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有20多家企业能够参加的招聘会,今年只有8家表示愿意来。”岗位紧缩,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办副主任张杨深感今年就业压力之大。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企业普遍紧缩岗位。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毕业人数874万人,较去年增加40多万人。
张杨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在基层从事社区就业工作,但是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她看来也算罕见。“线下的招聘会全部都停办了,互联网招聘无法直观感受到求职者的真实状态。”
今年6月份,张杨所在的街道办接到了一份122人的名单,上面都是可能有求职需求的上海市户籍大学生。为了保障就业,上海市人社局与教委联动,将求职毕业生名单下发到街道,由街道派专人进行“一对一”帮扶,“一个都不能少”。
随后,石门二路街道工作人员一一与名单上的大学生进行联系,梳理出了一份22人的重点关注对象名单。一些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今年就业难的情况,大部分都采取了延缓就业的方式,比如出国、继续深造学习,有的毕业生已经进入单位实习。
走访中,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王建军发现,一名叫小沈的应届生情况最为棘手。“刚刚从高职毕业,学习的是法律专业,性格内敛,没有精彩的人生履历,目前也比较迷茫,没有清晰的目标。”
因求职不顺,小沈大为受挫,整日待在家中,不愿出门。而且,她已经错过了今年的专科升本科的考试,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她想继续升学,可能需要待业近一年时间。
一封静安区政府就业促进中心向应届毕业生发放的公开信率先被送到了小沈的手中。这封信鼓励她:“始终相信自己,始终积极乐观。”公开信还附上了三条求职建议。
之后,王建军与小沈结成了帮扶对象,约定在街道受理中心应届生就业服务专窗再次见面。
就业专窗是石门二路街道针对毕业生提供的一站式服务窗口,不仅仅服务本街道户籍的应届生,更面向上海市所有应届毕业生,从办理就业创业证、社保卡、信息登记,到填写问卷、预约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等,全部由专人一对一全程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已经许久未走出家门的小沈,在就业专窗向工作人员介绍了自己的详细情况。工作人员比对了岗位信息库之后认为,让小沈找到心仪的工作,并非不可能。
张杨告诉记者,静安区“楼宇经济”发达,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推出的“楼长制”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功不可没。“我们的楼长今年全面梳理了辖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将其整理,并及时更新,街道的就业服务专窗上有一本明帐。”
6月23日,小沈参加了石门二路街道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静安区就促中心老师、街道就业专窗工作人员和就业援助员三人的共同陪同下,小沈查看了各家招聘单位的信息,在心仪的岗位面前投递简历、面试。
“招聘会上有大概26家企业,另外有7个咨询的单位,一共来了11名应届生,从街道到社区,每三人陪同一位应届生,提供贴身指导。”张杨介绍道。
前来招聘会设点的企业含金量十足,这也让小沈重拾信心。在张杨看来,毕业生面对面与企业进行沟通,比起互联网海投简历,要有效很多。
首场招聘会结束之后,石门二路街道的就业专员根据小沈在招聘会上的一些表现进行系统辅导,内容包括简历优化以及面试技巧提升。
数天之后,好消息传来,一家上海的商业银行相中小沈,希望聘用她担任某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小沈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当即接下了Offer。
基于这种贴身指导的工作模式,6月下旬,根据静安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计划工作要求,石门二路街道利用应届生集中办理就业创业证的时间段,结合街道大走访排摸制度,开展了第二轮排摸。
截至7月中旬,石门二路街道户籍的122名应届生中,已经有25人办理了就业创业证,其中第一轮排摸中积极求职的22人中6人已办理就业创业证,全部在意向单位实习。
据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介绍,经过前期调查摸底,今年目前共有768名本区户籍高校应届毕业生有就业服务需求,其中:本科学历474人,研究生学历49人。
为了将疫情对今年静安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降至最低,静安区为了做好“稳就业”工作,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优势,于6月29日成立了“人力资源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
“就业联盟”位于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经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机构330余家。任仕达、外企德科、万宝盛华、科锐国际、力德国际、上海外服、诺姆四达、上海人效云计算服务有限公司、智联招聘及英达国际人才等10家企业成为了“就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并共同参与到静安区乃至全市、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施人力资源企业专项服务项目。
在6月29日的成立仪式上,几家联盟企业就携手带来数千个岗位。
“静安区域内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已汇集了产业链完备、业态丰富、商业模式创新的330多家人力资源企业。”联盟成员之一的任仕达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人力资源企业将利用专业资源和能力,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跨前服务,比如:组织开展人力资源企业专场就业推介活动,在职业指导服务中引入市场推荐岗位,推荐有明确就业意愿的应届生接受人力资源企业的职业匹配。
不可否认,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严峻。高蕾指出,受疫情影响,企业对于新设业务线的想法趋于保守,所以新设岗位会明显减少,但销售、研发类岗位的需求明显增加。
任仕达将其掌握的资讯通过“就业联盟”传达给求职者。“我们通过一对一访谈,根据每个年轻人的自身特质,推荐个性化的工作岗位。此外,我们还就如何撰写简历、如何得体地进行面试、如何快速适应职场等方面,对客户进行培训,协助他们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蕾说道。
联盟的参与者之一的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则将大数据平台引入今年的就业“保卫战”中。
“我们调研发现,如今的大学生们在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可能是这个公司离我家是否近,这家企业的工作氛围是否和谐,在里面工作自己是否会感觉开心有趣。”科锐国际运营总监李浩然表示。
加之疫情的关系,倒逼企业用工方式从常规招聘,部分转化为灵活用工需求,以此刺激行业进一步成长。为此,李浩然认为,“灵活就业”也成为了当下应届毕生们一种新的就业形态。
科锐国际一直在探索建设灵活用工平台,疫情之下,帮助了不少企业解决用人问题。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振浩透露,不少应届毕业生选择在科锐国际的灵活用工平台投简历,先就业、再择业,锻炼自己,缓解就业市场紧张的现状。
王光荣透露,7月截至22日,静安区人社局已向“就业联盟”企业推荐204名本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其中66人已接受岗位匹配,31人接受就业服务指导,1人实现就业。
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也可以根据新出台的《静安区应对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通过提供免费服务,成功推荐静安区户籍2020届高校院校毕业学生,即可获得就业补贴1000元。
上半年,静安区新增就业岗位22833个,帮扶引领创业426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504人。
为进一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上海市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主动应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广泛组织开展线上招聘,并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稳步启动线下招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确保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上海市政府3月份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九条”,动员各行业为高校毕业生开辟就业岗位。
其中,上海国资部门推出近1.3万个国有企业岗位定向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占全年计划招收数的53%,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0%。
民政部门面向高校毕业生推出1000个“社工”专项岗位;组织部门统筹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招录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倍。
人社和公检法部门提出本年度区级及以下事业单位、公检法部门文员、辅警招录工作中,适当向高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
教育部门开发出1093个高校科研助理岗位和5800个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卫健部门推出近3000个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组织线下专场招聘;财政、税务部门积极研究制订促进市场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费政策。
此外,上海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扩招硕士研究生3250人,专升本招生计划由占全市高校专科毕业生总量的8%增至10%,扩招专升本学生2032人。
高校还用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政策,计划拿出近500个招生计划,为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服务。
上海市教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