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新区相关部门获悉,浦东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国际配置能力、创新产业前瞻布局能力和创新决策行政管理能力,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发挥重要载体和核心功能区作用。
优化科技创新格局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浦东新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98家,占上海市25.3%;企业研发机构525家,其中国家级30家,上海市级138家。目前,浦东已建成上海光源、上海市检测中心、新药安评中心等30多个国家、市、区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浦东已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其中国家级8家,上海市级14家。市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占全市21.8%;孵化面积39万平方米,占全市26%;在孵企业1600余家,占全市39%。
有了上述创新载体,浦东新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理想能源的国内首台PECVD设备下线,填补国内空白;天士力药业的新药“普佑克”,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首个生物I类新药等。另外,还涌现出贝尔阿尔卡特、中芯国际、上海天马、宝信软件、罗氏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展讯通信、微创医疗、中信国健、艾朗风电等潜力巨大、成长迅速的高科技企业。
下一步,浦东将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框架下,以张江园区为科技创新核心,以临港园区为重点产业化基地,与金桥园区、陆家嘴园区和世博园区等功能协同,形成功能明晰、优势互补、梯度分布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是浦东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背后,离不开浦东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进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试点以及生物医药合同化规模生产CMO试点等改革措施的配套。
据透露,在重大改革举措方面,浦东将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布局浦东。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上海)子基金设立、国家创新基金设立、国家未来发展重大科技任务承接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上海市支持,尽快落户浦东。同时,浦东将积极争取部分改革试点措施在浦东先行先试。在实施股权激励优惠税制、鼓励天使投资优惠税制等方面,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优势,力争抢占先机,率先在浦东试点。
此外,在已有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的改革基础上,浦东还将加快推进实施力度。在知识产权管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外资研发中心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大实施或研究探索力度,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改革先发效应。
发挥自贸区制度优势
位于上海自贸区内的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正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和技术平台公司。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之所以选择落址自贸区,源于自贸区的创新政策,令公司研发成本大幅降低。该公司进口的研发设备以及研发试剂,可各自节约三分之一左右成本。
下一步,浦东将从三方面发挥自贸区制度优势:一是进一步打通境内外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通道,包括推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在自贸区设立离岸架构科技企业板块;上海证交所在自贸区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上市挂牌服务;深化QFLP试点工作,放开境内种子期企业获取境外低成本天使投资资金的管制。
二是进一步放大关于研发材料入境监管改革对高技术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扩大试点企业范围,简化进口研发样品通关审批流程,以保税状态核销进口研发耗材;放宽研发用动物源样品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时限。
三是借鉴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环境,包括对外资研发中心在进出口研发设备和样品、非贸付汇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探索基于诚信管理的研发设备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对将高端研发环节设在浦东的跨国公司开展试点,允许享受研发设备保税优惠政策;探索放开对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注册资本和持股比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