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野公园如何营造“城市人喜欢的郊野味”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量:12

4月21日,游客在长兴岛郊野公园骑车观光,十分惬意。 记者 李茂君 摄

4月18日11时30分,天气晴好,浦江郊野公园3号停车场的六七十个车位只停了34辆车,“上座率”约一半。

同一天15时30分,广富林郊野公园内游客寥寥,除了在公园门口处有一些游客支起帐篷在野餐,公园深处游客极少。

4月20日星期六,阴天未下雨,嘉北郊野公园的入口休憩林、儿童活动林还算热闹,但稍往里走游客数便锐减。14时30分,公园门口大屏幕上显示,当日入园人数为2680人次。

与上述“郊野公园游人不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久前落幕的“2019上海樱花节”为期一个月,顾村公园的客流量达到165.5万人次,平均单日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

2009年“十一”期间,顾村公园一期试开园,主打“生态牌”,当时是“本市最大的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近几年,上海建设的一批郊野公园,虽然名称里也有“公园”二字,但其用地性质与顾村公园等传统公园有所不同。新一批郊野公园的诞生,得益于上海土地整治理念和手段的创新,将分散、落后的郊野土地资源彻底盘活,变成一个个崭新的空间,赋予其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憩功能,希望成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乡土,成为城镇来客休闲游玩的郊野空间。

上海的郊野公园自诞生以来就让人期待。在“卖家秀”中,郊野公园的森林、碧水、飞鸟、繁花等美景让人心驰神往。不过,郊野公园的“买家秀”却往往不是这样:尽管游客们也对美景表示赞赏,但“位置偏远”“设施不全”“不好玩”等“吐槽声”不绝于耳。

当然,郊野公园并不一定要像顾村公园或其他传统公园那样人头攒动,但那么好的景致,理应吸引更多游客近悦远来。人气旺,也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农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如何提升郊野公园的软硬件,避免“货不对板”,让“买家秀”更接近“卖家秀”?

问题梳理

一个“远”字让游兴大打折扣

“可玩性”不够是硬伤

2012年,上海决定建设21个郊野公园,目前已有7个开园,分别是青西郊野公园、松南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廊下郊野公园和广富林郊野公园。这些公园都在郊区,一个“远”字让不少人的游兴大打折扣。

以青西郊野公园为例,这个公园位于上海最西端的金泽镇,轨交17号线坐到末站后还需打车20多分钟才能到达。无论自驾还是打车,下车点都在练西公路上,要徒步1公里多才能走到公园的核心景点——大莲湖边。练西公路上的青岑线公交车站,距离郊野公园门口也很远。

除了“远”之外,区位也是个问题。嘉北郊野公园并不算太偏远,交通也很方便,G15嘉西收费站出来即到,但公园对面就是同样以郊野风情见长的菊园百果园,分流掉一部分游客。广富林郊野公园也面临这个尴尬:隔着一条辰花路便是建园更早、名声更大的辰山植物园。“有些人到了郊野公园,进来一看没什么可玩的,扭头就跑到马路对面植物园去了。”门口保安说。

在广富林郊野公园有游客告诉记者,郊野公园并不仅仅是“远”的问题:“上海迪士尼、海昌海洋公园也都不近,但不愁游客少——只要‘可玩性’足够,游客自然会去。说到底,郊野公园的‘可玩性’还是不够。”

2017年12月开园的广富林郊野公园目前“完成度”仍然不高,大片地面裸露着,部分区域的树木也比较小,尚未达到“成荫”的程度。嘉北郊野公园大部分区域仍是草坪或刚完成翻耕的土地。目前,沪上各郊野公园普遍缺少兼具观赏和游乐功能的项目,以森林、绿化、农田等自然景观为主,“可玩性”普遍有待加强。

停车餐饮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货不对板”让人失望

郊野公园的设施配套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如停车方面,广富林郊野公园的P2停车点实为公园大门对面一片荒地,停车场内无树木隔离、地面上并未划停车位、车辆进出无人看管。这个停车点甚至没有进口,稍不注意就错过了,车辆必须驶上约15厘米高的上街沿才能进入。嘉北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的停车场皆为粗石子路面,比较简陋。长兴岛郊野公园停车场工作人员说,目前园方正在对停车场进行修缮。

在配套服务方面,几个郊野公园都存在餐饮店较少、收费偏贵的问题。浦江郊野公园内有3个便利店,入口处1个、园内2个,但售卖的商品价格比市场价高,如550毫升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售价4元,550毫升的可口可乐售价5元,500毫升的维他柠檬茶售价7.5元。长兴岛郊野公园门口商店的商品售价也偏贵,550毫升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标价也是4元。在嘉北郊野公园、青西郊野公园、广富林郊野公园内,记者均未找到餐饮店。

不少郊野公园还存在“货不对板”问题。记者注意到,在前期宣传中,不少郊野公园各景点名字颇具诗情画意,让人很有前去一游的欲望,不过实景往往赶不上效果图。比如,广富林郊野公园内有一处名为“静水叠杉”的景点,其实就是一片普通树林,且树龄较小,树木主干尚有木架支撑,林下植物也仅是小草。园内新奇北路边有一片极有意境的茂密树林,林内有蛇、鸟、松鼠等动物,不过这片林子反而没名字。“应该是景点驱动名字,而不是名字驱动景点。取个好名字,实地看了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容易让游客失望;只要景色优美、观赏性强,不管是不是有名字,游客都会前往。”有游客这样表示。

