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30位专家救治经验及智慧,“上海方案”出台,专家解读?五大亮点

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量:12

摘要:凝结上海经验的“上海方案”愿意“挺身而出”,提供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帮助他国共同打赢这场抗疫战。

备受关注的《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2日正式公布,集中18位执笔专家、12位咨询专家共同智慧的共识,又被誉为 “上海方案”,其中凝结一个多月上海救治的娴熟经验及成果。

上海专家团队一边摸索一边发现、一边总结一边调整,在发表数篇论文后出台专家共识,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及时总结,形成方案。“上海方案”有哪些亮点?怎样的临床经验能帮助患者早日痊愈?记者就此采访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

亮点一

不再称呼新冠肺炎,而是“新冠病毒病”

“上海方案”中有不少亮点,疾病名字本身就是其中之一。胡必杰告诉记者,“新冠病毒肺炎”在方案中更名为“新冠病毒病”,这样的改变也是与世卫组织接轨的表现。2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物,VI代表病毒,D代表疾病。”

我们更名的原因在于,这一病毒引起的人体疾病不仅仅局限于肺炎,而部分轻症病人的表现中,并没有肺炎。“专家说,“尽管目前为止还测算不出没有肺炎表现的病毒感染者占比多少,但从上海治疗经验来看,这绝对不是个别病人,基于更加严谨的考量,疾病更名为新冠病毒病。”而这样的命名更强调病毒传播,而非肺炎传播,这也凸显了病毒感染具有很强传播能力,防控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上海方案”中,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的总体概述与国家版基本一致,飞沫、接触均可传播,气溶胶也存在传播风险,不过粪便的传染性没有具体提及,目前可见患者粪便核酸会呈阳性。方案中尤其提及,儿童和婴幼儿会发病,但病情总体较轻,绝大多数都是轻症。

亮点二

哪些人群易重症?上海去除“老慢支”增加极度肥胖

“上海方案”中提及的患者临床特征,总体与国家版一致,有细微调整。胡必杰说,目前上海数据来看,病毒潜伏期平均为6.4天,在哪些患者容易发生重症的描述中,上海略微不同,去除了国家版的“老慢支”,增加了“极度肥胖人群”,“尽管高龄、慢性病等患者易转为重症,但我们临床发现,老慢支患者的情况还好。”

其他临床表现上,上海版临床CT诊断比国家版更为详细,有鉴于发达的医疗资源,上海专家同时为不少其他省市患者读片,胸部CT的诊断内容相对详实、客观。专家认为,CT对疾病诊断、判断疾病进展、疾病好转、乃至是否符合出院标准都至关重要。

此外,实验室检查项目中,上海在国家版基础上增加了CD4淋巴细胞检查。胡必杰对此解释,国家版列出淋巴细胞但未进行进一步细化,上海在研究总结中发现,CD4淋巴细胞低的患者很容易重症化,基于此,此次将这一检查单列出来。

亮点三

治疗框架结构不同,抗病毒治疗单列成章

从“上海方案”可见,新冠病毒病患者分型与国家版一致,分为四种,即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临床监测领域上海则更具体化,包括心超、ECMO人工肺等都有涉及。

不过用药领域的治疗框架结构,“上海方案”多有不同,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治疗、重症与危重症患者脏器功能支持治疗、以及救治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四个方面。

“我们将抗病毒药物这一块特别列了出来,相较国家版,‘上海方案’的抗病毒药物数量并不多,但临床证明还是很有效。国家版列出磷酸氯喹,而我们在治疗中认为,羟氯喹还是很有效的,且副作用小,推荐放在首位;其次是阿比朵尔。同时列出两款干扰素。”胡必杰也说道,“方案强调,不建议多种抗病毒药物同时应用,国家版提及的恢复期血浆输入,‘上海方案’也列了进去。”

亮点四

救治中的特殊问题处理体现上海特色

针对不同类型患者,“上海方案”进行详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在国家版中没有详细展开,“上海方案”中提及,保持免疫功能良好状态,包括饮食、电解质平衡、适当吸氧、睡眠管理、情绪管理等都很重要。

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国家版之前在第六版诊疗方案出台之后,专门增补一文。胡必杰表示,此次“上海方案”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更具操作性。除却强调循环支持、肺部保护、冬眠疗法外,尤其强调肠道功能的保护。至于此前提及的“炎症风暴”问题,临床并不多见,还是局限于少数病例中。

专家特别强调了“救治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这一章节。“上海方案”体现上海特色,他举例四点,首先,皮质激素尽量不用,如要用需减少剂量和短程使用。其次,免疫调节很重要(列出胸腺肽、免疫球蛋白应用)。上海应用胸腺法新较多,但丙种球蛋白应用不多。再者,普通感染不用抗生素,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患者需加强病原学检查甚至核酸检测等,以最精准找到疾病源头。最后,高度警惕多重耐药、泛耐药等现象,目前市公卫中心在收治9例重型、危重型患者,还是要避免患者出现多重耐药以及院内感染。

亮点五

三周未出现轻型转重,出院需严格符合6个条件

“上海方案”中明晰严苛的出院标准,患者必须符合6个条件:体温恢复正常大于3天;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后,粪便病原核酸检测也阴性;总病程超过2周。胡必杰对此解释,“粪便核酸转阴,总病程超过2周的设定,是担心时间太短,病毒还没有清除干净”。

他同时提及,“上海方案”离不开中医的帮助。在高热患者、危重型患者胀气、便秘、腹泻等症状改善中,中医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此外,中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也不可忽视。

“‘上海方案’写在上海病人身上”,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的总结掷地有声。截至今天,上海已有294例确诊病例痊愈出院。三周以来,没有轻型患者转为重型,也没有重型患者转为危重型,由此可见经验积累是很有效的。胡必杰最后表示,如今国际上多个国家也呈现病例暴发现象,凝结上海经验的‘上海方案’愿意“挺身而出”,提供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帮助他国共同打赢这场抗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