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一周】上海文化,如何请来“最牛的人”

来源:上观新闻 2018/8/9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1

上周,李强对沪上的文化机构进行了一次集中走访。他用两个半天时间,围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主题,调研上海的文化产业、文化场馆、文艺院团,并同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文化企业负责人展开交流。

无论是从地理空间还是涉及领域来说,这次调研的“跨度”都是够大的——除传统意义上文化机构集聚的中心城区外,李强的足迹还北至静安大宁地区,远至松江;其调研的对象,则同时包括“揽尽上海千年”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世界,以及最新潮的电竞企业。

横跨古今中西的跨度,很合乎李强对“上海文化”的期待。“要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充分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他在调研中表示,上海要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

自去年12月正式提出“四大品牌”以来,李强已在多个场合谈及“上海文化”品牌内涵。“没有一个中心城市不是因文化而兴盛的。”今年4月,李强在全市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上表示,作为这座城市的基因和标识,“上海文化”重在展示标识度上下功夫,“有的要虚功实做,有的甚至要‘无中生有’”。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个方面,上海都有丰富资源与深厚积淀。这也被视作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乃至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基石。而在着力提升“标识度”的语境下,各种资源如何被“活化”、被“释放”,就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问题。

8月头上的这场调研,与3个多月前的一组愿景密切相关——在阐释“上海文化”品牌内涵时,李强曾提出四个层面具体愿景:“内容生产精品迭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名家群英璀璨”“文化地标绽放魅力”。

这首先意味着,上海作为一个历来的“文化码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集聚名家、名流、名作,提升“码头效应”;一方面也要努力成为“文化源头”,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策源地”。

“纽约有百老汇,伦敦有西区,很小的一块地方,却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在去年底的市委学习讨论会等多个场合,李强都曾提起这些全球城市的知名地标,将之作为上海应当对照的标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展览、演出,让全世界的人‘打飞的’也要来听、来看?”

在他看来,拥有顶级的展览、演出,乃至形成特定品牌,是一座顶级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文化吸附力和影响力,正是衡量一座中心城市能级的重要指标。

显然,尽管近年已经涌现出不少“现象级”展演,但比照世界顶尖水平,上海在这方面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而现有的资源和潜力同样不小。如人民广场周围1.5平方公里,云集了数十家演艺机构和设施,这一区域就被视作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在大世界,李强特地登上天台,在酷暑中听取这一区域的规划建设汇报。目前被称作“人民广场演艺区”的这一区域,正在公开征集一个类似“百老汇”分量的名称,试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标识度的文化地标之一。李强表示,这里应当“精心设计、加强整合、统筹运营、联动发展,进一步打响品牌,提升整体影响力”。

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李强对上交等文艺院团的期望,则是在做“码头”的基础上试图成为“源头”,通过激励原创、鼓励演出,拿出更多具有真正分量的“精品力作”。这意味着上海应当努力成为更多原创新作的首演、首发地。

当然,上海需要的并不是自娱自乐的“新作”——真正称得上“源头”的精品力作,显然需要经受国际主流文艺演出界的考验,并能够“留得下来”、长盛不衰。

再进一步,这座城市需要集聚的,自然是一批第一流的名家、大师和文艺才俊。

“只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名家扎根上海,上海的文化底蕴才会越来越厚实。”在京剧电影《贞观盛事》的片场,李强特地对尚长荣等沪上京剧名家表示,上海要下大功夫集聚培养一流大师名家,文化人才建设也将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群英荟萃”素来是上海文化的传统,而如今,无论是当“码头”还是“源头”,这样的集聚效应都亟待进一步放大,并且同时适用于最古老的戏曲曲艺和最前沿的文创产业。

在见到老一辈演艺大师的同日,李强也见了车墩上海影视乐园内多家影视企业负责人;在电竞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英雄互娱集团,李强还亲身观摩了“90后”们热衷的电竞比赛。

他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这类新兴产业的关注。而集聚、发展这类产业的基础,仍是“人”——能吸引更多这些领域的前沿人才到沪,正是上海多项人才政策的题中之义。

而将“上海文化”列为“四大品牌”之一,并要求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本身也意味着这座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管理中,需要体现一种“文化感”。

几个月前,在谈及乡村振兴时,李强曾描述他理想中的上海乡村:“要有颜值,要有气质,也要有走心的文化。”某种程度上,整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标识度,亦体现在一砖一瓦、一招一式上的“走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