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五季“沪东微心愿”启动,27个现场心愿一公布就进入“手慢无”的节奏,被众人用手机“摇一摇”秒抢,本季136个心愿同时在微信平台上进入认领环节。沪东社区的各级党组织、党员用认领微心愿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两学一做”。
用心做:心灵沟通更暖人
沪东老党员冯瑛昨天获得了一份特殊的荣誉:“微心愿达人”。她是“微心愿”活动的“忠实粉丝”,虽然错过了第一季的活动,但此后每季都抢着认领好几个心愿,在已开展的四季微心愿活动中,共为11位老人圆梦。
自从沪东社区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之后,“微心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现在生活安定、人民富足了,怎么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从细微处见真情,用心去做微心愿。”冯瑛这么说,也这样身体力行。
沪东“微心愿”每年开展两季,两年来,前四季共实现了436个心愿,而且每次都被抢着认领。翻看“微心愿”厚厚的登记表,书包文具、电扇暖炉、医护器具、陪护关爱,虽然每个心愿都不难完成,但每个心愿的背后都是一位许愿人的殷殷期望。“大家都很用心,正是这份用心最难能可贵。”冯瑛说。
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往往比简单的物资帮助更重要,每一季“微心愿”的圆梦过程中,沪东社区会留下照片、视频资料,剪辑成一组“圆梦集锦”在微信中传播,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令不少社区居民热泪盈眶。
创新做:互联网的启发
从第三季开始手机“摇一摇”就成了沪东“微心愿”的招牌动作,“就怕抢不到现场心愿,所以我这次摇得特别起劲,终于摇到了。”党员石丽琴难掩一脸的兴奋。
把“微心愿”搬上微信平台是沪东迎合“互联网+”思路的一项创新之举,事实证明,网络联起众人心,这条路走对了。每季微心愿在平台上发布后,转发、认领、抢注成了风潮,上百个心愿几天内就会被认领一空。
沪东社区内的党员是认领“微心愿”的主力军。去年在“微心愿”平台基础上推出的“在职党员管理系统”,解决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存在的时间、空间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第五季“微心愿”启动仪式上,这套手机APP系统也在沪东33个居民区全面推广运行。
“我们要通过这些创新举措,让‘微心愿’深入到社区基层,让党员站到前排,在社区自治的探索中走出新路。”沪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邓亮告诉记者。
这一季“微心愿”中有个“猕猴桃的故事”就源于这两个系统平台的对接。
在职党员徐沙沙居住沪东东三居民区,在沪东“在职党员管理系统”登记党员信息后,了解到沪东“微心愿”活动,作为四川绵阳一个小乡村唯一的大学生,她许下了一个心愿:为家乡销售3000斤猕猴桃。
“我们村种植的猕猴桃年年丰收,但当地老百姓信息不畅,每年都为销路犯愁。”小徐说道,看到“微心愿”上网,就想到这也是扩大家乡猕猴桃销路的好方法,“通过手机屏幕,已经有上千人看到了我许下的这个心愿。”
实在做:服务人民会上瘾
将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公益项目对接,“在职党员”+“微心愿”的模式在沪东新村街道开辟了一条“党员服务群众”的实实在在的路径。
社区党员钱杨慧上次认领了一个特殊的心愿,和多数圆梦人只需要上门送一次心愿物品不同,小钱认领了虞树芳老人希望有人上门洗脚、剪指甲的心愿。“在党员系统中登记后,我对社区就有了一份归属感,也有了一份作为党员的责任感,而认领‘微心愿’给了我践行这份责任感的机会。”钱杨慧说,为老人剪指甲,其实自己更受教育,“以前说‘为人民服务’像是喊口号,真正做起来,这份情感的交流是相互的,‘为人民服务’就会‘上瘾’。”
沪东新村街道团工委的心愿则“一季一个样”,从号召社区商户参与的“零钱公益”行动,到呼吁居民关爱环卫工人的暖心工程,再到这一季请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斑马线行动”,每次都引来众多社区党员、居民的共鸣。“我们提出的是‘公众微心愿’,看上去都是小事,但社会大众一起做,做深做实了,小心愿就变成了大梦想。”沪东社区团工委书记程曦说。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工作室对沪东微心愿做了数据分析,发现沪东微心愿第一季100%由党员认领,第二季的群众参与率为19.6%,到第三季的群众参与率提升到41.6%,第四季的微心愿30%由群众认领,充分体现出党员示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氛围,微心愿认领人涵盖了驻区单位、外区单位、部队、干部、白领、普通社工、小区居民、在校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