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寻找真正的“魔都结界”

来源:上观新闻 2019/8/14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1

台风“利奇马”让上海度过了一个颇为紧张的周末。好在,除了树木倾倒和道路积水等,这座城市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运行很快恢复正常平稳有序。

某种程度上,上海人早已习惯了面对台风时的戒备状态。去年夏天,上海曾创纪录地连续遭遇三个台风登陆,但每一次都得以安然度过。再之前连着多年,上海都与台风擦肩而过。久而久之,“魔都”有“结界”的说法,便在民间不胫而走。

台风逼近时的来势汹汹,大多没有导向离开时的一片狼藉,其中不排除有“天时地利”的成分。但仅有运气是靠不住的。真正让城市平稳有序的,仍是背后人的努力。

台风之于上海并不稀奇。这类极端天气的不期而至,考验的是应急管理和反应能力,也是日常的运行管理能力。两者相加,构成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而迎战台风,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系统性大考。

8月9日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利奇马”来临前夜到访市防汛指挥部,反复叮嘱的就是“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包括要求各部门、各区、各单位树立“立体防控观念”,并压实责任体系,精准细致而高效地排查隐患、填补漏洞。

第二天傍晚,李强赶赴有关积水路段和泵站,实现检查防汛防台工作落实情况,亦强调相关各方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强关键环节的管理维护和隐患排查,并“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克服麻痹思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显然,这场“硬仗”,必须是一场“有准备之仗”。对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紧急动员需要有“高度重视、高度警惕”这样的意识,也需要一套日积月累下的系统化应对方式。“临战”状态下展现的应急调度和行动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来自日常积累。

一年前,李强在台风“温比亚”即将登陆上海时曾说,与台风相关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只有台风来了才需要关注”。有了基础管理中的充足意识和准备,有不断提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应对超强台风这样的风险,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而在城市发展的层面,同样需要某种“有准备之仗”来建立底气。有了这样的底气,当种种发展良机乃至历史性机遇降临的时候,一座城市才能迅速把握它们。

上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出炉,无疑是台风来临前最具分量的大事。这份近6000字的文本,释放出的改革开放信号之强,或可堪称多年之最。

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将“参照经济特区管理”,将“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并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五个自由”。相应的多项特殊支持政策,包括在落户、人才等方面的新政,均在第一时间激起舆论的兴奋和热议。

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当日,李强专程前往浦东新区参观“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借重温浦东开发开放历程,谋划新片区的落地推进。这个安排本身就颇为耐人寻味——新片区之于今天上海,与浦东开发开放之于29年前的上海,不无某种相似之处。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标志性载体,新片区在当前国际经贸格局下所需彰显的战略意义,与当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亦异曲同工。

对上海而言,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特别是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否得到实质性加强,高端产业规模与能级能否得到提升,又能否在国际经贸合作竞争中参与制定规则、掌握更大话语权,都与新片区的推进建设有密切关联。而能否将其顺利落地,将关乎未来上海乃至全国的发展能级。

新片区着重突出的“新”字和“特”字,以及对投资贸易自由化的格外强调,均显示其同其他自贸试验区的差异之处。这片特殊的试验田,需要体现超凡的改革深度和开放力度。这也就意味着,从开放、改革到发展,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超乎寻常的决心与能力。

此前,人们已经在城市空间和经济规模的层面,提出让新片区“再造一个浦东”的期许。需要努力“再造”的,无疑不只是一个数字体量上的“浦东”,更是一个对改革开放有着标杆意义的“浦东”。李强特地在这一重大时点参观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亦是希望在这一层面上传递信号。

“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要发扬浦东开发开放的那样一种精神、那样一股子气和劲。”他说。

这种“气和劲”,包括以改革开放为己任、以国家战略为己任的站位,包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志气,以及在具体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践中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的决心。对承载厚望的新片区而言,这些都是当前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

而当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改革即将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从新片区里看到的这种“气和劲”,同样包括在制度建设、空间规划、产业布局乃至政务服务流程设计等方面精确、缜密、讲求品质且有开创性的准备,并充分体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初衷,从而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某种意义上,这项特殊的战略,也是一股海上吹来的风——全新的改革开放之风。可以预见的是,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也会有种种未知的考验,甚至包括风险;更进一步的政策突破和改革开放力度提升,也需在实践中不断力争探索、不断深化推进。

与迎战台风一样,有对历史机遇充分把握的自觉和意识,有对城市品质和能级的深度追求,任何困难和挑战,都不该成为畏缩不前的理由,而更应激起奋勇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