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傍晚,10位风尘仆仆的男教师搭乘航班从日喀则经成都转机抵沪。**整整一年,此刻走出机舱的他们,对于上海的高温和高含氧量的空气,已有点不习惯了。想到在候机厅里守候的家人,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海、浦东,我们回来了!”
这10位男教师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浦东首批参与上海组团式教育**的一线教师。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为期一年的历练,让他们重新发现了自我,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同时,他们也为雪域高原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教育**“十兄弟” 紧紧拧成一股绳
时钟拨回至2016年8月6日。沪上40位男教师启程赴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这是上海首次选派大规模教师队伍采用“定点组团”的方式教育**。在这一次的**任务中,浦东共选派了10位“精兵强将”。
过去的一年中,浦东的10位男教师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一线岗位“挑起了大梁”。他们中有1人担任教育工作队综合组副组长、1人担任高中组副组长,占工作队大组管理团队(一年期)的70%;1人担任学校教科研联络人,6人任兼职教研组长,占**教科研团队的70%;1人任学校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人担任班主任指导员,占班主任工作室团队的90%;3人担任工作队宣传组干事,占宣传组团队的50%。
秀巴山下、年楚河畔,远离亲人和故土,是什么让十兄弟拧成了一股绳?除了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细致且规范的团队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粘合剂”。到西藏后,浦东教育**小组内部制定了周详的生活工作纪律、财务制度、例会制度等,加强自我管理。此外,小组中的6位党员教师还自发成立了临时党小组,积极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岗位上争先创优。科研能力最强的、最“劳模”的、最能说会写的……过去的一年,浦东教育“**兄弟连”在无私付出的同时,也时时被感动。
克服剧烈高原反应 讲台边多了一把椅子
去年8月刚去西藏时,进才中学地理教师李晓群的儿子非非才满两岁。一年后他回沪,孩子已经快上幼儿园了。李晓群坦言,当年对于**不是没有过犹豫,毕竟孩子太小。最终,身为一个“地理人”对“世界屋脊”的向往以及家人的支持,激励他加入了这支**团队。可是,令他所料未及的是,一到海拔3860米的日喀则,他面临的第一道关是剧烈的高原反应:“胸闷眩晕、头痛欲裂、呼吸困难,刚到那几天,毫不夸张地说,有时连上厕所都是爬着去的。”
然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天一次的视频通话中,李晓群总是微笑着告诉家人:自己一切都好。直到现在,家人对他那段终生难忘的高反经历,依然并不知情。
等身体稍微适应了一些后,李晓群便开始工作了。他走上讲台,可往往不到半节课就累得气喘吁吁。当地学生便搬上一把椅子,让他坐着讲课节省体力。后来,学生索性在课前就专门为他准备好一把椅子。“孩子们的体贴太让我感动了。”李晓群说,他发现班里的男孩很爱笑、女孩有些腼腆,他们都是高原上的天使。更让他高兴的是,当地的学生也和上海的高中生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坚持的动力就来自在高原上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李晓群说。
披星戴月真心付出 中考实现历史性突破
“上海40位**教师中,要论过去一年承担的总课时量,如果他是第二的话,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这么高的评价,说的正是老港中学的化学教师赵林钧。去年8月,刚到日喀则的他,还没顾得上调整和适应,便走上了讲台。“当时一位老师驻村、一位老师病假,整个初三年级的化学课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来教。”赵林钧说,由于当地使用的教材和沪版教材有不小的差异,他只能边上课边熟悉教材,同时了解学生情况。
因为种种原因,当地初三学生的中考化学平均分从未越过及格线。为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能提升化学成绩,赵林钧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没有现成的练习册,他就自己出题;没有配套的教辅资料,他就自己编写。他常常在清晨6:30就出门,步行一个多小时从宿舍赶到学校,陪学生上完“早早自习”,紧接着再上“早自习”。午休的两个小时,他主动放弃休息为学生答疑。一整天的课下来,赵老师经常累得说不出话,而他还有100多份作业要批改。
整整一年辛劳的付出,赵林钧收获了最好的回报:今年中考,他所教的班级的化学平均分及格了!这在当地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浦东**教师的勤恳教学受到了当地学生的好评,而他们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更是全方位的。来自浦东新区工读学校的数学教师薛丰华,从教12年中有11年做了班主任。他总说:“做老师要‘小眼睛’,这‘小’可不是说眼睛的大小,而是指能细心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需要。”
刚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不久,薛丰华听说高一有个文科班,因为学生行为规范较差,甚至没有老师愿意去上课。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薛丰华走进了这个班级。第一节课,他没有急着给学生“立规矩”,而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学文科呀?”“因为理科差呗。”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可是,我觉得是因为你们热爱文科。”这样的回应,让学生们开始认真审视这位上海老师的不一样之处。
渐渐地,学生们和他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薛丰华的细心、和蔼赢得了他们的心。一个月后,因为客观原因薛丰华不能再带这个班级了。班上的学生后来在走廊里遇到他,还是常常问道:“薛老师,您什么时候能再教我们呀?”
在西藏一年间,薛丰华还在学校里创办了学生摄影社团,指导藏族孩子通过镜头看的更远、发现和记录更多的美。而他还有一个昵称:“小宣宣”。因为他是教育**工作队微信公众号“沪藏新语”的负责人,承担了“沪藏新语”近八成的宣传报道工作。
创造丰厚教育“财富” “浦东教室”下月启用
一年很长,也很短。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首批浦东**教师以辛勤的工作,为当地教育留下了一笔笔“财富”。
A4纸大小、154页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科研白皮书》,就是“财富”之一。这份报告绝大部分内容出自浦东**教师方文晶之手。作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一名美术教研员,方文晶深知教科研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到了西藏他发现,当地的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阅、教学评价等,还存在不规范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且几乎没有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还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方文晶选择了后者。他带领新组建的**教科研团队,将新教师培训和学校教师教研相结合,并协同配合当地教科研室全面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由此撬动了整个学校教科研的发展。工作中,他将新区校本研修范式和先进、规范的教科研体系引入到当地学校,并将之进行本土化改造。他还牵头为学校建立了“规范化教科研体系”,启动了“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教师规范化培养”是其中的亮点,经过一轮规范化的培训后,新教师很快便在讲台上崭露头角,工整规范的教案、精良的教学课件,高水平的学习汇报课,触动了很多当地教师。从去年10月开始,学校的教研活动已逐渐形成常态。
“**老师顶岗上一线,总有时间限制,我们还是希望为西藏的教育留下点什么。”今年6月,方文晶发动**教师一起编写白皮书。他将过去一年大家自发编写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教研组活动情况检查表”等集结入册,邀请各位学科骨干把基于课堂实践的教学建议撰写成文、编辑入册。他本人还起草撰写了《关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见》等教科研制度,以及包括《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在内的教科研管理制度等。
除了智力上的支持,浦东**教师还为当地师生留下了一间带不走的“智慧教室”。这间教室位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高中部,门口挂着的红色牌子上醒目地写着“浦东教室”,它由浦东教育**小组从工作经费中划拨20万元捐建。这间教室集物联网技术、智慧教学、人员考勤、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可通过一部手机来控制。目前“浦东教室”已完成施工及验收,等8月学校新学年开学,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别人临走时交的是一把钥匙,而我们走的时候留下的是一部智能手机。”浦东教育“**十兄弟”自豪地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他们中的6位党员教师以及1位入党积极分子,在看到本校驻村教师在驻村点的艰苦生活环境后,自发捐款6000余元,为在海拔4500米的本校驻村教师购买了冰箱、煤气炉、电暖器等生活保障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