对症下药

供给和需求如何“精准对接”

精致郊野感成网红景点

如何进一步提升郊野公园的软硬件水平?有游客建议,沪上郊野公园附近可开通旅游专线公交车;园内可增开一些售价合理的餐饮店;增加一些游玩项目和主题景点,让游客愿意多花点时间逛逛。

记者发现,近来一些郊野公园的游玩项目在增多。比如嘉北郊野公园内除出借双人自行车、四人自行车外,还提供乌篷船、脚踏船、森林小火车等游乐项目,在河道中还摆了几个充气大黄鸭,用来吸引游客。在长兴岛郊野公园,去年春天时未开放的马场等游乐设施今年均已开放,园内的“玫瑰花坊”甚至还能承办婚礼。

此外,郊野公园要想吸引更多游客,还要让旅游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精准对接”。目前,这样的对接常常出现“错位”。

4月20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公司长兴分公司职工趣味运动会在长兴岛郊野公园举行,不少职工携带家眷在公园游玩。一名女员工说,平时园内的客流量还可以,只是郊野公园太大,经“稀释”后会产生游客寥寥的感觉。“郊野公园要避免‘农村人不想去,城市人不爱去’的尴尬,我觉得不能只展示‘纯郊野’的景观,应该打造一种‘城市人喜欢的郊野味’:既不能乡土气太重,又不能呈现和城市公园一模一样的景致。”

要把握好这个度很难。比如在广富林郊野公园内,道路两边种满油菜,花谢后长势茂盛,有的甚至延伸到路边供人休憩的长凳上,园内很多“原生态”地块还长满疏于打理的枯茅乱草,这种“郊野味”往往不是城市游客的“菜”。而青西郊野公园内的“水上森林”、浦江郊野公园入口处的“森林传声筒”等景点,有一种既土且洋的精致郊野感,如今已成为网红景点。

记者走访几个郊野公园后,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大部分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一样,装有广播系统,广播里也会播放音乐,但这些音乐的受欢迎程度不一。

浦江郊野公园内,广播里放的是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上播放较多的“网红神曲”,比如美国说唱歌 手Snoop Dogg的《The Next Episode》、Tez Cadey的《SEVE》等。嘉北郊野公园内,广播里放的是《卖报歌》等年代久远的儿童歌曲。长兴岛郊野公园内,广播里放的是《明明很爱你》《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等华语流行乐。记者探访广富林郊野公园时,未听到播放歌曲。

广播里放什么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园希望吸引哪类人群,比如浦江郊野公园想吸引年轻人,嘉北郊野公园想吸引孩子们。不过,游客们对这些广播歌曲评价一般,有的认为歌曲“有点土”,有的觉得“网红神曲听了很‘洗脑’,有点烦”。相较而言,广富林郊野公园内没有播放音乐的做法反而比较受认可。园内几个搭了帐篷在草坪上野餐的游客说,郊野公园安安静静挺好,或者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森林、水流、鸟鸣等主题的音乐,在郊野公园里听会更有感觉。”

提升人气如何兼顾生态功能

生态和游览属性在靠近

郊野公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修复的功能,又要供城乡游客游览休憩。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功能确实很难完全兼顾。

青西郊野公园内的“水上森林”,系1982年由当时的市农业局下属林业站出资种植,这些当年胸径不到2厘米的池杉,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形成惊艳的“水上森林”景观。青西郊野公园管理方相关负责人说,由于这片池杉林长在水中,游玩时必须走木栈道,考虑到林中500米长的木栈道承载力有限,“水上森林”景区里瞬时客流超过1000人时,园方就会采取限流等应急措施。因为,这个区域的最大日承载客流量在1500人左右,主要出于保护森林不受污染、保护栖息鸟类不被打扰以及保障游客自身安全的考虑。

“郊野公园的生态属性导致客流量的季节性太强,每年适合游客游玩的时间非常短。”青西郊野公园在春、秋两季较适宜游玩,工作日客流量约百人,节假日单日客流量最高三四千人。“夏天、冬天不适合游玩,雨天不适合游玩,一年里能来这里逛的日子其实很少。”有游客建议园方可设立一些室内场馆供游客游览,避免冬夏、雨天时少人问津。目前,沪上有些郊野公园已在这方面做出尝试,比如长兴岛郊野公园内有珊瑚馆、古木石馆等室内场馆,浦江郊野公园内最近也开了一家室内冲浪馆,目前在试营业。

还有游客建议,郊野公园在设计自然景观时应更注重游客感受。“适合拍照、适合做宣传片的景致,不一定是受游客欢迎的。有些郊野公园在特定时段、从俯瞰等特定角度,有非常别致的大地景观,树木花草可以呈现出有规律的图案。但普通游客没有这样的视角,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观。”

嘉北郊野公园管理方相关负责人说,郊野公园的生态属性和游览属性之所以有时不能很好兼顾,在于郊野公园有不同于城市公园的“生命周期”。“城市公园里,很多游乐项目、游玩设施建造周期很短,造完就能玩;郊野公园里,树、花、河等自然景致需要相当长的成长和成形时间,在树未长成、河未成形时,公园其实还处于‘生长期’,游客自然会感觉‘不好玩’。但随着时间推移,郊野公园的生态属性和游览属性会越靠越近,‘可玩性’也会越来越强。”(茅冠隽)

原标题:

上海人喜欢到顾村公园看樱花轧闹猛,可上海那么多郊野公园却人气不旺

郊野公园如何营造“城市人喜欢的郊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