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打造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的远大目标鼓动了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人。截至2015年,已有9281家小微型创业企业在相关部门扶持下成功创业,并对就业形势引发了“滚雪球”式的促进效应。
浦东新区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新区新增就业岗位要达到年均15万个的目标。在“十二五”收官之际,这个数字的构成还增加了新元素——2011至2015年11月,新区创业带动就业5.16万人,这意味着每二十个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就有至少一个来自创业公司。“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当年制定规划时的“新格局”,将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就业工作的“新常态”。
“创业带动就业”效果凸显
新区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浦东要积极探索创业服务新模式,构筑融合信息服务、政策扶持、融资服务、法律支持的多元化孵化平台,并对现有创业园区进行调整和充实,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创业服务。
5年时间过去了,这一目标可谓被大大超越。目前浦东已经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市级36家,占全市总量的39%。同时,诸如“芯家园”、“太库”这样的众创空间,也为这一政府主导的传统领域带来新活力。以在新区人保局备案的3家国家级孵化器为例,几年来已有850余家企业成功孵化,包括曾获得“上海市十佳微型创业企业新秀”称号的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公司。这家公司开发设计的高端康复机器人,面向中国超过3000家医院和残联康复中心的客户群体,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
这些创业企业也为浦东带来了大量的新增岗位。数据显示,新区13家经过人保局认定的创业园区与创业基地中,1000余家入驻的创业企业在开拓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已经创造出8168个就业岗位。
拥有“上海市十佳微型创业新秀”称号的金川,就是“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2008年他与伙伴成立了联帮盛亚软硬件维护服务社,依靠自身努力与政府扶持不断发展,成功转制为上海盛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的考核管理软件。目前,金川已开设两家子公司,共聘用员工33人,他本人也成为一名公共创业服务志愿者,将经验带给更多有志青年。
劳动力素质随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浦东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十二五”期间,新区建立了中小微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2011年至2015年11月间,先后有航空服务、电子商务等17个区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8个市级职业教育公共开放实训中心在各个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中建立。
“高师带徒”活动可谓是各类提升劳动者素质做法的一个成功缩影。截至2015年11月,共计12218对师徒参加“高师带徒”活动,营造了员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共赢格局。而新区人保部门“先行先试”的做法,也使得“高师带徒”活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由于生物医药产业与企业内的特殊性,传统的“高师带徒”项目不仅拿不到政策补贴,也很难顺利推进。为此,今年张江生物医药职业培训中心调研制订了“高师带徒项目培训计划方案”,改革师徒标准、延伸项目认定、变更考核标准,获得了新区人保部门的政策支持。
在此背景下,“高师带徒”这一优质项目,终于有了在生物医药行业施展拳脚的资本。前段时间,在张江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场“高师带徒”试点课程企业经验交流会,吸引了20余家企业的经理、师徒代表参加。徒弟代表,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的丁壮志表示:“现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问题,往往师傅简单地点拨下,就能让我受到启发,破解难题。”作为企业代表,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文生更对培训课程给予高度评价:“‘高师带徒’项目让我们公司的学习氛围更浓厚了,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
通过各类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项目,新区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已有累计6.03万人次参加高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踏上职业生涯中更高层次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