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干部总结出来一套“临汾加梯群众工作经验法”:将不同意加梯的居民情况进行细致分类,找到不同意背后的“真实原因”,并提出对应处理方案。
“受益最少的底层居民,到底在反对什么?受益最多的高层居民,为何也会不同意?口中说着‘担心电梯质量问题’的居民,实际上并非这么想”……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最难的就是做群众工作。“半个月可以走完加梯审批流程,但前期可能要用一年、半年做群众工作”的情况并非个案。基层能否快速找到反对加梯居民的反对原因,通过群众工作引领业主做好协商,成为加梯提速的关键。
过去一年半,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实现了加梯“从1台到60台”的飞跃。在党建引领下,基层干部总结出来一套“临汾加梯群众工作经验法”:将不同意加梯的居民情况进行细致分类,找到不同意背后的“真实原因”,并提出对应处理方案。据此,基层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可以“春风化雨”说到居民心坎上,让居民乐意接受,也提高协商效率。以街道辖区内的临汾小区为例,2019年启动加梯楼宇17幢,达成100%共识平均用时仅两个月,个别居民协调平均上门次数从5次减少到0.5次。
这套“临汾加梯群众工作经验法”是什么?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临汾路街道三位参与加梯工作的基层干部。
底楼居民“三大担心”如何解
在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中,让底层居民同意,似乎是道难题。
底楼居民到底在担心什么?“加梯后,可能影响到我家的采光、通风,上上下下的电梯还会产生噪音”“加梯获益的是高层居民,对底楼居民没有什么好处”“没加梯的时候,底楼不算差的楼层,但有了电梯,底楼成了最差楼层,我们的房价要跌了”。街道干部陈黛静告诉记者,底楼居民担心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上三类。
基层干部不回避矛盾,找出底楼居民反对的真实原因,一一进行破解。“担心影响采光、通风以及产生噪音”,背后指向的是“电梯的选址”。基层干部带着底楼居民实地看其他楼组的加梯现场,让他们实际感受加梯后的采光、通风与声音,同时科学规划电梯选址,同步召开楼组议事会,让居民们商量着来。
在临汾路街道有幢老房,底层住着三户人家,1、2、3室依次排开。因为3室挨着旁边一幢楼房,在3室前加梯会涉及到旁边楼的居民,不太合适,因此设计师首选了靠近另一侧的1室位置。但1室居民提出,在这个位置加梯,正对着他家位于走廊内的一扇卧室窗,可能会影响采光。而如果加装在位于中间的2室前,电梯对着的是2室厕所的窗户,影响相对小一些。居委干部通过议事会在两户人家之间进行协调沟通,2室居民权衡利弊后,同意在他家前加梯。
到这里,“底楼”问题远远没解决。没有获得感,是一些底层居民的“藏在心底”的想法,街道通过改善底层楼组环境,让底层居民也有获得感。
在老公房小区——临汾小区,走进一个加梯楼组,一楼二楼公共走廊与楼梯让人眼前一亮:雪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新换的公共窗户,环境“秒杀”很多后建的商品房。“哪个楼组居民同意加梯,街道就出资对该楼组一二楼公共空间以及大门前公共空间进行美化。”
别小看这样的改造,在加梯后,由于楼上居民主要通过加装在楼组大门外的电梯上下楼,不再经过底楼,底层空间成了底楼居民的常用空间,这让底楼居民颇有“获得感”。
楼组有了电梯、楼道美化后,整体房价其实是提高的,房屋跌价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不久前,临汾小区一户底楼居民二手房屋挂牌,不到一周就出手了,房价比周边没有电梯的二手房底楼还要高一些。
高层居民为何也会反对
“我们走得动,不需要加梯,你们不用来问我了。”当居委干部上门征询意见时,没想到遭遇一户住在高层的老年居民的反对。而邻居们经常看到,老人拉着小孙子颤颤巍巍上楼,“一老一小”都非常需要电梯。
加梯受益最多的高层居民为何不愿意加梯?基层干部发现背后原因:大多与出资有关。
闻喜路25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莉说,有些老年居民家庭生活困难,又住在高层,他们担心:一旦加梯,自己出资比例较高,无法负担。但碍于面子,这些居民不肯说出真实原因。每次居委干部上门做工作,这些居民会以“不需要”来推辞。
于是,周莉与居委干部有针对性地做群众工作。如,针对这户高层老年居民的情况,与有愿意加装电梯的楼内居民商量。最终,有居民提出愿意无偿为这户人家垫付加梯款,这户人家可以按照偿还能力分期偿还。居委干部和楼组长等再上门动员这户人家,分析“一老一小”的需求,畅想电梯建成后的生活:“没有电梯,以后生病了怎么办?你家小孙子会不会说‘我也想坐电梯?’”解决了出资的后顾之忧,思想工作又做进老人的心坎里,出资加梯问题迎刃而解。
家庭矛盾,也可能成为高层居民不愿意加梯的原因。一户高层人家住着三代人,婆婆与媳妇很明确地告诉居委干部:家人不同意。
居委干部了解到,这户人家经济条件并不差,家中的“一老一小”也有加梯需求,但为何他们会不愿意加梯?经了解,婆婆与媳妇存在矛盾,双方都希望对方出钱加梯。
了解到真实原因后,居委干部做工作就有的放矢了。得知这户人家的小朋友存在入托难问题,居委干部在政策准许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了孩子入托的问题。解决了这户人家最大的烦心事后,家庭矛盾得到了一定缓解,媳妇最后主动提出愿意出资加梯。
遇到“口中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居民怎么办
“居民口中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这是基层干部在推动加梯中碰到最头疼的情况。
住在顶楼的年轻居民嘴上说“我们年轻,走得动,加梯没有必要”,实际情况是年轻居民因为刚买好房子,没有钱加梯;住在低层的老年居民反复强调“加装电梯会影响楼房质量”,居委干部多次沟通后,对方才透露,实则是因为不想出资又担心影响邻里关系。
出于面子或者不想影响邻里关系,很多居民口中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这造成了居委干部要一次、两次、多次上门沟通,走了一些“沟通弯路”。办法并非没有,对有加梯意愿但手头拮据的年轻居民,可通过邻居垫资、分期付款或者公积金提取等方式解决出资问题;对不想出资的老年居民,在通过与其他居民协商后决定,这户居民暂不出资但签字表示同意,加梯得以顺利。
临汾路37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吕文洁说,面对“口中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的居民,需要我们更加精细化地开展服务。
街道干部在总结街道加梯工作经验基础上,又结合了部分外单位加梯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了12类问题表象,对应相关真实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在后续加装中,基层干部可以根据这些“表象”,预判一些居民不愿意加装的“真实原因”,直奔主题,提高沟通效率。
“临汾加梯群众工作经验法”已经成为临汾社区加梯工作的“加速器”。截至目前,街道17个居民区有16个实现了加梯零突破,启用、在建、在批的加装电梯为60台,“批量加梯”成为常态。同时,街道居委干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细致入微地做好群众工作,“让加梯成为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