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前一周,特斯拉超级工厂提供了沪上舆论的最大热点,却并不是唯一的亮点。
就在中国制造特斯拉Model Y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国产Model 3向消费者交付的三天之后,60个外资项目在上海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73亿美元。
这些项目中,9个来源于世界500强企业,20个超过1亿美元,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汽车、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娱乐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对新年伊始的上海经济而言,来自全球各地的重大项目密集签约落地,不仅是一大利好,也释放了重要信号。
在2020年的头上,招徕全球范围内的优质项目与投资,被视为提振经济的关键之举。同时,促成更多国际市场主体的集聚,除了关乎经济体量,更影响这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与能级。
2020年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之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将其称为“交账”之年。
而“五个中心”要交的“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国际账”。
1月7日上午,在踏访位于临港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并同埃隆·马斯克进行一年半以来的第四次会面之后,李强继续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调研,并于当天下午前往洋山深水港区,调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不到48小时后,他又赴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等三家落户上海的国际组织和实体机构,了解其在沪运营发展情况,并同相关负责人交流。
两天调研,“国际”一词的出现频率居高不下。得到着重强调的,既包括金融、航运等领域的全球企业和机构,亦有国际化的城市空间、国际化的服务与治理体系,当然还有国际化的人才资源。
种种努力归结起来,指向一个目的:“不断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高度的国际化,历来被视为“五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所在,亦是上海这座经济中心城市、全球城市的核心价值所在。
此时谈论国际化,还有一层背景。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二年考察上海时,提出了这座城市应当强化的“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它们所指向的,都是上海在全球范围内的集聚能力、配置能力、辐射能力。全球资源配置、开放枢纽门户两大功能自不必说。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着重强调的也是通过掌握技术和产业的“头部”环节,实现对更大范围的影响与引领。
去年年底的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上,李强就表示,“四大功能”集中体现了“面向全球和运作全球的有机统一、经济硬实力和竞争软实力的有机统一、重要网络节点和战略通道的有机统一”。
“但凡经济高地,一定是功能高地”。一座城市如果能汇聚高能级的市场主体、跨区域的机构、高层次的人才、全球性的资金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也就能集聚和调动全球资源要素,辐射和赋能更大区域发展。
同时,上海始终期望在全球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亦是一种枢纽型、开放型的节点平台,从而“促进全球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出畅通,为更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战略通道”。
构建起这样的通道,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上海“五个中心”的关键之处。
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近20年来,相关领域的规模和量级已经很大,影响力亦在与日俱增。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排名中,上海从过去的十名开外,跃升至如今稳居全球前五;航运中心方面,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亦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相比之下,几个中心的“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相对明显的短板,是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配置全球资源能力还不够强。
以金融中心为例,上交所目前尚无外国企业上市,而纽交所、伦交所均有数百上千家;上交所境外投资者占比也小于10%。航运中心方面,面向全球的高端航运服务功能,相比伦敦等标杆城市,亦有明显短板。
年后的密集调研,高层着重强调的,正是尽快补齐这样的短板。
李强在临港表示,新片区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强化战略思维”,立足打造对外开放的枢纽和配置国际资源的平台,加快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落地,从而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他亦专程前往位于新片区的顶尖科学家社区规划建设地块,要求这里努力建成“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思想智慧碰撞地、创意孵化承载地以及国际人才汇聚地”。
两天后,他对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机构表示,上海需要集聚一大批跨国跨区域的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而这些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可以在其中发挥特殊的牵引作用。
对航运中心,李强强调的重点,则是同全球航运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他表示,上海要努力在配置全球航运资源、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力、深化航运制度创新、推进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上取得新突破。
具体而言,在港口建设、码头运营、航道建设等领域加快“走出去”,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信息咨询、海事法律等高端业态等,都是可操作的切口。
当然,上海也要吸引集聚更多全球范围内的知名航运服务企业和机构,从而打响“上海航运服务”这一品牌。
在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李强就表示,上海将为更多航运类国际组织在沪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助力上海更好参与国际航运治理”。
显然,在“五个中心”初步交卷的冲刺期,上海渴望通过这些机构和平台,为自身接入全球、配置全球建立通道。在此基础上,这座以开放枢纽门户为目标的城市,也才能更好扮演起中国连通全球的枢纽和通道作用。
这些除了来自高层的过问和推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这座城市整体的开放环境和水平——与全球顶尖水平接轨的规则体系、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更容易招徕全球范围的头部企业,亦更有助于上海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作为。
这方面,特斯拉的案例,无论从项目质量,还是背后的营商环境建设成效,以及在全球产生的影响方面,都可谓典范。
过去这一周,“特斯拉速度”在上海引发热议。高层也反复强调,存在于特斯拉身上的“速度”,应当成为惠及更多市场主体的“上海速度”的常态。
而对整个上海来说,要在全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企业和资金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就看有没有更为超前、甚至领先全球的“上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