021年的林业三年政策中,已增加开放休闲林地建设项目政策,计划再在全市建设8个1000亩左右的大型开放休闲林地。上海首批“立体复合森林景观”也将亮相,他解释:“以前的密林是粗放型的,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相对单一。开放后,考虑到市民走在林地中的感受,林业部门在林中增添了很多植物品种,市民从上至下的视线范围内,会有不同的植物可赏。”

垃圾分类做“加减乘除”

城市要宜居,除了职能部门的倾力建设、精心管理外,市民参与共治也是重要一环。邓建平认为,从去年开始推行的“垃圾分类”,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实践。

邓建平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今年6月份,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7吨/日,同比去年6月增长71.1%;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同比去年6月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9632.1吨/日,同比去年6月增长38.5%;干垃圾处置量15518.2吨/日,同比去年6月下降19.8%;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从41%下降到不足20%。

“从垃圾分类推行以来,管理部门一直在为市民的热情参与点赞。历时一年,上海的垃圾分类可用‘加、减、乘、除’来总结,市民也逐渐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改善。”他说,“加法”是指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减法”是指干垃圾处置量减少;“乘法”是指社会效益倍增;“除法”则体现在环境污染点大幅消除,居住区撤桶并点,路上废物箱减少。

“事不关己”变“主动参与”

同样,“责任区制度”也是市民参与市容环境共治的实践。目前,全市已创建456条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道路,成立了1183家责任区管理自律组织。比如,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责任单位成立了商会,通过联合会约、开展“门责制”履职月度评比等自律自治,人与人的关系更近了。

“责任区制度将市容管理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真正将主动权交给了责任人自己,很多责任人从‘事不关己’转变为‘主动参与’,甚至‘乐在其中’。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邓建平说。

专访最后,他表示,绿化市容行业将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全市公园数量增至1000座;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达标率95%以上,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