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政局局长也来直播带“货”了,而且还是硬核货!
在今天上午进行的2020年民生访谈第一期中,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透露,市民政局研发的“社区云”项目,目前已在浦东、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宝山、松江、崇明9个区的20多个街道试点。预计到今年底,全市16个区215个街镇6077个居村委会都能应用“社区云”开展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
“社区云”是一个应用平台,搭建了“1+2+x”网络。
“1”,指的是一个全市统一的“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上接大数据中心,下接各区、街镇和居村,横向连通各政府职能部门,将来可以为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
“2”,指的是两个应用平台,即面向居村干部的“社区治理”平台和面向居民的“居社互动”平台;
“X”,则代表开放性,在这个平台上,各区现有的社区治理平台,各街镇现有的特色应用程序,各政府条线部门现有的应用,经过改造,统统可以接入。
今后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云”参与自治共治
朱勤皓指出,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快车道,作为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如何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来提升基层治理、社区建设的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社区云”项目应运而生,是基层落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社会治理一张网”设在基层社区的一个重要端口和平台。
“社区云”项目酝酿已久,在去年就正式立项、研发并试点。推出“社区云”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智能化+社区治理”的融合,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区、街镇都在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仍有些突出问题,如,各政府部门间信息不互通,基础数据库难以共享等,导致数据碎片化、标准不一致。这样一来,很多程序、应用,就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基层治理进行支撑,有时反而会因为程序、应用、平台过多,而加重基层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云”是个兼容并蓄的平台,否则,就不是给基层社区减负,而是增负了。横向上,政府各委办局在街镇、居村层面的各项工作要求,都能进行整合;纵向上,以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可以实现从市、区、街镇、居村的上通下联,反馈信息、反映问题、研究解决。
朱勤皓进一步解读透露,
对各委办局而言,“社区云”能快速获取社区数据,下沉服务资源。今后所有涉及基层工作的信息,均可线上一键采集,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重复下发指令,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对区、街镇来说,“社区云”接入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有助于区和街镇汇集社区数据和民情民意,提供决策支持和末端处置通道。对居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而言,“社区云”的“社区治理”工作平台,是一个减负增能的工具,给予大数据、知识库、移动办公等全方位支撑。居村干部既有权从统一的居民信息库中下载信息,也有权及时完善更新,实现居民信息的精准化,从而为居村依法自治共治、依法协助行政事务提供智能化保障,更有助于未来实现“信息找人”与“政策找人”,助力精准化服务、智能化治理。
今后将有更多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云”参与自治共治活动。对居民而言,通过“社区云”的“居社互动”平台,依托“居务公开”“社区公告”“在线服务”“自治议事”“邻里互动”等功能版块,可以进行线上社情民意表达和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在“议事厅”版块,居民群众可以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进行投票、发表意见,比如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等,从而实现居村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交流,让居委有更多渠道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沟通民情。
帮助人找到政策,社区民生顾问今年将推广
上海民生保障的政策网日益织密,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个别市民不了解政策,不知晓政策,甚至没有享受到政策。比如,居民申请社会救助很便捷,只要符合条件也一定应保尽保,但享受救助的前提是申请,极个别群众不清楚政策,就难找到合适的救助途径。
如何“帮助人找到政策”?朱勤皓指出,为帮助社区群众就近就便了解政策、获得资源,2018年起,市民政局先后试行了“社区养老顾问”“社区救助顾问”等数项“社区民生顾问”制度,请社区内熟悉各项民生政策,能够整合、调配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各种民生服务资源的人,就近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困难群众。
目前,全市已在街镇、居村建立了1900家“社区养老顾问”点,拥有养老顾问2746名,去年总计服务15万人次,而且服务实现了线下、线上、空中(电台)多方位。
同样,在长宁区开展的“社区救助顾问”试点也比较成功,不仅整合了各种救助政策,形成了政府救助政策池,而且整合了政府的、社会的、市场的各类资源,形成了社会救助资源池。今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社区救助顾问”。朱勤皓表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为进一步探索“政策主动找人”提供了可能。作为民生保障的兜底部门和社会基层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的建设部门,民政部门有信心去努力,让“沉默的极少数”也享受到民政的民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