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打造公共文化建设社会化专业化样本

来源:浦东电台 20160315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11

近年来,浦东新区乘文化体制改革东风,积极实践,在2015年末实现了全区36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的战略目标。今日之浦东,正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简政放权、管办分离为指导思想,以各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运作为着力点,有效挖掘社会文化资源的潜能,释放着全民共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管理效能彰显

今年63岁的周建义退休前曾任职浦东新区浦南文化馆馆长。“那时我最发愁的就是文化活动没有年轻人来参与,文化中心都快搞成老年活动室了。我曾尝试组织了一个‘青年城堡’,最后也失败了。”周建义坦言,“因为体制僵化,导致资金、人员调度、项目开发等诸多问题无法解决。”

2015年初,全市首个“公办民营”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营,并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委托经营对象。周建义组建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浦东上上文化服务中心”竞标成功。短短一年时间,周建义逐渐找到了当年“梦想的感觉”:一方面,管办分离的体制让资金投入使用更加灵活高效,人员的任用选拔做到有进有出,唯才是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灵活的体制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文化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在这个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里,影剧院、图书馆、培训中心、综合排练厅等全部功能均免费向市民开放。沪剧演出,剧场门前排起了长队;由残障、患病人士组建的合唱团经常来这里活动;咖啡厅、影剧院、健身中心等场所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广泛参与文体活动;文化馆再也不仅仅是老年人的活动阵地……

2015年,浦东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诞生了一大批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成功运作的典型案例。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用混合委托管理模式,有效打通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花木社区文化中心通过实施行政协调管理、团队志愿者自助管理、品牌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将中心部分活动室交由街道文体团队和志愿者队伍自行管理,还引进了品牌项目,提高了中心的文化品位,广泛集聚了人气。

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户外艺术节、简单生活节、话剧展演季……历经五载培育“艺术之花”,文化品牌已然绚烂闪亮在浦东。浦东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市民享受文化滋养的最佳平台,更是浦东探索文化创新、寻求机制突破的试验田。

2015年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政府干脆当起了“幕后英雄”,灵活运用政府购买、项目激励、资本引导等方式搭起文化舞台,吸引众多社会文化机构和团体参与,鼓励专业的文化团队和市民担当文化活动的主角。本届艺术节,浦东政府投入资金500万元,而撬动的社会资金超过了7000万元。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应该包含两个关键层面,一是探索政府委托社会力量建设公共文化,二是探索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近年来,浦东已做出了诸多创新探索,而在王玺昌看来,后者同样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国有民营一视同仁

“过去了这么多年,居然在这里找到了!”著名画家靳尚谊在上海浦东民营美术馆——龙美术馆内目睹着这幅被还原修复的《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2014年国庆节前夕,由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担任策展人的“革命的时代:新中国建立65周年纪念特展”在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画作呈现在广大观众眼前。

虽然是民营美术馆,但龙美术馆也承担起践行社会价值的责任,成为了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份子。“民营美术馆具有机制灵活、充分考虑受众需求等一系列优势,也可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起更多的惠民职责。”龙美术馆负责人透露,仅2015年,该馆就推出了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最前沿”系列讲座、高端艺术课程、“龙小美”青少年美育计划、艺术之旅……面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艺术需求的市民,广泛培育了群众美术文化根基。

“近年来,浦东新区高度重视民办美术馆、博物馆这些社会力量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给予了相应支持。民营和国有艺术展览机构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在未来有着更大的合作空间。”王玺昌说。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负责的“文化惠民”品牌——“百场文艺巡演”,去年有68家院团参与竞标,50家中标单位包含外省市、本市的优秀剧院团、院校、民营剧团及演出公司,数量之多创下11年来之最。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巡演在采购时遵循以节目质量和群众点单需求为根本导向、各类院团一视同仁的原则。在巡演竞标的引导示范下,各街镇文化中心在实施政府采购行为的时候体现得更为灵活,使得更多民间文化组织获得了展示自己、服务社会的舞台。

伴随着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营社会组织意图参与其中。2015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挂牌成立,首批民营机构入驻孵化基地,孵化合格后,将被授予资质证书,并纳入“浦东合格社会文化服务主体推荐目录”供社会选择,真正实现社区文化中心的独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