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高规格大会上,如何回应你的焦虑和关切?

来源:上观新闻 2019/3/27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3

如果你是日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学龄儿童父母,又恰好有机会身处上周上海市教育大会的现场,你的焦虑或许会得到一些缓解,甚至还可能会心一笑。

上周五的这场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讲话,就多次引发笑声和掌声。比如关于青少年体质状况,会上谈到现在“小胖墩”“小绵羊”“小眼镜”越来越多,有人说“有的男孩子连打架都不会了”,有专家担心出现“男孩危机”……

市委书记甚至当面拜托在场的大中小学校长,“体育课太重要了,拜托你们千万要重视,一定不能挤占体育课时”。

事实上,这场多年没有开过的,上海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教育部部长悉数出席的全市大会,谈到了不少教育领域的“民间段子”。“段子”背后,是民间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包括某些方面的焦虑。而破解焦虑的第一步,就是直面它。

教育是时下的全民话题,当然,谈及上海教育,这座城市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至今在全国仍处于领先身位;高考改革等一批教育领域改革,亦多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教育甚至在对外输出自己的某种经验甚至“模式”——上周被多家媒体报道的上海数学教师再度前往英国教学交流,就被视作教育“走出去”的经典案例。

而在召开教育大会的这一周,关于“上海教育”,还有几件值得一提的事。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海有两名思政课教师发言。

3月20日,上海的中小学晚托班看护时间正式延长到了晚上6时。

3月21日,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召开深化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2019年度工作会商会议,敲定了多项以“教育现代化”为关键词的合作事项。

这些事或大或小,却都与教育大会上的中心问题不无关联。“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教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承载着每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强说。

从何打造真正的“一流教育”,正是上海需要反复追问的。

显然,“一流教育”不该是令人焦虑的教育,也不是仅仅偏重分数、指标,高度物质化的教育。同经济一样,教育问题到了一定阶段,就有一个“量质齐升”的需求。

教育大会上透露的一个消息是,上海已就推进教育现代化,明确了到2020年、2035年的奋斗目标;而核心要求就是,这座城市要让“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特色一流、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以此“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

“要让每一个学习者”——李强特别强调自己说的是“学习者”,而不只是狭义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不仅是关乎万众、万众关切的民生问题,还是深层次的城市发展和治理问题。其所涉及的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更是“人的全面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人人知道重要的“教育工作”,还不只是一项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它需要如同其他复杂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一样,有直面痛点、回应关切的问题意识,以及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和情怀。

“情怀”二字在今天被讲得很多,甚至有些泛滥。但对于教育问题——以及一些“大民生”问题,“情怀”仍然不能不提。

在谈论教育问题前几天,李强特地就上海的旧区改造安排了一次调研。这是他出任上海市委书记之后第三次针对旧改的专题调研,与此前一样,被其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问题,还是其中的站位和情怀。

“推进旧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百姓福祉。”李强并不讳言旧改之难,但强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

解决的关键,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心’用到了、‘脑’用活了、‘力’用足了,一定能够更好更快改善市民群众基本居住条件,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对旧改过程中的历史建筑保护,李强则要求充分考虑建筑肌理和原有风貌,处理好“显”与“藏”的关系,“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必须严格遵循、更加凸显建筑本身的风格特质,现代的设施和功能要精巧地隐藏其中”。

可见,真正的情怀,不是空谈,而是同得当的方法,特别是拿捏复杂问题的精准度精细度密不可分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八个字,道出了个中关键。

处理教育问题,道理显然是相通的。对于公共决策的供给者来说,从中至少可以读到两层意思。

首先,明白“需求方”在哪里,也即民生事务关乎的“人”在哪里,他们有什么特质,又在想些什么。比如小小一个晚托班,是开到5点还是6点,给予核心人群的体验就大不一样。

而在此基础上,回应需求的方法,尤其需要尊重实际、尊重规律,不能武断为之,不能生搬硬凑。

回到那场高规格的教育大会,一个反复被提到的字,是“人”。站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角度,打造“一流教育”是为了不断培育和提供“一流人才”,而这首先需要以明白“人”的方位、“人”的特质、“人”的需求为前提。

这也契合中央反复强调的教育导向——上周初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重申的教育根本任务,正是“立德树人”。

当时,上海两名思政课教师的发言,都谈到了一个意思:立德树人要让思想、理论“入脑入心”,这不靠简单灌输,也不靠刻板说教,就看能否用适宜的方法“春风化人”。那也就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回应他们的诉求。

几天后,李强在谈起德育问题时,用了一个比喻,“要把价值观的‘盐’融入知识传授的‘汤’”

“教育不能只讲‘1+1=2’。”李强坦言,上海的教育者——包括老师、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等等——都需要考虑关于“人”的问题。

“你让孩子拼命学习冲刺未来,但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告诉他当跌倒时如何跌得有尊严,跌得头破血流时如何包扎清洗伤口,玻璃碎了一地时如何收拾,内心伤痛无法忍受时如何去平静理性面对……”他提醒人们多一些反思。

从德育谈到智育、美育、体育、劳育,反复强调的,亦是如何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李强表示,上海需要“育”的“人”,应具备“红色基因”“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三个特质,需要胸怀天下、对人类命运保持基本关切,并善于求新求变、敢于质疑、在未知领域永葆好奇心,“以创新之我造就创新之城”。

显然,“将心比心”且“以人为本”,当被视作一把标尺。

如果始终以这把标尺来衡量教育,今天造成许多人焦虑的一些问题,都不难找到破解之道,至少不难唤起相关方面改革破题的决心。

再看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段子”,比如所谓“小学不上民办,大学就上民办”之类,那就不只是简单的“段子”,而是一面需要被时不时拿出来对照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