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糖尿病足高位截肢的比例下降到2%,并将治疗方案毫无保留地在全国进行推广。他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怕被别人知道,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只想做一个有益于生命的人。他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主任医师曹烨民,近日获得第三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 ,今年也是他与中医事业结缘的第40个年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是神童、也并非出生医学世家,你可能很难相信如今获得“仁心医师”称号的曹博士,曾经也会因为背不出《黄帝内经》而苦恼,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中医外科的歌诀比《黄帝内经》朗朗上口多了,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医外科上。后来,当他看到乳腺炎、腮腺炎等疾病,不需要抗生素,用中药一敷就能痊愈,觉得十分神奇,于是默默认定中医外科是未来的职业方向。从皮肤病到男性病,再到最后跟着恩师、脉管病学科创始人奚九一学习脉管病,曹烨民说自己一定和中医有着特别的缘分。
90年代初期,在“出国潮”“经商潮”的风口浪尖上,曹烨民的本科同学纷纷改行,不是出国就是做起了买卖。“我现在一个礼拜在英国能赚500磅”“你医术这么好,要不来新西兰开中医诊所吧”此时的曹烨民已经在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外科教研室担任主任一职,原本觉得工作还不错的他,在听到同窗好友的消息后有些落寞。“我后来把护照都办好了,但发现这么一走,中医外科的课程没人带了。”在个人追求和学生之间,曹烨民选择了后者,这份责任心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之后拜师奚九一教授,并成为如今的中医药领军人埋下了基石。
“你后悔吗?”很多人问他,曹烨民指着治疗痛风的药说,“现在我能治病救人,与出国相比,这是更好的选择。”
好医术斩获“洋粉丝”
“没想到中国医生的医术这么神奇,我在欧洲治疗了17年都无法治愈的顽疾在中国治好了。”芬兰人马丁患有下肢溃烂,近两个手掌大的创面非常粗糙,并有液体渗出,瘙痒疼痛,难以行走。17年里,他跑遍欧洲各大医院,但都未能治愈顽疾。后来,经人推荐马丁半信半疑来到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曹烨民及其医疗小组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下,马丁的疾病痊愈了。马丁直呼神奇,他回国后,中医疗效的神奇也在芬兰传开了。不久,芬兰政府代表团来访沪时,特意参观了治好其国民顽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并表达了在芬兰推广学习中医的意向。
其实曹烨民的“洋粉丝”还真不少,七旬高龄的美籍华人卢先生第一次找曹烨民治病时是被儿子背进就诊室的,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足坏疽让他无法正常行走。“下肢水肿、流脓、破溃发黑”曹烨民至今记得卢先生初诊时的症状。“中医能保住我的腿吗,我可是找过美国最好的糖尿病医生做过手术的。”卢先生起初对中医并不信任。曹烨民没有回答,他认为疗效会是最好的答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曹烨民通过中医药方进行治疗和调理,最终,卢先生的病肢保住了,坏死的伤口也开始好转。“曹博士您真厉害呀,还是中医好。”
做好科研走向世界
虽然被“粉丝”称作“当代华佗”,但曹烨民认为,在如今“中医黑”的时代,疗效好只是保住中医“阵地”的必要条件,这距离中医真正走出世界,在世界医学界拥有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距离。
“不管外界怎么质疑中医,首先自己要坚定信念,不能被动摇。”带着这样的想法,曹烨民30多年来都在中医外科临床与科研一线摸爬滚打。整理奚老的理论经验,并在临床观察后,做糖尿病的课题研究,最终通过科研实验向外界验证了奚老“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奚氏筋疽诊疗方案”是正确的。
“勤奋创新走向世界”是奚九一生前对脉管科寄予的希望,如今,这句话也是曹烨民和整个脉管科的奋斗目标。在坚守中医阵地的基础上,在医院的支持下,曹烨民大胆创新,引进西医的血管外科技术。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上海市中山医院合作建立了脉管病诊疗中心,形成了静脉病、动脉病、糖尿病足、传统中医外科、血管介入专科的新型脉管病医疗结构。今年4月15日,经过两年时间打造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研究所重新投入使用,总面积近一千平方米的研究所被细分为中心实验室、名中医工作室、临床研究室、动物检疫房、中医外科实训室等。“我们在临床研究上一定要加把劲,只有把科研做强才能突破重围。”曹烨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