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在由十几位青年学者参与的达特茅斯暑期研讨会上诞生了“人工智能”。这么多年来,人工智能一路磕磕绊绊、起起伏伏,不断积蓄着前行的能量。如今,得益于大数据资源、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技术走出了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如健康、医疗、教育、能源等领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
从全球看,人工智能发展已经从技术变革跨入创新应用重要窗口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对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纷纷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知名企业也已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聚焦国内,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发布了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等战略性文件,系统布局我国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产业及应用的发展。
对于上海来说,能否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一张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蓝图已经开启。
8月30日在沪举行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透露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上海计划在10月份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聚焦应用驱动、产业协同、科技引领、生态培育,实施“AI@SH”行动。
这次峰会也是上海市首次召开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峰会,以最具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聚焦最前沿的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趋势,集聚专家智库资源,突出上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全球合作。峰会由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指导,上海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发改委、徐汇区政府、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等共同主办,吸引了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微软、Arm、IBM、Intel、Mobileye、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小i机器人、依图科技、Face++、寒武纪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峰会上,众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和领军企业代表首次齐聚上海,展望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可能带来的改变,同时为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言献策。
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必须广揽天下英才,汇聚全球资源。以这次峰会为起点,上海将组建面向全球的人才智能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集众智、汇众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上海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活跃的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巨大。他们建议上海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布局,着力构筑生态体系,吸引集聚一流人才,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医疗卫生等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上 海
为中国乃至全球发展提供样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多认为,上海能够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并积极率先行动起来,体现了上海市政府的敏锐和睿智。那么,上海为什么敢于在全国各地都要抢占人工智能的风口上,提出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目标?
在陈鸣波看来,发展人工智能要具备三个基础要素:大数据及应用技术是驱动,必须为人工智能加速成长提供“数据燃料”、构建“应用场景”; 人才及资本是支撑,必须创造顶尖人才和资本集聚的“最佳土壤”; 基础设施及安全是保障,必须依托5G网络、类脑芯片、智能云平台等,培育人工智能发展的“最优生态”。
对标这些基础要素条件,上海有三方面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一方面是大数据资源的优势。目前,上海已经建成了覆盖24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以及涵盖全市域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全市医联数据共享系统拥有250亿条数据,交通数据流量每日新增30GB; 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均数据交易量3000万条、占全国50%左右。陈鸣波认为,上海要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政府的数据一定要无条件的按序向社会开放,有一些涉密数据,可能慢慢会制定一些标准,各个部门排定一个公开共享计划。
另一方面是智慧应用的基础优势。智能化是数字化、网络化的高级阶段,多年来上海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全球领先的千兆宽带接入网和覆盖全城的窄带物联网,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构建起各类丰富的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
此外,产学研及人才优势。在语音语义识别、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领域,上海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创新链; 专利影响力居全国前列,集聚了全国1/3的人工智领域专业人才。
正是基于上述优势,上海提出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目标。目前,根据市领导要求,上海市经信委联合市科委、市发改委,正在制定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在今年10月份出台。
按照初步考虑,争取到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有力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初步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具体来讲,要建成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示范城市”,推动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金融等领域形成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示范; 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集聚高地”,建成3到5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10家左右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构建人工智能科技研发的“创新中心”,推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人才联动发展,达到国际主流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水平; 打造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共融生态”,构建智能基础设施,集聚要素资源,完善各类标准体系,实现全市大数据储备和承载能力达到EB级。
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东西呼应,多点互动”格局,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带,建设示范性的产业集聚区; 发挥张江科学城的优势和临港智能制造载体,建设“张江-临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此外,结合区位优势构建一批特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如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静安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宝山的智能机器人等。同时依托“双创”基地、众创空间、产业创新中心等载体,营造最优产业生态,吸引集聚海内外领先企业,将人工智能业务和功能性平台落户上海。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认为,上海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是非常有远见的目标。上海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丰富的数据资源,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国际化的人才队伍,这都是人工智能发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期待上海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更多的建树和成就,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样板。”
赋 能
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能力
据了解,最近国家正在建设人工智能类脑中心,南方中心就设在上海,并将承担包括研究在内60%左右的工作量。脑科学能够给人工智能带来什么?作为脑科学、神经工程方面的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布朗大学ArtoNurmikko教授认为,目前全球芯片出货量已经达到数十亿,这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缩影。但一切人工智能领域都是以人的大脑作为借鉴和基础。
