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我们负责阳光雨露,你们负责茁壮成长”

来源:上观新闻 2019/10/31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1

世界银行再度给了中国一个好消息。

上周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较去年的第46位又有大幅提升。在此项评估中,上海的营商环境表现占有55%的权重。

从两年前被世界第78位的排名“刺激”开始,优化营商环境,就成为这座城市的突出课题。经由两年努力,除总排名逐年攀升外,一些单项亦有可喜成绩。比如“办理建筑许可”就在一年间跃升了88个位次,京沪两地平均办理建筑许可全流程耗时缩至111天,得到了这项指标质量指数的满分。

而据透露,上海另有不少改革举措,是在今年5月世行评估截止期后新推的,如果计入,总名次或能在目前基础上再有提升。

不过,指标体系是一个参照系,也只是一个参照系。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坏,并不全由指标体系决定;打造营商环境的努力,更不是以“应试”为目的。

在今年开春召开的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强就特别提到了这层意思:一方面,看排名,要读出背后的深层结构,既看到成就,也正视不足,尤其是一些排名尚在百名开外的单项;另一方面,“营商环境好不好,也不能唯世行排名,关键要让企业和群众评价,看他们是点赞还是吐槽”。

就在世行排名公布的第二天,李强把数十位上海青年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请到了市委听意见。

这场“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倒不是临时起意。9月上旬,李强也曾主持召开一场企业家座谈会,同10多位中外领军企业负责人座谈近4小时,所聚焦的正是上海的转型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问题。

类似会议,过去也曾举办多次。此番的不同之处在于,市委书记请来的,不少是社会知名度相对较低,却颇具成长性的创新企业代表。与会者除了部分“75后”外,都是“80后”,年轻面孔之多,亦为过去少见。

“你们最懂得市场,最懂得政府应该给你们什么样的制度保障。今天主要听你们的。”李强在开场白中说。

座谈会上,除了原先确定的6名发言代表外,还有多名青年企业家临时“抢”到了话筒。他们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国际人才集聚、商业模式创新、做强自主品牌、创新生态营造、科技中介培育、优化营商环境等发表看法,既有建设性意见,也谈到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与往常一样,李强对各种观点特别是批评意见表示欢迎。“正是对上海很有感情,才会讲一些重的话。”而作为上海市委书记,他亦希望借此场合,向市场传递一些来自党委政府方面的积极态度,和上海对未来的一些信念。

“上海的创新创业沃土一直在。”李强说。他列举了从历史到当下的多条理由,认为上海在“互联网的下半场”里“有很多机会”。

尤为关键的一条理由,是上海已经拥有并正在进一步吸引的各类人才。这被李强称作上海“最大的财富”。此时着力要做的,正是将人才的活力调动出来。“不仅是藏龙卧虎,更要龙腾虎跃。”

这就有赖于企业和创业者们自身的奋斗追求,同时要求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而在青年企业家们面前,李强对沪上一些职能部门和党政官员们提出的要求,同样可视作一种撑腰和鼓励。

当天,多位政府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会,全程听取青年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李强借此表示,各级党政部门要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首先是转变观念,改变眼光,体现出“足够的包容心”。

如何对待初创企业,一度是上海备受热议的话题。继此前多个场合之后,李强再度提醒各级官员,切不可在对待不同规模企业时戴有色眼镜。

“大公司都是小企业起步的,如果刚起步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未来,那么未来他们也不会留在我们这里。

“今天的创新巨人,当年也是奇形怪状的。你如果一开始就总是挑毛病,他永远长不大。”他强调,创新是“放”出来的,绝不是“管”出来的,管理部门对新生事物应有足够尊重和耐心,有宽容失败的胸襟,“(创业企业)以实践为外界指出‘此路不通’,这种不成功也是一种成功”。

而具有包容心的管理,往往就更容易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感同身受的理解心”——连同“足够的包容心”这三个“心”,是李强当日特别概括的要求,场内听者对此颇具共鸣。要具有这些“心”,政府服务管理的手势,也当有相应的调适。

比如,对于创新企业的扶持,就应当更侧重于“添薪加火、雪中送炭”,而不只是“锦上添花”。

李强再度提起自己多次讲过的“身处金融中心,本土科创企业却不容易拿到风投”的问题,呼吁各类引导基金多一些积极、主动、精准的投入,“不要都等C轮、D轮再出手。有时候A轮帮一下,结果会大不一样”

同时,政府也应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更好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一边自身多参与“撮合”,一边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中介机构。

从广义上说,如此种种政府服务管理方面的改进,都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题中之义。而这些同上海自身的社会环境,和众多创新企业、人才资源一起,构成的就是一片真正的“创新创业沃土”。

“企业就是种子,城市就是土壤,政策、服务、营商环境就是阳光雨露。”李强会上对年轻的企业家们——亦是对更多有意来沪创业或上海有意吸引的创业者们表示,上海有志于做更多“浇水施肥”的事。

“我们负责阳光雨露,你们负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