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一周】“包邮区”里,上海怎么做“服务”

来源:上观新闻 2018/6/7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3

当一场筹备了许久的会议终于举行,理应感到轻松的主办方,却可能更感压力。

上海就是如此。6月1日,2018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结束后,留给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没有任何喘息之机,会议明确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正式进入施工期。

被赋予特殊使命的上海,显然需要先行一步。

“换一种开法”

说这场座谈会是李强在整个上半年最为看重的会之一,也许并不为过。早在去年12月,主政上海仅1个月就率队前往江苏、浙江、安徽学习考察时,这位在履历和观念上都有某种“长三角情结”的市委书记,就明确表达过对这次主要领导座谈会的期望。

此后的上海两会、全国两会等诸多场合,李强不止一次表示,开好这次由上海做东的座谈会,是上半年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重点抓好的三件事”之一。

另两件事——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及制定一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均在座谈会前付诸实施。而这场筹备半年的座谈会,亦如李强所期待地有了新的开法。

除了时间从往常的年末改到了上半年,还首次安排了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悉数出席、省(市)委书记分别讲话的成果发布会,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聘任了首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

不仅如此,座谈会前还特别安排了参观考察,三省一市领导一同考察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情况、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先进肿瘤放疗技术,并参观了上汽、蔚来、威马新能源汽车展示。这当然也大有讲究。

长三角三省一市70%以上的货物出口会走上海口岸,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先前增效降本的基础上,正待进一步服务长三角巨大的企业需求;代表全国乃至全球最高水平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以来六成患者来自长三角,未来能否进一步体现医疗资源辐射效应,亦颇受期待。三家车企的新能源车更是“一体化”的直接产物——它们的总部均在上海,而生产基地则分布于苏浙皖三省,用李强的话说,这是“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大合作的生动实践”。

种种细节都表明,三省一市进一步深度合作非但是大势所趋,并且合作的力度和质量都正力争有尽快的、大幅度的跃升。对常被称为“包邮区”的长三角来说,这样的力度,才能匹配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战略地位。

而上海的作用显然举足轻重。

“服务”文章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一引领目标,还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其长”,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10多年前,习近平主政上海时,就曾指出上海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必须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一体化中上海如何作为,正是时下上海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事关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景,亦关乎上海自身的能级。

“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央要求,也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使命所在。”李强说。一方面,在一体化有关事项尤其是瓶颈问题上主动带头、该突破的突破、该推进的推进,是应有的“上海责任”;另一方面,上海的方方面面也应当学会主动寻找对接点、着力点,在积极参与和支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机遇。

他曾举出长三角各地档案局首推民生档案“异地查档”的例子,表明一体化合作空间超乎想象的大,“各部门一定要主动”,而各区“就是要当好桥头堡、当好先行区”——几个与苏浙接壤的郊区自不待言,李强反复提醒,与周边的规划对接和相关合作,“不是‘把你的给我’,而是‘1+1>2’”;其他并不接壤的区,亦不能做旁观者,而应当有“借台唱戏”的意识。

而在6月1日下午,发布完主要领导座谈会的一系列成果之后,李强最后发表讲话,再次谈起了对上海怎样作为的思考。

“上海怎么才能发挥好这样的作用?想来想去,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服务’这两个字的文章。”他告诉与会的官员、学者和媒体记者,上海历来就是为全国服务的,而今天的上海需要考虑两大问题。

其一,“有什么能力为大家服务?这就是要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特别是做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中心不是定义出来的,更不是自封的,”李强说,“中心之所以成为中心,通俗地讲,就是上海必须具备那些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让人们借助上海这个平台、这个网络、这个通道,来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参与全球价值分配。”

“风风火火”

另一个问题是,“上海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为大家服务?”李强用“16字”的上海城市精神作答——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这意味着上海将在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任务推进等方面积极带头、寻求主动作为,同时着眼于一体化的整体利益,“多算综合账、长远账、国家账,在推动合作共赢中尽到上海义务”。而在会上达成诸多共识、发布了一系列合作计划之后,从现在开始的落地实践,无疑是对上海发挥作用的现实检验。

“一粒粒种子要入土、开花、结果,要靠一个个项目推进,一项项工程建设。”在成果发布会的尾声,李强特地提起了5月28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的一篇报道。

这篇“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探营记”让他“非常激动”,其中写道,三省一市16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这个团队自称“新时代的长三角人”,“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准备IPO、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

李强说,特意要提起此事,是因为“那个场景正是当前长三角齐心协力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而时下抓工作推进,“更是要以那么一种只争朝夕风风火火的劲头来抓落实、求突破。”“有了那么一种激情,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就一定会更加铿锵有力。”

他重复了此前常对上海官员说的话,告诉大家“一定要在做成事上下更大功夫”:“开会时外界关心我们说了什么,开完会外界关心我们开始做了什么,再过一段时间,外界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做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