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创业,谱写属于自己的“BAT神话”,25岁的浦东欢迎你——浦东有着与国际接轨的、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较低的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有志于创新创业,这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伙伴。
创业精神
“创客邦”孵化“未来”
奇迹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忠是上海IC咖啡116个发起人之一,他在这里通过交流收获成功,也在这里帮助了新创业者,创业精神顺着咖啡香气满溢而出、扩散开来。
IC咖啡,顾名思义是家咖啡店。但是,墙上张贴的海内外芯片电子公司关系图,展示台上陈列着的3D打印机及各种智能硬件无一不说明咖啡店的与众不同。的确,这里是新区科委备案登记的3家创新型孵化器之一,为创业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共同发起人之一、IC咖啡创投基金总经理胡运旺认为,“相对于孵化器,IC咖啡是一个复杂体,它是通过众筹而成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交流场地,高科技人才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交流让思想碰撞,产生各种火花,火花落地成为商业合作机会或者创业项目,创业项目在这里找到投资。”孵化器成立于2012年,最高单场活动微博阅读数曾超过34万次。到目前,陆续走出去的创业团队已超过50个,其中的明星项目包括高精度工业级桌面型3D打印机、全球首款便携式高清虚拟现实眼镜等。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孵化器对构建浦东自主创新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年来,浦东孵化器已经累计毕业企业400余家,涌现出以复旦张江、微创医疗、展讯通信、锐迪科和科大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
当下,浦东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遇无限、挑战无限。如何提升浦东对优质孵化项目的吸引力?新区科委相关人士介绍,浦东已经启动了公共苗圃建设工作。所谓苗圃,其实位于孵化器前端,有助于降低人才创业门槛,提升种子期企业成活率。“近期,将有2家苗圃基地开张。”新区科委相关人士介绍,其中一家是专业性苗圃,由IC咖啡运作,即将在IC咖啡旁开业。今后,在IC咖啡里碰撞出的“火花”落地后,可以直接“移植”入苗圃,无需再辗转作战。苗圃里有创业咨询、有志同道合的业内人、有“前辈”,还有投资人……
另一家综合型苗圃基地是“博济创客邦”,已经接受预定,本月16日正式与首批入驻团队签约。“创客邦”位于张衡路666弄,将是苏州博济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苗圃、孵化器业务公司总部。博济在全国有近30个园区,签约团队人手一本“护照”,可以在任一苗圃享受服务,全国创业。据悉,公共苗圃的建设秉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理念,预计正式运营后,未来三年入孵苗圃项目可达400个,孵化成功设立企业200家,80个项目获得天使投资。
创业政策
鼓励“投孵一体发展”
如何提升整体实力?新区科委对《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孵化器资助资金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对孵化器、在孵企业、毕业企业和苗圃项目的综合支持体系。
从统计数据上看,浦东新区市级以上孵化器中,国有资本投资的孵化器占比超过6成。伴随着上海加快向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国有资本投资的孵化器发展面临一些机制体制障碍,比如自有投资功能缺失,制约了在孵企业壮大发展。
修订后的政策,更加突出对孵化器功能拓展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扶持,鼓励孵化器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天使投资和债权融资服务,帮助更多创业企业创新发展。对开展小额股权融资业务和小额贷款担保业务的孵化器给予资金资助,引导和推动各类风投机构、知名天使投资人在园区兴办孵化器,推动晟唐创业、莘泽创投等已在“孵化+创投”模式上取得成效的园区孵化器继续向纵深发展。
2014年,上海莘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2家在孵企业进行了共计217万元的股权投资,带动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共计4000多万元。这对缓解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题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按照政策条件,政府给予莘泽孵化器75万元的补贴。
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张江药谷平台总经理唐潇颖说,《细则》出台后,政府取消了“一刀切”式的资助模式,变之以严格依据孵化效率决定资助额度。“公共财政补贴从‘普选制’到‘遴选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孵化器自身服务能力和投融资能力,而且将帮助更多创业者圆梦。”
曾经,自有投资功能缺失让张江药谷无法自己筹建种子基金直接投资孵化项目,失去了获得高额回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切断了项目与孵化器之间最直接、最紧密、最长久的纽带关系,导致有些企业选择离开张江甚至上海。但是,投资功能缺失这一“寒冬”即将过去,2015年,张江药谷平台将迎来自有投资的“春天”。去年,张江集团为了促进孵化企业与资本更好对接,计划打造“投贷孵”一体化平台,让资本找到好企业,也通过股权纽带留住这些好企业。
唐潇颖介绍,张江集团通过张江科投作为母体,将张江两家孵化器、张江小贷公司等整合纳入张江科投,成为一体化的“投贷孵”平台,便于将资源输送进入孵化器。“按照计划,张江科投将控股张江药谷,届时,它将赋予药谷平台投资功能,使药谷平台实现自有投资功能,有权利直接选择孵化器内的企业投资。当然,张江科投也能直接选择项目进行投资。”
创业环境
公共服务平台护“创业”
去年,在浦东向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们递出橄榄枝,直言浦东的两大优势,一个是与国际接轨的、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不拼爹;另一个是较低的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
有人要问了,在较高的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环境中,如何能造就较低的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里聚集了国内最多、最新的生物医药企业也许能略作说明。一项研究表明,全国每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张江,如果这表示目前的实力,那么另一个指标可以表示未来的潜力,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差不多1/3的钱被张江企业拿到了。另外还有一个数字,张江申报新药的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张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这源自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业内皆知,医药研发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对研发环境、设备、人才都有严格要求。即使是买一台普通的核磁共振仪,建一个不算顶级的实验室,也要数百万资金。但是在浦东张江,理论上,只要带着idea就可以研究新药。创业者甚至用不着建实验室、添设备、买试剂、聘技术员,因为新药研究中6个关键的技术环节都能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实现。这些平台都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向创业者开放。正因为此,张江成功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有志于新药创制的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
创业者和企业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需求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新区科委调研发现,多数在孵企业产业集聚度高,但是在资金和人才方面较为缺乏。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实现资源集聚和共享、加快成果转化,给在孵企业提供技术硬件支撑和服务,更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为此,在以往基础上,浦东鼓励孵化器根据在孵企业的业态和需求建设微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14年,获得区科委孵化器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助的平台共有9家。
目前,浦东已建成上海光源、上海市检测中心、新药安评中心等30多个国家、市、区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浦东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理想能源的国内首台PECVD设备下线,填补国内空白;天士力药业的新药“普佑克”,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首个生物I类新药等。另外,还涌现出中芯国际、上海天马、宝信软件、罗氏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展讯通信、微创医疗、中信国健、艾朗风电等潜力巨大、成长迅速的高科技企业。
下一步,新区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各园区、街镇,共同研究出台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3年行动计划,指导和推动新区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区创新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