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滨水空间更多与艺术“相遇”

来源:解放日报 2019-11-25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9月28日,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杨浦大桥至杨树浦发电厂段),向广大市民开放。至此,杨浦南段滨江5.5公里全部打通,“世界仅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重新焕发光彩。

与此同时,为期两个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杨浦滨江拉开帷幕。它立足“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开发战略,聚焦“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这一世界性话题,通过主展、实践案例展、联合展和各类公众活动,向全世界介绍近年来上海遍布全市的滨水空间建设成就与未来愿景。

上海滨水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市民生活、城市发展服务?上海的工业遗存如何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作为特大城市的上海,如何发展得更好?本次艺术季总策展人北川富朗、总建筑师章明、主展馆毛麻仓库改造建筑师刘毓稢、规划建筑板块策展人阮昕,将自己的思考与展望一一道来。

杨浦滨江生机勃勃

散发着生活的味道

口述 北川富朗

在日本,我的职业是艺术策展人,以增添城市活力为目的,开展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在类似于大雪纷飞的山区、无人居住的海岛等地开展艺术活动。这对今天的社会来说,就像是把人与土地、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

两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杨浦滨江。去年末,这里被确立为此次展览的场地。我至今还记得初到杨浦滨江时那种新鲜的感动。特别是身处这里时,江面上来来往往、运送货物的船非常多。这里所包含着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生机勃勃,散发着生活的味道。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相遇”。为什么选这个主题?首先,我觉得上海是中国与世界各种文化相遇的地方。所以,在这次艺术季的参展艺术家中,不只是中国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许多不同国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各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都在这里相遇,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次,上海本就是一个有过许多故事的地方。上海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建立城市,有很多长居于此的居民。作为港口,在不同的时代里,上海一直是一个中外交流的窗口。从过去到现在,从东方到西方,很多精彩的事物在这里相遇。因此,“相遇”这个主题,既是对上海的过往,也是对它的成长过程的一种思考。因为对各种各样新的相遇怀有期待,我们设定了今年这个主题。

很多普通的艺术季只是作为一个展览来做。但这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5.5公里的杨浦滨江开发工程结合在了一起。优秀的艺术家们汇聚于此,在20个点位制作作品,并且这些作品会长久保留。与此同时,为了回答上海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我们邀请了16位中国艺术家,以各自的视角捕捉上海的特色。由此形成的创作,被放到作为历史遗存建筑的毛麻仓库中加以呈现。这两点是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重要的核心。

当然,杨浦南段滨江5.5公里是一段很长的区域。如果这里没有有趣的变化,多少还是会让人感到无聊。所以,第一,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和作品,希望给行走其间的人们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新体验。第二,在杨浦滨江这段5.5公里长的区域,有工厂,有许多劳动者,也有来散步、休憩的市民、来玩耍的孩子。我们一方面要去理解这个地区本有的特点,把这个地区的人们提供给我们的东西,在这片场地重新应用、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我们所有的作品、活动都要能够让人们参与进来。通过大家的行动、言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去体现这个地区的特征,去告诉人们上海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第三,考虑到黄浦江的区域特性,我们选取了与它舒展、开阔的空间特质相匹配的艺术作品。

无论在世界上哪座城市,行走于其中总给人一种真实、实在的感受。我们也希望人们能通过此番在城市空间艺术季的行走、在杨浦滨江的行走,将自己的种种思考与感情,同这里的公共艺术连接在一起。一边感受世界,一边感受各种不同的思考和思维方式。我想,这就是公共艺术的有趣之处。

从现在开始,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成什么样才是好的?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正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契机。

从“三城记”开始

续写属于上海的滨水故事

口述 阮昕

这一次规划建筑板块的理念,我们给它取了一个题目叫作“再生——水之魔力”,主要强调水和滨水空间在打造美好生活当中起的奇妙作用。内容上,我们从“三城记”开始,讲述滨水的故事。这个故事所涉及的“三城”,分别是上海、悉尼和威尼斯。

上海的水乡生态系统有千年历史。它通过黄浦江的潮汐,对农作物的灌溉和排污起到了一个奇妙的调节作用。通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农作物和自然生态在其间和谐共生。然而,开埠以后,当时的租界开始新建洋楼,沿着原来的河道,填了河,铺了路,建地下水道,把污水排到了敞开的河道里面,上海既有的生态水乡系统遭到了破坏。后来,由于一江一河对近代工业的贡献,有了今天的上海。在此过程中,黄浦江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它把货物运走,也把外面的思想和冲击带了进来。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上海这段常常被人忽略的生态水乡历史,可以看到黄浦江45公里岸线跟城市生活的结合、苏州河跟太湖生态的关系。展望未来上海,也为了恢复生态水乡,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有待重建。

