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只是变老,而是变得更好。”今年4月,长白新村街道启动“灿烂晚霞”项目,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耿文秀研究团队合作,分工完成实践、执行与宣传、后勤等任务,旨在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提升其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长白新村街道户籍总人口6.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15000余人,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和上海的平均水平,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项目不仅辐射面广、受益面大,且具有建立推广样本的示范作用。
“灿烂晚霞”项目干预对象以延东、松延、长二(1)等5个居委会60岁以上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为主,同时兼顾其它居委会,通过面上普遍干预、核心团体干预、重点个案干预以及一线工作人员培训4个途径,从而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基本知识,帮助老人学习自我情绪调节的技能技巧,鼓励老人主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促使空巢老人“成功老龄化”,实现社区为老服务迈上新台阶。
目标是实现“成功老龄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的或者经济的供养已不能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唯一标准和支撑,也不能替代老年人对情感交流的期待。“灿烂晚霞”项目的首次大型讲座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心理系博士生导师耿文秀主讲,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除了健康长寿和经济保障,心理健康、乐观快乐、生活满意度高也是必要条件。
“不可讳言的是,老年期确实是一个不断经历着‘丧失’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人们将逐步地失去社会地位、金钱、健康、配偶、亲朋好友等等。”耿文秀指出,“老年人的大智慧、大英勇就在于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丧失,而绝不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不断发掘生命的本质意义,努力展示自我生存的价值。”
那么要如何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实现“成功老龄化”?耿文秀给出的建议是,承认“日历年龄”的老,为走过的人生岁月自豪;延缓“生理年龄”的衰,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持身体机能完好;保持“心理年龄”的年轻,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精神境界面对生活;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人际交往。
据悉,项目预计开展十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专题沙龙、两次大型心理咨询活动以及三十次团体辅导课程,目前已举办3次讲座和1次团体辅导,参与老人超过250人次,下一期讲座主题为《季节与情绪调节》,将于7月5日举行,团体辅导主题为“真我风采”,将于6月21日举行。
心理需求有个性也有共性
作为“灿烂晚霞”项目的负责人,华师大心理系博士张衍分享了一个案例。家住控江路121弄的老太太陈来娣(化名)今年70岁,性格孤僻,鲜少出门,不喜与人交往,就连社区为老关爱员也屡吃“闭门羹”。项目研究团队将其纳入重点个案干预对象,希望帮助她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驱散生活中的阴霾。
“我们可以说是‘出师不利’,数次登门都被拒之门外。不过有一次,我们无意中看到,老太太在窗前向我们离开的方向张望,尽管她没有回应我们,但这个发现还是让我们感到鼓舞,我们相信老人内心深处渴望与人交流,只是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张衍说,即使每次老人假装不在家中,他们依然会在门前嘘寒问暖,叮嘱饮食起居方面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希望老人能照顾好自己。
不久后,陈来娣开始接纳团队成员,聊天时间也一次次延长。“老伴走了,不知怎么办才好。”谈话中,老人反复说着这句话,她说过去非常依赖老伴,生活以他为中心,自己的朋友圈子很小。7年前老伴离世后,陈来娣没有了精神支柱,也找不到情绪释放的途径,却不得不习惯一个人生活,不知不觉间变得越发沉默寡言。
“看得出来,老太太其实很乐意与我们这些晚辈聊天,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老人以后的情况会越来越好。”张衍告诉记者,有的老人把自己关在家里,有的老人把垃圾丢在邻居家门前,有的老人喜欢说一些奇怪的话,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究其原因是想引起外界的关注,或是不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导致心理失衡,如果能够重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学习新事物、发展新兴趣,找到生活的重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据介绍,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灿烂晚霞”项目组还将采用心理测评工具为老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分析社区老人心理需求的个性与共性,记录各阶段老人的心理变化及反馈,为后续服务效果评估打下基础。■刘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