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划,上海苏州河两岸42公里滨水岸线,将争取在2020年内实现基本贯通开放。其中,苏州河虹口段从外白渡桥至河南路桥近1公里,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这条城市项链的交汇处,是苏州河极具代表性的滨水岸线,目前已全面启动滨水区综合提升工程,并对北苏州路虹口段实行禁止机动车后的共享街道和舒适的滨河步廊提升和改造。据介绍,从外白渡桥到河南北路,这段全长900米的北苏州路滨河空间贯通提升工程,以上海交通大学王林教授的“共享街道、河畔客厅”为总体设计策略,将陆家嘴天际线及外滩沿岸的旖旎风光揽于怀抱,它所打造的“步行化、休闲态、全天候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将吸引人们走过来,并让大家乐意坐下来”。虹口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苏州河虹口区段在滨河资源和文化底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现有滨水步廊的空间过于狭窄,局部存在断点,加上防汛墙的视线阻挡,整体滨水空间景观性和体验感较差,造成市民临河却无法看河。本着尊重场地记忆的原则,将采取共享、贯通、活力的规划策略,希望将这条原本普通的市政道路改造成共享街道,将街道空间还给慢行交通。
共享,即在北苏州路(虹口区段)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基础上打造共享街道,实现独一无二的滨河街道空间。遵循《苏州河两岸(中心城区)公共空间贯通提升建设导则》倡导的保障慢行畅通和安全的策略,沿河市政道路应逐步分流机动车交通,为实现滨河慢行空间创造条件,建议有条件的路段实施机动车禁行。北苏州路禁止机动车通行后,把道路空间还给慢行交通,打造沿河的共享街道空间。将原本仅1.2-1.4米的滨河步廊拓宽至大于3米,市民提供舒适、休闲、“慢生活”滨河街道空间。贯通,即打通沿河漫步道的断点,实现处处可“看河”。北苏州路的滨河空间仍然存在断点,原有封闭的停车场和海事所办公建筑地处苏州河防汛墙内侧,使得沿苏州河的滨河步道在这里无法贯通,市民在此处沿河看不到河,只能从市政人行道绕行,本次贯通把停车场区域开放出来,把封闭的单位停车场地打开成为滨河的公共开放空间;将封闭的海事所办公建筑,置换成为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形成“可进入、可解读、可体验”的服务空间。断点打通后,沿线所有的滨河空间都腾退出来,并抬高沿河观光平台,与防汛墙的高度差保持在1.2米左右,让市民能够360度全方位无障碍地感受苏州河的滨水魅力。活力,即增强水岸互动,滨河步廊和共享街道空间共同营造舒适化、人性化的滨河空间。共享街道+滨河步廊的街道空间组合,丰富了临河的公共空间层次和空间维度,为多种慢行体验提供了可能性。两个空间通过无障碍坡道联通,增强空间体验的互动,营造舒适的慢行滨河空间。在此基础上,立足沿线优秀、丰富的历史风貌资源,传承和展现历史文化内涵,创新协调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与历史空间的融合。依托上海大厦和外白渡桥的优质资源,塑造苏州河“最上海记忆”的地标性空间;通过共享空间,打开和展现沿线的优秀历史建筑资源——邮政大楼和河滨大楼,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让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融,碰撞出最美的火花。苏州河虹口段贯通景观设计方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总承包方建工集团负责人表示,苏州河虹口段采用一岸四段的规划结构,以最美河畔为依托,打造四大特色风貌段,塑造精致的滨河空间,为市民提供可以漫步河岸、坐享滨河风光和城市美景的好去处。其中,上海大厦活力花园段,打通沿河步道的断点,依托上海大厦和外白渡桥的优质资源,塑造苏州河“最上海记忆“的地标性空间;封闭的停车场及办公场地,功能置换成公共开放空间,更好的还河于民,提升滨河漫步体验。在这里,市民可以在360度无障碍的滨水平台上打开视野,眺望美景。
苏宁宝丽嘉酒店休憩观景段,坐拥外滩与陆家嘴美景,可坐北面南、临水眺望……将打造成为令人难忘、百姓喜爱的河畔会客厅。邮政大楼风貌展示段,原有遮挡的线网障碍将予以清除,还原和展现国宝级历史建筑资源。河滨大楼特色风情段,以历史民居建筑为基底,提升底楼商业业态。作为影视剧热门取景地,上世纪30年代,河滨大楼就是当时的电影公司所在地,将整合还原历史建筑风貌,协调现代生活氛围,体验穿越时空的城市美。与风貌特色路段交叉融合,合力营造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滨河空间、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滨河空间、生态效益最焕发的绿色滨河空间。
工程不仅注重最美的滨河空间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不忘沿线“软件”配套的升级和跟进。本着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最上海记忆”的城市夜景原则,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性整体设计,把建筑亮化、岸线照明、功能性照明、细处亮化处理等多种亮化形式相结合,打造水岸光晕、柔美典雅的滨水休憩光环境,为“最上海”的河畔客厅在夜晚的苏州河畔绽放柔美、典雅的城市之光增添助力。据了解,虹口区将以苏州河贯通工程实施为契机,通过提升苏州河口区域功能,带动地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以更高标准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将北外滩地区打造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世界级会客厅,更是一张既能回望历史又能远眺未来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