悉尼现在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美的滨水城市之一。但在过去,悉尼港也曾因为为澳大利亚的近代工业、早期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交通和便利,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上世纪中后期,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后,悉尼经历了一个生态修复的过程,从工业港转变成了一个休闲港。

威尼斯最早是一片沼泽地。在北方蛮族的威胁下,威尼斯成为一个原住民的避难所。但后来,在威尼斯人的辛勤劳动和精心设计下,威尼斯整座城市仿佛一个精美的城市建筑艺术品,水及其象征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要讲这个“三城记”的故事,一方面是想回顾历史,在历史的基础上,探究水通过怎样的方式与人共生,共建美好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展望将来,给大家看到“水之魔力”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我觉得黄浦江两岸45公里的贯通,表层上是一个公共休闲空间的打造,给市民、游客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和活动,使生活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面向未来的上海发展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计划。那就是,希望整个上海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从绿地、水域到公共空间,从城市的内中心到黄浦江沿岸,实现整体上的相互渗透。如果我们在修复生态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历史上积累下的那些可行的、成功的经验,那么我们在设计未来生态的过程中,就能实现一个更合理、更可持续的生态。

这一次,我们的展览内容有来自世界各地有关滨水空间的案例,对上海自己的案例也做了非常全面和精细的展示。这一切会带来怎样的相遇虽难以预测,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将为未来各种各样的交流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对一些场地的改造,会在城市空间改造、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留下一些记忆,也埋下一些种子。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理念,也是其他城市类似展览所没有的。这个理念应该不断地做下去,把它贯彻好、传播好。

百年船坞

见证时间的厚度

口述 章明

今年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选择船坞地区作为它的主展馆片区。还记得,我们最早在做选址勘察时下到船坞,就觉得这个空间非常震撼,给人一种跟日常性的空间完全不同的体验。

尤其当我们走到船坞深处,走到-10米标高的时候,不仅因为高差发生的变化,包括船坞周边当年造船修船的一些设施、两侧的钢板桩上各种斑驳的印记,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小船坞是36米乘以200米,大船坞有44米乘以260米长。远处是大的坞门。这个坞门背后就是滔滔的黄浦江水。人们偶尔会透过坞门看到一侧有大的船桅缓缓驶过。

整个钢板桩墙面上的斑驳色彩,是经过多年、多层的涂刷形成的。仔细去看这些色彩,可以看到最表面可能是蓝色,中途可能是红色,如果再进一步,里面可能是灰黄色。这种斑驳的色彩是一种历史的叠合。它们从过去慢慢走向现在,会有故事,更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和思考。各种各样与造船、修船有关的大型工业构件,其背后的工业美学也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它们提示我们,历史是一个流程。恰恰是这种历史的流程,会带来时间的厚度。

小船坞作为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的场所,除了会呈现艺术家的作品,还会有大型多媒体装置艺术。到了晚间,整个船坞会成为一件大艺术品。在小船坞,考虑到人流的上下和疏散,我们用了6300根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大的台地。小船坞当中还会有一个船形舞台。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如果参观者没能够下到船坞底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大船坞这边,我们希望它能够在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甚至城市空间艺术季之后,举办各种各样的船坞论坛,也可以承接一些类似于服装走秀的时尚活动,把原来一个修船、造船的空间,转化为一个当下能够使用的时尚空间。

我们在大船坞做了一个500人的报告厅。报告厅的屋顶同时也是一个看台,内部则形成一个能遮风挡雨的相对封闭的空间。我们还用了钢木结构,保证能够把人流从大船坞的两侧进行贯通。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是希望能够让人在船坞里面相遇,让艺术品跟过去的造船空间相遇,让这个非常有工业氛围的空间,跟当下要举办的各种时尚活动相遇。我们也希望,未来有一天,艺术家跟建筑师在这里营造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都能够真正贯通、相遇。

在整个片区的入口,我们用脚手架搭建了大门。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同时也解决了包括取票、志愿者服务、物品寄存等在内的一系列功能设施。

这种脚手架的搭建方式能够快速建造,也能够快速拆除,是一种完全装配式的做法。它既满足了大型展览的需要,也能够与船坞的大看台、钢木结构的报告厅,还有毛麻仓库、船坞,形成整个空间序列,以一种艺术装置或者艺术品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一切都会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片区营造一段令人难忘的空间印记。

此次空间艺术季特别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它不是放在艺术馆里的一个艺术展览,而是希望每一个艺术品都能够真正跟它所在的场所锚固。它们像是从这个场所当中生长出来,又能游离在这个场所之上。作为建筑师团队能做的,就是让艺术家尽快了解场地的方方面面,协助艺术家创作在地作品。让艺术跟空间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让艺术品成为公共空间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而提升整个空间的品质和艺术感。反过来,空间也支撑了艺术品存在的合理性。

