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将形成“2+2+1”农业新布局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25 浏览量:13

  崇明拥有8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22.11克/千克,接下来如何进一步科学利用优质自然资源?记者从崇明区了解到,崇明目前已制定“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形成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格局,为崇明实现农业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未来,崇明农业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将更加绿色,同时将有更多优质主体成为农业新一轮发展的主力军。到2020年,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农田面积比重将超90%,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将达8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95%,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分别降低到16.7公斤和0.4公斤。

  横沙创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

  据了解,崇明全区将形成“2+2+1”农业布局:港沿镇区域和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两个“优质农业企业集聚区”; 港西镇北双村三湾公路和竖新镇仙桥村两个“农业合作社集聚带”;还有一个横沙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第一个‘2’,将打造成集种源研发、优质品种选育、特色农业展示、高标准农业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为特色的农业发展示范区;第二个‘2’,将以现有特色合作社为基础,打造民俗文化、农业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带;‘1’ 则是通过集团化、规模化打造,形成绿色有机的高端农业示范标杆。”崇明区农委主任宋学梅说,围绕这一布局,一些项目着手推进,如横沙开始整岛创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

  崇明将划定并建设一批“蔬菜生产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今年要完成划定工作,9.4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和18.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全部纳入全市150万亩A类永久基本农田予以保护。崇明绿华镇是上海著名的“柑桔之乡”,“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绿华镇划了约1万亩的土地,以柑桔种植为主,满足市民亲近自然、农耕体验等多样化需求。

  崇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推进,至2020年,崇明花卉苗木产业种植形成东中西3个产业发展组团。崇东形成科研、种源及园艺花卉区;崇中打造集花田花海、旅游观光、生态体验于一体的花卉田园综合体;崇西形成鲜切花、小型绿植产业化基地。

  为适配新布局,崇明将继续引进和保护优质种源,崇明白山羊、沙乌头猪、水稻、芋艿、白扁豆等种源将进一步优化,通过引进新品种,力争培育出除清水蟹外的其他特色优质水产品和除柑桔、翠冠梨以外的其他优质水果。

  建绿色农业发展“负面清单”

  根据计划,崇明将建立土壤保育制度,每年实施2000亩障碍土壤修复工程。同时,崇明将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将违规使用《崇明区绿色农药重点推荐品种目录》以外农药的绿色认证主体,纳入黑名单。在水产养殖方面,将试点示范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推广养殖水内循环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减少并逐步禁止直排,防止面源污染。

  “人鸟和谐共处”是崇明三岛的特有景致。这个季节正是不少候鸟落脚东滩栖息之时,如何给它们更舒适的环境,又不至于让鸟啄食庄稼?崇明将试点引进海水稻种植,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试种海水稻不是为了收获给人吃的,而是专门为鸟类而种。有了海水稻,滩涂生态可得到改善,还可供鸟类啄食。据悉,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今年专业人员已在东滩小规模试种海水稻并获得成功,未来将进一步推广。

  崇明还将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负面清单”,对传统产业或传统种植方式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5万亩优质良田向社会招商

  未来,崇明将引进、培育更多优质主体加入“三高”农业发展。

  引进、培育优质主体的基础,是实现全区农用地有效、规范流转和统筹经营管理。崇明将整合乡镇、区属企业农用地资源,30亩以下农业用地的流转管理由乡镇审核,并报区农委备案,30亩以上农用地的流转管理统一集中到区级层面,建立区级会审联席会议制度,对引进的经营主体、产业业态、设施农用地利用情况进行审核。对暂未找到经营主体的已流转土地,政府给予不超过2年、每年50%的过渡性经营补贴。

  农业龙头企业、博士农场、开心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得到全力扶持。崇明将大力开展农业项目招商。明年初,崇明将举行农业招商会,努力化解土地流转信息与意向投资崇明农业的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侧重种源农业、花卉产业、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高效种养、农业设施与装备、智慧农业等方向。招商会将向社会推出5万亩优质良田,其中500亩以上规划土地2.25万亩,百亩以上土地1.15万亩。

  目前,根据“计划”列定的24项“崇明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任务清单”已清晰列明。为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崇明将林业建设、规范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农田环境保护、规模经营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建设等情况纳入对各乡镇党政班子绩效考核,增加农业考核比重,考核结果和财政转移支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