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的东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在一季度又迎来了一波企业入驻潮:上海艺和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乱打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7家中外企业的入驻,让这个成立仅三年多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企业总量再度创下新高,达到310家,注册资本达88.28亿元。
“随着自贸区更多开放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地和明朗,基地服务与政策实践的能级将在今年不断提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胡环中透露,下半年基地将依托自贸区优势,加快建设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并致力于打造文化装备产业链,为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双向互通搭建通道。
加快建成亚太地区新兴艺术品交易中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位于外高桥马吉路2号的一幢34层高楼内。该楼的4层,正是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一期项目——3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品保税仓库。自2013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进出仓库的艺术品金额早已突破100亿元。刘益谦从国外回购《功甫帖》后通过保税仓库入境,因为享受自贸区政策而减免了850万元税费。胡环中同时兼任了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他表示,“随着自贸区扩容‘激活’上海艺术品交易市场,在今年下半年,交易中心建设将加快步伐,并推动浦东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新兴艺术品交易中心。”
胡环中透露,预计今年10月,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森兰展示交易厅将投入运营。森兰展示交易厅位于洲海路999号森兰国际大厦裙房一楼、二楼,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囊括艺术品展示、交易、金融等功能,将成为自贸区文化艺术领域各项新功能突破的试验田。为了给展厅预热,7月,交易中心将联合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举行相关文化艺术活动。
紧随其后,作为交易中心的二期工程,6.5万平方米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预计在11月开工建设。据透露,服务中心作为独立园区,集艺术品保税仓储、展览展示、交易拍卖、评估鉴定、金融服务等五大功能为一体,将在提供仓储服务的基础上,定位于为艺术机构提供配套交易服务。“服务中心的体量是一期仓库的20多倍,功能也更为全面。它将在自贸区为艺术品提供从仓储到交易,涵盖整个产业链的服务,为各类机构的交易提供全流程的保障。”胡环中表示,交易中心三期项目、超过9万平方米的森兰艺术岛也已在建设中,预计2018年建成,它将成为集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区、美术馆、艺术精品酒店、高端艺术机构办公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胡环中表示,当保税仓库、展厅、服务中心、艺术岛等硬件逐渐齐备,上海打造亚太地区新兴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目标将越来越清晰,未来亟待更大范围的政策突破:“比如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能否促使‘文物拍卖’走出‘负面清单’,或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艺术市场。”
辐射自贸区优势 完善文化装备产业链
优秀文化内容的制造,离不开文化装备产业的支撑。今年浦东将重点推进文化装备产业的落户与集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这一领域也大有可为。”胡环中介绍,通过延伸服务,去年基地已在临港参与建设了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今年将与国内外众多机构、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将自贸区的功能、政策及文化贸易优势,向自贸区外的文化装备产业拓展。
其中,全球数字媒体娱乐行业中贸易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的NAB展落地浦东,是相当关键的一步。4月14日,在全美广播影视设备展(NAB展)期间,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和美国国家广播电视业协会(NAB协会)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胡环中认为,“NAB展的落户浦东,将为文化与科技、贸易、金融、投资、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交融与互动,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据透露,今年12月,国家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与NAB协会将在浦东嘉里城举行文化装备高峰论坛和一个小型文化装备展。而第一届NAB上海展很有可能在明年举办。
“随着NAB展的引进,浦东有望成为文化装备产业的全球平台,反过来也将助推更多优秀文化装备类企业落户浦东。”浦东新区文广局文产处处长吴俊表示,今年年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将吸引国内外文化装备龙头等数百家企业入驻,并协同上海自贸区,就文化装备的保税租赁和展示为相关文化娱乐企业提供服务,打造一条完善的文化装备产业链。对于未来,胡环中已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自贸区政策如果再度突破,向外资开放电影后期制作市场与演出经济机构市场,将有助于打通从文化装备到文化内容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