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补短板”9大项目实现任务过半

来源:黄浦报 20160708 发布时间:2020-09-11 浏览量:11

去年以来,按照市委2016年“一号课题”的要求,黄浦大刀阔斧地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在违法搭建、马路菜场、小区群租、危房隐患等“一团乱麻”之中找出“线头”,“剥丝抽茧”式地逐个精准施策,开展“1+10+X”环境综合大治理,以担当精神全力以赴“补短板”。

截至目前,黄浦年初设定的“补短板、治顽症、惠民生”9大任务项目,基本实现了任务过半。到6月底,全区累计拆违1548处,2.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1.6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其中老城厢区域已拆除1277处1.6万平方米违建;治理群租276余户,消除危房和消防隐患561处,治理无证照经营668户,取缔马路设摊424处,整治规范跨门经营668家,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点117处。

东街的“天”亮了

7月4日晚7时不到,家住东街175号的施阿婆早早地吃过晚饭,搬上小矮凳,拿起小蒲扇,在自家门前和领居们乘起了风凉。“已经几十年没能在家门口乘风凉了,现在像回到了‘小辰光’一样。”

83岁的施阿婆已经在东街住了70多年,说起近一年来家门口的变化,施阿婆最大感受就是“天亮了”。“我讲的‘天亮了’啥意思,不仅是头顶的各种小摊棚没有了,乱七八糟‘蜘蛛网’不见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阿拉老百姓看到了整治的效果,感觉日子也‘亮’起来了。”

施阿婆还开心地拉上记者,一起走进她家里看看变化。“以前,这个橱顶上,老鼠一到晚上嗖嗖地窜,放了药也没用,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更是多得不得了。”施阿婆告诉记者,现在东街变干净整洁了,今年夏天,家里蚊香没点过、老鼠药也没放过。“现在大环境变干净整洁了,我们屋里厢也清爽多了。”

施阿婆家门口的东街,原来是个旧货市场。30多年来,东街旧市的商户和附近居民违法搭建、占道经营严重。“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路”,是周边居民们最大的痛处。去年,区委、区政府把东街旧货市场关闭整治列入我区对城市管理顽症开展集中整治的1号工程,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综合治理后,一个个“野蛮生长”的摊棚不见了,乱拉乱接的天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粉刷一新的外墙、宽阔整洁的马路、整齐有序的管线排放。东街——这个难啃的“硬骨头”终于实现了还路于民。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在我区“1+10+X”的治理范围内,像东街这样让老百姓有了明显获得感的不在少数。拆除违法搭建、整治取缔无证经营、马路设摊……一个个项目均以“补短板、治顽症、惠民生”的要求进行任务量化,并制定出“一户一档一策”的整治推进计划和方案予以实施。还路于民、还环境于居住,得到了众多居民的交口称赞。

凝和路的“地”好走了

住在净土街的老徐过去一直有个烦恼。因为老伴身体不好,他每天早上都要用车推着老伴走到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打针,短短三四百米的凝和路,全是堆满菜蔬、水果的流动小车,还有挑担叫卖的小贩穿行其间,每走一次都能让他惊出一身汗。走了两次实在没办法,他只能舍近求远,绕道河南南路再途经尚文路,多走20分钟才走到医院,这对上了年纪的老徐来说很不方便。

同样苦恼的还有在凝和路住了60多年的王家阿婆,她说这里的脏乱差已经好多年了,马路菜场所留下的垃圾和油污,地面上到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根本不敢大步走。“虽然各种摊贩聚集,方便了我们生活,但是随之带来的道路拥堵、垃圾和扰民问题更是让我们这些居民苦不堪言。”

今年3月,有着数十年历史的马路菜场终于在持续整治中有了改变,马路两边的违章搭建被一一拆除,无证摊贩通通被取缔,现场乱设摊也不复存在。家住凝和路80弄的叶先生告诉记者:“10多年来我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但是出门上班只能先把车子推到蓬莱路才能上车,百多米路花去五六分钟,很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骑上车子,真希望这样的局面可以一直保持下去。”记者在现场看到,过去不断向马路中央蚕食的摊贩已被取缔,曾经连救护车、消防车都难以进出的马路如今终于宽敞了。凝和路及周边的乔家路、蓬莱路等区域更成为了“整齐划一、规范经营、停放有序、道路畅通”的好评路段。

上半年,我区制定了《黄浦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标准》(1.0版),对于像凝和路这样的道路的长效管理,以及重点区域管理、老旧小区环境管理等21项内容,列出了差别化的管理施策标准,为黄浦区今后的城市管理标准执行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居民的“笑容”多了

“补短板”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环境,但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改善民生上。“违章搭建要拆,但不能一拆了之。”区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许金武说,黄浦区在整治违法建筑、群租等各类顽症后,紧接着就是制订区域整体规划方案、启动民生服务类工程,包括房屋修缮、管线水道、居民生活服务站等。总之,“既要根除安全和消防隐患,更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上半年,我区对近百年来未改造过的康家弄、花草弄等4个区域进行了上水道改造,受益居民2500余户;对十几年来未大修过的7万多平方米直管公房进行大修;对东街、聚奎街也进行了下水道改造,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目前已完成重点区域新增27个道路探头和6个小区147个探头,形成了覆盖老城厢区域的视频监控体系。厨卫设施改造、道路管线改建、旧房综合修缮、光明工程全面铺开。针对老城厢的“马桶工程”,本着应装尽装、能装尽装的原则,已安装了500余户。

就在上个月,豫园街道“厢邻院”老城厢居民生活服务站正式交付使用。社区微仓库、公共卫生间、洗衣中心、立体车库、晾晒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厨房间等应有尽有,意在打造一个方便老城厢居民的社区便民服务休闲园。小东门街道的“邻里屋里厢”也已启动选址,区域内标准化菜场建设已完成方案论证。

“以往,大家都认为老城厢改造只有旧改动迁一条路。”豫园街道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荣说,而这次开展的环境综合大治理,不仅让环境美了,生活便利了,居民们的心更是聚起来了,笑容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