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即将迈上“三万亿”新台阶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30 浏览量:13

上海经济即将迈过新的台阶。统计部门介绍,按照当前的经济增长趋势和价格指数预估,预计今年全年上海全市经济总量有望首次达到3万亿元左右。从五年前的2万亿元到如今的3万亿元,表明近年来上海经济在高水平下持续平稳增长、稳中有进。

对于行将迈上新台阶的上海,“新挑战”也近在眼前。经济学家分析指出,站上新台阶后,未来阶段上海更需要将关注的焦点从经济总量、增速转移到质量效益上来,要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标准和水平的发展。

“走廊里做试验”的活力

“3万亿”的数字很庞大,但构成上海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活力却体现在每一个细小之处。

上海西北的嘉定工业区,一家名为禾赛科技的创业企业以无人驾驶汽车核心零部件为主攻方向,成为业界的“独角兽”。由于企业发展快、场地有限,他们把试验设备放在公司走廊里,如火如荼投入新产品研发。“走廊里做试验”是一个缩影,如今在上海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及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年轻一代身上,改革开放初期那些热火朝天的画面又一次出现,这些构成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6.3%,增速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去年同期的26.7%提高到30.7%。“跨越新台阶后,上海经济要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势头,就必须着眼未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海发布的“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50条意见”中提出目标:未来五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左右。从过去一年来4个百分点的提升幅度看,实现目标并不遥远。今年以来,上海落实国家战略,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还先后制定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顶层设计”。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规划聚焦于新兴产业形成的环境与基础,将为上海经济实现“三大变革”、保持稳中有进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条件。

金融中心新排名的启示

相比GDP总量和增速,更令人关注的是上海城市功能的能级有多高、集聚与辐射能力有多强。

今年9月,在世界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2)中,上海的全球排名由上一期的第13位,上升为第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10。这一指数通过营商环境、金融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声誉5大特征指标进行排名,体现更多的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软环境”。

全球金融中心的能级,和金融业的规模大小有关,但更在于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从金融业占GDP比重看,上海已经和纽约相当,但从金融中心的服务半径、全球影响力来看,上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指出。

去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功启动“上海金”人民币集中定价交易业务,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黄金交易所已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会员12家,约占国际会员总数的18%。“短短一年多,‘上海金’从无到有,已经在全球金融界崭露头角,形成充分的影响力,这就是上海经济能级、城市功能提升的反映。”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王思政表示。

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推动“质变”。从量化指标看,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今年超过4000万标准箱,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年底,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港的地位。在量的基础上,目前上海正在按照国家部署,致力于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航运中心”,并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各项举措。

国际贸易中心方面,上海正在以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全方位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从而打造真正的国际消费城市。

一场大会传递的决心

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岁末年终,一场有关营商环境的“超规格”大会透露出上海的决心。

面对在场的上百家在沪国企、外企、民企,上海市委、市政府通报了《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并提出目标:上海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标国际最高水准,找差距、补短板,这是上海正在全方位推进的改革行动。今年以来,上海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新一轮降低企业负担方案,全年新的减负数额超过440亿元;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分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119项,其中取消90项、调整29项。按照去杠杆、降成本的改革要求,今年上海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财务结构,企业杠杆率逐步降低,10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在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上海推进落实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确定的改革任务,“三区一堡”建设加快推进。截至10月底累计开设自由贸易账户69572个,业务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7万家境内外企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覆盖范围扩展至23个部门,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20亿元。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面,今年上海在116项改革试点事项中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和告知承诺占比由原来的37%增加到47%。

上海的深化改革行动正在产生切实效益。在不远的将来,一大批高端研发中心将在上海建成投产:华为研发基地落户青浦淀山湖地区,将成为一个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的“IT小镇”;液晶行业国际巨头默克在金桥设立OLED技术中心,明年二季度投入使用……产业经济学专家认为,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招商引资,在项目引进过程中,上海从各地企业对上海城市功能的期望和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迫切需要的要素资源与营商环境,上海的科创力量、人才资源、信息优势要素资源,汇集成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创新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