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兴港、因商兴市,在中国的商贸版图中,上海始终是最具标志性的存在。
从宋元时期船舶往来、贾肆林立的“华亭东北一巨镇”,到清代“商贾云集,海艘大小以万计”的“东南之都会”,民族工商业基因在上海日益积淀;1843年,上海开埠,开放多元的国际商贸文化逐渐形成。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上海主动洞开门户、敞开胸襟,从“冒险家的天堂”变为“创业者的乐土”,从“十里洋场”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划定了全新的时代坐标。
商业兴则购物盛。数据显示,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均居全国之首,购物理念、商贸氛围、消费水准处于全国乃至国际第一方阵。今天,这座商业文明深入血脉的城市,正在消费升级和商业转型中赋予“购物”新的意义——在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语境下,在着力打造“五个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进程中,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上海购物”名列其间。
上海人对“购物”的理解,绝不仅只“买买买”那么简单。“上海购物”是满足、创造和引领消费需求的改革举措,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实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以此为共识,以“品质”为追求,“上海购物”的音符在黄浦江上空跃动,交织出一曲新与旧、物与情、经济与文化的时代交响。
“高新尖”与国际范儿:海纳百川,勇立潮头
站上南京路,便和“中华商业第一街”的昔日胜景撞个满怀。曾煊赫上海滩的“四大百货”均已旧貌换新颜,更多商铺不断涌现、生长。
百年淮海路、徐家汇、陆家嘴……特色各异的商圈,吸引着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进驻。
数字是最直观的证据——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已达55.3%,在全球位列第二,仅次于迪拜;上海口岸化妆品、服装和汽车进口额分别占全国的53%、70%和48%。
作为中高端消费品进口集散地和品牌高地,上海面目鲜明:“足不出沪”买全球,上海可圆此梦。
品牌集聚,上海尤为看重的,是“首店”入驻、新品“首发”。
南京西路兴业太古汇,占地2700平方米的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已成“网红打卡地”。门店中央,一整套咖啡烘焙流水线不停运转,咖啡豆在烘焙盘上被烘制出香气,输送进巨型铜罐储存。静置7天风味最佳时,再经由遍布店堂的“五线谱”式铜管送到咖啡师手中,研磨冲煮成香浓的咖啡。
百余种甄选咖啡饮品、种类繁多的周边售卖……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把这家门店称为“咖啡梦工厂”,如其所愿,开业9个月来,店门口排队的长龙几乎从未间断。
2017年,226家“首店”进入上海市场,占全国50%。今年一季度,72家新品牌进驻沪上。
被视为购物潮流“风向标”的新品首发,也是今日上海商圈的一道风景。“欧莱雅中国2017年共有360个新品发布,几乎每天一个,大部分在上海。”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说,“我很愿意看到上海成为世界级购物中心。”
6月15日,上海启动“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宣布将通过打造集新品发布、展示推广、交易销售等九大措施于一体的全链条,为全球新品在上海首发营造“最给力”的环境、提供“最走心”的服务。
“加快集聚最新最潮的消费品牌,能把被互联网分流的年轻人拉回实体商业,也极大丰富了消费品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表示。
“老底子”与新活力:有根有魂,守正出新
追得起时尚的“新物件”,也守得住古早的“老牌子”。一家家老字号,是上海人深植情怀的根与魂。
离中秋节尚早,淮海中路光明邨大酒家门口买鲜肉月饼的长队就天天不断。店家守着每人限购四盒的规矩,原材料精筛细选,肉馅儿吊足汤汁,传统电炉烤半小时,几十年不变的传承,正是老字号魅力所在。
上海共有“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品牌222家,位居全国之首。世易时移,大多数老字号都遇到经营困境,怎样加以扶持,使其老树新花,世代芳华?
9月7日晨,整修升级后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重新开街,入驻老字号从12家增至17家。这条2009年开街的街区环境全方位提升,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精心打造老字号定制体验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新品发布中心和营销体验中心。
同一天,“第十二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老牌新品”尽显时代匠心。
上海老字号协会签约时尚IP资源合作平台“尚交所”,为老字号带来“IP赋能品牌”新契机。
诸多举措背后,是上海实施的“老字号重振专项行动”——搭建老字号集中推广、集聚发展平台,创新老字号品牌管理方式,鼓励老字号研发新品,培育扶持一批老字号领军企业,打响50个老字号品牌。
有外力襄助,有内因驱动,老字号的创新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陪伴老上海60多年的光明冰砖经过降脂、“瘦身”,变身“熊小白”,短短两个月,50万支一抢而空;英雄金笔推出文艺风手账本、粉色笔、指甲油般玲珑斑斓的彩色墨水,用高颜值、实用性俘获了不少女顾客的心;雷允上药业把古法膏方做成滋补果酱,涂面包调牛奶,销量一路飘红;冠生园携手国货“美加净”,联名推出“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回力鞋由潮牌设计师打造全手工限量款,“回天之力”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粉丝……
新的销售渠道,为老字号提供又一重助力。上海市、区、基层供销社三级系统正在筹备“供销e家”老字号品牌集成店,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重新擦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今天,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提振和上海购物品牌的打造,给了老字号前所未有的复兴机会。老字号保持‘血统’纯正不变味,并努力变得时尚、年轻、有活力,一定会成为上海消费市场中的一个惊喜。”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认为。
“体验度”与幸福感:追求情致,以人为本
“对于全球性大都市而言,文化的投资回报是指数级的”,世界名城文化论坛主席贾斯汀·西蒙斯的这句话,对上海尤为适用。
去K11购物艺术中心休闲,已经成了许多上海人获取文艺、自然、消费三重享受的一大选择。这个主张“博物馆零售模式”的大型商业体设有美术馆、互动艺术乐园,购物之余,徜徉于艺术海洋,生活消费也变成了一件“有腔调”的事情。
重装亮相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开辟“100弄文化空间”,引入“上海复古生活展”,集中展现中国社会和上海的商业发展脉络;新世界大丸百货举办日系动漫IP展,办起小学生龙狮邀请赛;大隐书局在创智天地开设“深夜书房”……上海商业场所中,越来越多地渗入文艺元素。
“这样的体验式消费,能够提升顾客的欣悦感和获得感。”双立人The Twins餐厅营销经理唐伯特认为。去年进驻上海的双立人之家全球旗舰店,在门店里开起了法式餐厅,办起“美食学院”,吸引了诸多白领。
在上海,猩便利、苏宁BIU店、简24等无人商店次第涌现;盒马鲜生、百联RISO等跨界零售新模式日趋活跃。“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赋予上海另一种“魔力”,催生着“未来购物”新场景。
上海人是自信而理性的。他们清晰地看到,虽然有着巨大优势和良好走向,但上海与“国际购物天堂”还有相当距离。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晁钢令看来,“上海购物”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浓缩了整个城市的功能,在上海文化的滋养、上海制造的托举、上海服务的保障下,正在形成整体性的文化符号和品牌识别度。打造上海购物品牌,不仅要考虑如何搞好商业,更要建立起消费者对上海购物的独特印象——全球、时尚、高端、诚信。
整个上海正为此齐心努力。强化制度保障与支撑,强硬件、优软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购物”环境,营造优质舒适的消费体验;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一座旨在“让生活更美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