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资研发中心初到中国时的功能不同,如今在浦东的外资研发中心,在整个跨国公司的科研创新体系中,担当的不再是配角,做的工作也不是产品技术的应用和本地化那么简单。
据了解,包括GE、杜邦、壳牌等在内,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原有的研发中心移师中国或在中国新建研发中心,在浦东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新兴市场的独特需求,同时也走向了欧美发达国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心的使命从“为中国创新”进一步升级到“创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
从中国走向世界
作为最早一批落户中国的外资研发中心,位于张江的GE中国研发中心提出的“在中国为中国”项目计划正式进入第七个年头。秉承GE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勾勒的“将中国变成GE的第二个故乡”的蓝图,到2013年底,“在中国为中国”专项基金累计投入达到2.5亿美元,研发成果呈现井喷态势,涵盖能源、水处理、照明、检测控制、医疗、工业系统等众多领域。
对于如此众多的“在中国为中国”成果,今年2月被提升为GE执行官的陈向力坦言,这恰恰体现了GE的反向创新理念。
长时间以来,创新更多的是从发达国家单一地流向新兴市场,而现在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本土化进程的深入,单向的创新流动随之发生改变,新兴市场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独特需求,也走向了欧美发达国家。GE便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我们在中国的研发进程第一步是支持产品本土化,将产品拿到中国生产,在中国形成供应链。两三年后,当中国的研发人员熟悉了产品的工艺和技术,就开始第二步,由中国研发人员操刀,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更新和改进。而现在我们早已进入了第三步,完全由GE中国研发中心进行本土研发,然后将成果推向中国市场,以及世界市场。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全球产品卓越运营中心也会出现在中国。”陈向力表示。
以GE在中国本土研发的博睿(Brivo)CT机为例,博睿是GE医疗为了中国市场而开发,并且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由于性能出色,这款CT机目前也同时销往其他新兴市场,甚至还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这种研发体系打破了以集权管理、欧美成熟市场产品为中心的所谓“全球化”战略,加快了中国本土与海外协同创新的反应速度。
“对本土团队而言,他们的能力获得了认可,甚至可以直接向公司高层主管汇报,并根据当地需求从零开始研发相关产品。”陈向力说。
以张江地区为例,园区内共有包括通用电气、罗氏研发、诺华、霍尼韦尔、阿斯利康、杜邦、辉瑞以及陶氏化学在内的近20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不少外资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如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为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之一、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是全球八大研发中心之一,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是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等,引领其全球的创新发展方向。
溢出效应推动区域创新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肯定会间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特别是在科研人才本土化的协同培养上,这一点十分突出。
今年3月,壳牌宣布,其位于上海浦东的、致力于润滑剂和油品研发的技术中心正式启用,该研发中心将与海外中心紧密联系,并成为壳牌润滑剂实验室全球网络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科研人员将为本地科技人才,半数以上将拥有博士学位,并希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而与高校合作,也成为跨国研发中心培养卓越人才的另一途径。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就与复旦大学共同创建“联合材料研究中心”。未来双方将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依托上海陶氏中心和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共享科研资源、开展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广泛合作。
GE中国研发中心则分别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形成联盟合作。去年年底,GE中国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建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地,承诺未来三年,双方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人才为目标。
研发成果应用于跨国公司全球产品体系,接受母公司的直接领导,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中处于中枢或核心机构地位,自行培养研发工程师,这已逐步成为浦东外资研发中心的特征,“中国创造”正开始显现“世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