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一周】上海以什么论英雄?

来源:上观新闻 2018/5/30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5

在超高规格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之后,上海以最快速度贯彻落实。

5月20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闭幕次日,李强就主持召开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三天后,他又专门赴水源地水库、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企业,实地调研上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两个场合,李强均要求全市上下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间,有18个字,被他重复了至少两次——“以环境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

这句话的雏形,出现在5月7日。当日,李强在金山区调研时要求当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把优势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并“以环境论英雄、亩产论英雄,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让精细化工成为‘上海制造’的拳头产品之一”。

两周后,经过扩充的“论英雄”,成为提给上海产业发展的明确导向。李强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和实地调研宝钢宝山基地时两次表示,上海要严格产业准入,收严收紧水耗能耗和环保排放标准,从而真正实现“以环境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

上海官员过去很少听到这样直白的表述。人们很快觉察到了其中的信号意义。

一方面,这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直接呼应,也是按照中央要求,打好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三大攻坚战”的具体落实;一方面,强调三个“论英雄”,亦体现上海下一步特别的发展导向。

很多人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李强在多个场合明确要求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带头抓经济发展。继前一周在部分区委书记座谈会上提醒大家“淡化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对此“一定要头脑清醒”后,上周三,李强又在市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抓经济工作,看得要远、目标要明、工作要实、底线要守”。

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说,这些话都属于基本常识。但有时候,一些看上去“老生常谈”的话,恰恰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明确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并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这“两高”作为各项工作落脚点的当下,一度被外界认为经济发展接近“到顶”的上海,需要重新审视经济体量问题——没有经济体量支撑,一切都是空话,这是李强明确表达过的观点。

反复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显然与此密切相关。在传达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时,李强明确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应当被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发展要守的底线,当然包括生态环境。这是上海早已明确的发展底线之一。同时,坚持“环境友好”的发展导向,强调土地使用和产出效率,亦是新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

李强来沪后曾多次强调,非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应成为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一些生态资源禀赋优异的地区,更应“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

这样的观念,将直接影响发展的政策取向。比如“亩产论英雄”,正是追求“高质量的GDP”的途径之一——要有GDP,且是“高质量”的GDP。这里的“亩产”,不是简单的“产量”,更重要的是“产出”,是指综合效益,必须让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高效利用和产出。而“以亩产论英雄”的前提,一定是以环境和能耗“论英雄”——高能耗、高消耗的产业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这就意味着,各地区进行产业布局和招商时,必须考虑环境承载力和产出效益,更多鼓励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体现“环境友好”的产业,并着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李强看来,只有这样,才算“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对于一些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变量。李强曾不止一次表示,“哪里有好环境,哪里有好风景,哪里就有新经济”,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而在年初的上海两会上,他曾鼓励上海郊区认识到“生态优势是个后发优势” “从世界经验看,凡是生态有优势的地方,往往是后来居上的地区。”

很显然,“环境观”背后正是“发展观”,两个话题的同时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其实也是李强一贯的理念——刚到上海的时候,他就提过一句话:要培育新业态、打造绿生态、涵养好心态,用良好的“三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在他这里,三个“态”是共生统一的,放在一块,已经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