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过不少“城市问题”之后,过去一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把关注重心放到了郊区。
4月8日,清明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李强全天都在青浦调研。
来上海后,李强的调研频次很密,节奏也相对较快,这次去青浦调研,也许正是对几天前一场特别的视频会的呼应。
在上海,郊区乡村面积占了陆域总面积的约85%,绿地面积占了全市大头,全市每天90%的绿叶菜、70%的鲜奶和20%的水产品,以及饮用水和市区河道,均来自郊区。用李强的话说,“吃的、喝的都是从郊区乡村来的”,城市时时受惠于乡村的滋养。
而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后续发展的战略空间亦在郊区。李强说,上海离不开乡村,这座城市必须“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认识郊区乡村对上海大都市的特殊意义”。
4月4日的这场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在全市设了多个分会场,与会范围直通到村,包括郊区广大村干部。
这也是一场时隔3个多月才开的会——早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进行部署后,上海就有意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落实。为何等了3个月?李强解释说,主要是为了做一些深入调研,对乡村振兴“想想明白,悟悟透,开了会才有用”。
在将近1个半小时的讲话里,李强分享了他对乡村振兴的“思”与“悟”,包括诸多期许,也不乏担忧。
与会者印象颇深的是,他在会上强调,不能简单地把城市建设的那一套复制到乡村,破坏乡村肌理,“连图纸都不改”。
今年初,在市委常委会传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时,李强就提醒“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能搞简单照搬复制。3个月后,他再次批评乡村建设直接拷贝城里楼盘图纸的现象,丝毫不考虑乡村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和文化传统,全搞成四四方方的“火柴盒”;一些开发商还热衷为郊区楼盘取洋名,不伦不类。
还有一桩令他挂念的事情——农村河道应是自然驳岸,旁边长着很多水草,小鱼小虾自由进出,但如果照搬城市方式,砌一大堆石岸、水泥岸,“小鱼小虾藏身的地方都没有,活生生把一个很丰富的自然生态变成人造的东西,这对生态破坏性非常大,而且也不美观”。
4月8日,李强在淀山湖的船上又谈起了驳岸问题,要求改变简单把自然驳岸都改成硬驳岸的做法。他一再提醒相关负责人,乡村设计要注意特有的“景观”,水岸、桥梁等设计建设,要在工程性要求基础上,更加注重景观性要求;城市河道改造也要借鉴吸收乡村的好传统,而不是相反。
“农村就要像农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保护村庄肌理,”在他眼里的上海乡村,“有风貌更要有韵味,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有入眼的景观更要有走心的文化”;“江南水乡,粉墙黛瓦、枕水而居,村口大树、小桥流水,这就是乡愁。”
当然,这还不只是“乡愁”。
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究竟需要怎样的“乡村”?审美问题背后,事实上是发展观和治理观的问题——“一样化”不仅伤害乡村的形态肌理,更意味着发展观念的扭曲,进而带来一刀切、同质化的弊害。
上海显然不能付出这样的代价。由此,强调“农村就要像农村”,也正是强调一种精准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李强表示,对于乡村规划,应当有一些科学而明确的导则。对于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他在不同场合表示,上海各区都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要什么都做,做就要打品牌、强特色”。
比如青浦,就有“背靠上海、面向苏浙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当地就应当从这些着手,发展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
年初的上海两会上,李强也有过类似的话。当时,他在参加青浦代表团审议时曾特别提到淀山湖畔引进的华为研发中心项目,称这正是郊区发挥生态优势的生动体现。
“哪里有好环境,哪里有好风景,哪里就有新经济。”4月4日的会议上,李强再度提及华为案例,鼓励各郊区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并通过乡村振兴来做强“磁场”。
同样,无论是农产品供给,还是乡村旅游,抑或是从“绿化”到“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的城乡生态建设,上海都需要向更高质量、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突破。而这些方面,不同地方、不同程度都存在大而不精、品牌效应欠缺的短板。要弥补,无疑需要全面的供给侧改革。
而这一切,又要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紧密相连。李强数次表示,“老百姓不富起来,讲振兴就是空话。”这方面,仍需要改革破题——对上海而言,都是必须做好的一篇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