ArtoNurmikko教授的研究专长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以及脑部科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能够研究出一些具体方法,让机器去聆听人的对话。“我们也可以去了解人大脑回路的讯号,并且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机器识别和理解。”这一研究领域需要把一些电极以及听力设备植入到人的大脑中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它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想象一下,到2050年时足球队也可以基于人工智能进行优化和改进,他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更好的赢得一场比赛,这就是人工智能绝好的例子,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扩展自己的潜力,更好地服务人类。“不管是哪个领域,我们都需要抓住人工智能的后续发展,今天上海已经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发展重点,这是很有远见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俞凯认为,人工智能大体可以分成计算、感知、认知、思维四部分。如果把人工智能类比成电力,现在真正做人工智能的有三类公司。一类是做发电的,比如现在很多从事基础计算的,如芯片、传感器、大数据公司,这类公司像挖矿一样把各种类型的数据生产出来,进行计算、分析并形成很多新形态的静态智能。另一类公司做类似电热水壶、电冰箱等电器,具体来用电,这类新型人工智能公司是把人工智能用在具体的垂直领域和设备上,能够使人方便使用。第三类公司是输电,这类公司做的是人机交互平台,把前面产生的智能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使产生的智能、信息和服务能够被轻松使用。“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机器和人的结合,而并不是对立或对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像做输电、做平台的技术型企业,能够把比较先进的技术通过工程化和商业化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去使用,更多的去改变这个产业。”俞凯说。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认为,未来第四次工业浪潮来临之后,我们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的能力。既然说是能力,就不是一种应用,需要嵌入在一种实体上,才能让这种能力发挥作用。“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更不是拿来吹的。”以中国为例,如果不能在产能转换、传统企业升级上发挥作用,或者不能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人工智能就变成一种玩物。“从历史上来讲,没有任何一种玩物是能够持久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由两个要素驱动,一是效率的提高,二是由之而导致的成本下降。未来人工智能应该像日常用的水、电甚至空气一样,不应该被感受到,“就像你把插头往插座上一插就有电一样”,发展到真正的智能社会后人工智能恰恰是一个不用去说的话题,它会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能力,赋予到每一个环节。
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说,提到智能机器人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它其实就是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体现。智能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延伸下来,在非结构化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用到大量机器学习的能力,在服务过程中做自主决策,还能不断学习。一个完整的智能机器人,一般有感觉、运动、思考三个重要要素。感觉部分就像人可以看得见、听得着,可以感知外界的很多信息。现在由于深度学习的发展,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迅速,在某些场景当中已经超越了人类水平。但是在思考层面,现在机器人跟人类还有很大距离。要做一个完全开放领域、什么都懂的智能机器人,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分步骤去做。比如可以在不同领域当中让它成为一个行业专家,产生商业价值。
机器人的运动部分可能不是人工智能企业最重要的部分,但也相当重要,尤其是外界的感知跟着运动如何能做到快速反馈,真正达到人的水平,这中间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同样,这里也有一些路径去一步一步落地。比如现在小i在智能客服领域的虚拟机器人就替代了大量的人工的工作。有报告认为,到2020年约有85%的客服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保 障
加强关键要素条件的支撑
工信部巡视员卢希透露,工信部正在牵头起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有关具体行动计划,同时联合有关部门支持成立相关产业发展联盟,进一步集聚各方力量,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重大问题研究、标准研制、试点示范、产业推进、国际合作等工作。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较好发展。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在数据共享开放、底层核心算法、行业运用推广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培育壮大。面向全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健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就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卢希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集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各方优势,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硬件、软件、算法、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推进前沿技术的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深度参与开源社区建设,持续提升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深化人工智能融合运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优秀示范、典型运用等方式,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是健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统筹国际国内创新资源,集聚高端人才和各类资本;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完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机制,带动中小企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好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形成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卢希认为,上海作为全国信息化领先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电子政务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希望上海能够抓住机遇,结合区域优势和特点,勇于探索实践,引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俞凯建议,上海应该加强人工智能整体生态建设。现在上海其实几乎拥有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各种各样的要素,但这些要素还没有完整的连接起来。上海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能够创造人工智能连接的系列服务,使已有的要素迅速流动并且融合起来。
朱频频说,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说,人工智能是应用; 对于广泛的产业来说,人工智能则是一种使能科技。“把核心的技术平台打造好,并且建立开放的生态体系,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至关重要的一步。”
上海市经信委方面表示,为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关键要素条件的支撑保障。
一是打造人工智能前瞻科研体系。加强脑智能理论、智能算法库、通用智能、人机混合学习等前沿基础研究;支持智能感知、理解认知、计算处理、智能执行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搭建一批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通用平台和应用平台; 强化产学研用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制定。
二是培育集聚国际化高端人才。利用科创中心“人才30”条等政策,加快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大力支持人才团队深耕细分领域创新创业;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交大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三是加强产融结合和政策支持。推动政府专项资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聚焦和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创新投贷联动、产业链金融等服务模式,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支持格局; 引导有关区域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提供土地空间、创新创业等优惠政策。
四是加快营造开放合作氛围环境。以全球视野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把握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演进发展路径,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合作; 推进人工智能创新试验、体制机制、成果转化等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集聚辐射效应和综合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