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陆家嘴论坛于6月27日圆满落幕。论坛期间,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继伟分别出席有关金融人才和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分论坛,介绍浦东新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阐述下一步推进设想。
吸引更多国际化金融人才到浦东创业就业
在6月27日举行的2015陆家嘴论坛“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专题论坛上,沈晓明发表主旨演讲,表示浦东未来将进一步突破制约国际化人才流动的政策瓶颈,吸引更多国际化金融人才到浦东创业就业。
沈晓明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的经济是无本之木;金融对科技创新很重要,没有金融的创新是无米之炊;金融对浦东很重要,浦东离开了金融就是无源之水。他介绍,2014年浦东的GDP中,金融的增加值占比高达21%,金融对经济的贡献显著。而金融的比拼是“人脑”的比拼,人才对于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人才堪称浦东开发开放事业的“命根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关键是人才,离开人才谈金融中心建设是空谈。
“浦东目前的外籍金融从业人员总数在4000人左右,占比仅为4%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不是外国人嫌浦东条件差、企业待遇低而不愿意来,而是在客观上存在部分政策障碍。”沈晓明认为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于用管中国人的办法去管外国人,用老的办法去对付新问题,造成人家想来来不了,想留留不下”。他举例,在调研某跨国公司时,发现其亚太区董事长在上海拿不到就业证,原因是超过60岁的外籍人士在中国无法办理就业许可,这样就会把一批高端人才挡在国门之外。又比如,一名外籍留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在上海就业,必须到其他国家工作两年,才能在上海工作。沈晓明透露,最近围绕自贸区与科创中心建设,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浦东正在努力争取成为全国人才改革试验区,相信金融发展环境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他还希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高端人才服务业,比如利用服务业对外开放机遇,加快引进高水平国际人才培训机构。另外一方面,要拓展市场化配置人才的领域。
配套补缺要精致方便有品位
沈晓明认为,优化金融人才的发展环境,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人才生活的配套设施。这方面主要是缺什么补什么,而且要补得精致、方便、有品位。他介绍说,针对金融城文化设施缺乏、文化生活枯燥的问题,已推出一系列活动,下一步计划拿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附近的、小陆家嘴最后一块黄金宝地,“不做营利性的事情,建浦东美术馆,搞一个全国一流的美术馆。”同时,还要在大陆家嘴和后世博地区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它们的规模都要超过浦西的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
沈晓明透露,浦东还计划推动本土医院与国际商业医疗保险接轨,完善涉外保险结算网络,进一步方便国际人才就医。要兴办更多为国际化人才子女服务的学校,创新灵活多样的就学方式,更好满足归国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需要,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建设更多受外国人欢迎的国际化社区,满足不断增加的外籍人士居住需求。
支持自贸区金改新政“呼之欲出”
当天,孙继伟在参加“加快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分论坛的圆桌讨论时透露,“一行三会”和中央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支持自贸区进一步金融创新和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政策很快将会推出,“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孙继伟表示,金融创新是自贸区的重中之重,目前金融创新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本外币一体化运作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也已基本确立。金融中心的集聚功能、金融平台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推进。下一步,将制定浦东新区金融创新的实施细则,加快政策落地。同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打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金融城将实施体制创新和空间扩容
孙继伟透露,陆家嘴金融城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将会有一些重大的变化。目前已在内部基本达成共识,准备参照伦敦金融城的经验,采取业界共治和法定机构的管理模式,让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金融城建设,共享金融城的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同时也将采取法定机构区域治理。他表示,这个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当中,年内一定要推出。
孙继伟还指出,将进一步优化整个浦东新区的金融布局。目前的想法是在陆家嘴金融城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东进、北扩、南延,主要围绕金融城建设这一中心,沿黄浦江的黄金岸线,向北以上海船舶厂为重点推进,向南主要围绕世博园区建设,即世博园区加前滩的建设。此外,金融创新不局限在陆家嘴区域,将围绕世博园区、张江、金桥各自的特色做一些金融创新,特别将围绕新兴金融,比如张江、金桥形成一些新兴金融的集聚区。另外,将进一步加强各类金融机构的集聚,来丰富和支撑金融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