我曾经在工地上碰到过原来厂区里的老工人。聊及他们的故事时,这个空间让他们有了和自己的过去相遇的感受。是那些曾经真正在这个空间当中发生过的故事,让空间跟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作为杨浦滨江南段的总设计师,同时作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总建筑师,我真心希望因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而产生的,不仅有时尚与工业的相遇,当下与历史的相遇,更有人与人的相遇。希望这处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参观的空间,更能成为老百姓日常愿意去使用的空间。由此产生的相遇可能是最具价值的。

百年毛麻仓库

“编织”时空再相遇

口述 刘毓劼

毛麻仓库这个项目的设计大概是从2016年3、4月开始的。当时,上海要做滨江两岸的贯通,杨浦滨江段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贯通段,毛麻仓库也在其中。

毛麻仓库所在厂区,最早大概在1898年,由一个德国商人创办,叫瑞记纱厂。瑞记纱厂在1918年被英国人接管,更名为东方纱厂。1928年,荣氏家族收购了东方纱厂,更名为申新七厂,后抗战爆发生产艰难。解放以后,申新七厂成为国营厂,1951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十棉纺厂,经纺织系统内部调整,被归到上海丝绸工业公司,最终在1959年成为上海第一丝织厂。2002年前后,上海纺织系统产业改造升级,整个厂区并到了上海船厂范围内。

毛麻仓库所在的区域曾经是一片完整的厂区。沿杨树浦路当时是厂房,到黄浦江边是仓库。所有的原材料从仓库运过来,到厂房进行加工,成品从黄浦江边运走,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

我们在城建档案馆找到了毛麻仓库的原始图纸。这对整个项目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料。可以看出,图纸是1919年到1920年之间,由当时上海的公和洋行设计。公和洋行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事务所之一。上海外滩的建筑当中有很多是他们的代表作,比如汇丰银行、沙逊大厦。

到今年,毛麻仓库建筑正好是100年历史。在这百年里,它经历了外国资本进入上海、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也见证了国有建设时期的高峰。对于这样一座历史建筑,我们确立的原则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希望把它的原真性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来。

毛麻仓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体现了当时的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作为一个仓库,它的平面形状非常规则。滨江一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立面,在靠近厂区这一侧有一个宽大的楼梯。在上世纪20年代,所有货物的上下运输都靠工人肩挑,楼梯只有做得足够宽大、平缓才便于使用。

整个毛麻仓库是板柱结构,非常具有当时的技术特征,在外墙上可以清楚看到竖向的柱和横向的结构板,中间的填充墙都是用红砖。且仓库比较封闭,没有太多的外窗和装饰。

我们在现场对这些都做了仔细的甄别和分析之后,选择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粉刷和外墙剥离,露出原来的红砖。我们还把室内加建部分全部拆除,仅对外部的一条滑道和一个电梯进行了保留。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把毛麻仓库二层沿江这一块的墙体打开了,留出了一个通透的空间;在毛麻仓库的东侧和西侧增加了一个坡道,这个坡道像丝绸一样,正好能够通过毛麻仓库的二层,把整个滨江东西两侧有高差的场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想让站在这里的人能够和黄浦江产生一个互动,也为今后人们的使用带来更大的方便,为新功能的植入打下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重新编织整片区域不同建筑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原来的工业建筑融入新的功能,和周边的场地产生更多的互动。而“编织”这个概念,本来就源于这片场地和纺织厂的历史。

恰如毛麻仓库北侧还有一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厂房,当这座排架结构的建筑与板柱结构的毛麻仓库主体并置,正像一个微缩的滨江历史片段,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对于这座上世纪70年代的厂房,我们把它的底层局部打开,使得从船坞到北侧的绿地、西侧的活动区域,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人行流线,把人的活动纳入进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编织”,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如果说,浦东陆家嘴的建筑代表了上海的高度,那么,我觉得,像毛麻仓库,像杨浦滨江这些工业建筑遗存,代表了上海历史的厚度。它们是上海另一个维度的体现。现在毛麻仓库和滨江这一带的实践,是一件非常好的事。类似城市空间艺术季这样的活动,则能够使这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更多人去关心周边的老建筑,看到保护历史建筑所带来的价值。这将对整个区域的进一步更新改造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

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叫“相遇”。按我的理解,在毛麻仓库这里,既是百年以前的历史和现在的相遇,也是上世纪20年代的工业建筑“技术之美”和当下这些作品、活动的“艺术之美”的相遇,更是作为场所的滨江地区和艺术空间的相遇。

(本报记者 柳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