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一周之于上海,或许是很长一段时间来最特别的一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座城市成功举办,上海也迎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的再度考察。从11月4日抵沪开始出席进博会有关活动,到11月7日结束在上海的考察,习近平在这座他曾工作过的城市足足停留4天。
7日傍晚,李强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4天内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1日,首届进博会圆满闭幕次日,上海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全市学习宣传贯彻作全面动员部署。13日,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李强和各位市领导一起,结合思想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思想感悟,并对推动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往心里去、往深里走、往实处落提出明确要求。
三次会议上,李强一再表示,总书记在上海的一系列活动和讲话,“充分体现了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对上海人民充满牵挂,对上海工作寄予厚望”。而上海的当务之急,就是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信任和厚爱转化为推动上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刚刚开完了首届进博会,上海却不会走出“进博会时间”。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这个展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越办越好,更要在当下就逐步体现溢出效应,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平台”。
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是上海的需求,也是中央的期待。而上海所接过的重托,还远不止于此。
二
11月5日,习近平在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为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 发
话音刚落,许多人解读说,这是送给上海“重大利好”,但这更是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总书记选择进博会开幕式这样的场合向全世界宣布这些措施,人们事先都没有想到,这也更显出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对上海来说,这是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11日,李强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这样强调。
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要“系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形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意味着这里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行一些差别化探索,并形成一些独特的制度成果。显然,其需要的改革力度、开放力度会超乎寻常。
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则被认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结合点”。在大批独角兽企业、科创企业前往海外上市的当下,李强表示,上海要用好这个平台,吸引培育更多本土科创企业,并增强其竞争力。
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特殊的空间布局,不仅将推动长三角成为全球最有实力的城市群之一,也将为上海未来发展装上强有力的发动机。这对整个上海的城市能级而言,无疑将如虎添翼。
理解了这样的内涵,也就能理解为何上海会把这三件事作为时下的“重中之重”。李强说,它们将拓展上海发展的战略空间,增强上海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将重塑上海发展的城市格局。
三
这三件事,作为“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绝不仅仅是在已有基础上做一些简单加法,而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是需要上海创新探索、大胆突破的重大课题。李强强调,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想深想透,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实施。
“工作标准要提升,工作思路要打开,该完善的完善,该拓展的拓展,该创新的创新,特别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多出实招,善出新招,能出硬招。”11月7日,李强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说。
这既是针对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所提,也适用于总书记对上海工作提出的五方面要求——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无论是把握这五条的宏观要旨,还是落实其中的具体事项,都需要这样的状态与自觉。
而上海要明确的,是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所处的方位。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给上海的五方面要求中,“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放在首位,显然不是偶然的。
早在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明确指出,要坚持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11年后,他进一步指出,“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这是来自中央的明确要求,亦被视为上海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李强曾一再强调,上海发展不能“自己跟自己玩”。11日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他表示,自己来上海的一年多里,有一个深切的体会:上海一定要把门打开。
“门打开的时候,都是上海发展最快的时期”,而要实现更大的发展,上海必须学会“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局看上海”。他强调,“上海是全国的上海,要把‘四个放在’作为上海一切工作的基点,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11月11日,上海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陈正宝 摄
四
“四个放在”强调的是身处这座城市的人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都需要明确的方位感。
在李强看来,有了这种方位感,上海才能做大事,才能有大格局。
拿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来说,是单纯基于上海自身考量,还是基于全国乃至全球大势考量,做事的效果都会大不一样。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被期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上海,就需要主动牵头、率先推进。
“不要以为一体化就是人家借用我们的资源。”李强说,“关键是做好1+3>4的文章,这要看我们怎么做。”
更深层次上,这样的方位感,会决定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特别谈到,“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李强在多个场合表示,这段话,总书记是“满怀深情地讲”,道出的既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亦是新时代对这座城市更深切的期望。
拥有这样的品格,本身就意味着,上海需要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展现特殊的胸怀、自觉与担当。而在接过总书记的重托之后,这座城市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同这三种品格自觉对照,寻求再提升。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开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锐意“创新”,以融通共赢的生态展示“包容”,李强说,这是今天这一代人对上海城市品格最好的诠释,而也只有如此,今天的上海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续写改革开放的宏图大业,努力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