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国际民宿大会昨天召开/晨报记者朱影影
途家联合创始人兼CEO罗军在主题演讲中说:“我看到的今年民宿业最棒的会议,应该就是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在昨天的2017上海国际民宿大会上,从在场数百名嘉宾聚精会神的表情,和他们在大会间歇积极互换名片、互加微信的场面来看,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在昨天的大会上,每一个发表主题演讲的嘉宾都从他们各自的探索和角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对民宿的思考:我们如何在民宿里找到精神家园,让它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我们将如何反思以往的生活方式,并努力用民宿注入新的内涵?
探讨:都市人为何向往民宿
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浓浓抹不去的乡愁。伴随着城市的高楼林立,儿时的记忆不是越来越模糊,而是愈发清晰,那是一种现下无法得到、却又本能需要的渴望。随记忆共存的,除了那老房子熟悉的一砖一瓦、那古桥、那门前的小河,更多的是那些与人相关的有温度的情感与故事。
“在TripAdvisor(猫途鹰)网站,每年有一个客户满意度调查,民宿比其他旅游住宿方式要平均高出8.8%。”昨天,英国民宿行业协会主席大卫在做主题演讲时说,这个调查结果表明,人们越来越喜欢小规模、原汁原味的旅游住宿方式,这是一个趋势,在中国也一样。就像德清文化旅游集团总经理杨国亮所说:“现在的周末,不再是乡里人进城,而是城里人下乡。”
“你觉得你是主体,有参与感,这是住酒店所没有的感受。回到生活的世界,这就是民宿的真谛。”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在分享他个人的民宿经验时说:“我和我的同事在加拿大住民宿的时候,早餐吃的是当地的甜点,大雪纷飞,我们出门铲雪,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和那个街区休戚相关。”
“用城市来寄托乡愁,并不简单,但都市人的需求却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民宿成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是的,本来如此,未来必来。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在他的演讲中提到,城市以人为本,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民宿正好体现了人文城市的温度和情怀。
“人和人一起玩,才能玩出人性,而不是整天面对电脑、手机、机器。我希望未来我们的孩子是‘沙坑’的一代。”于海说,“多亲近人、亲近自然、亲近本来,才是人类真正的未来。”这是于海对民宿的期望,也是我们这一代对未来的期望。
借鉴:世界各地民宿成长之路
谈及民宿很多人就会想到“莫干山”,2012年,美国****把莫干山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而早在2007年,德清就建成了第一家“洋家乐”,经历10年发展,每年都有新的产品。但是,浙江德清“洋家乐”品牌发起人、浙江德清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总经理杨国亮在演讲中坦言,2008年,德清第一个提出围绕精致、高端做德清特色的乡村旅游时,很多人觉得他们疯了。高端都在城市,乡村旅游还可以做高端吗?然而他们真的做到了,10年后,民宿的房间比五星级酒店的房间卖出高2-3倍的价格,真正把“叶子变成了票子”。举例来说,原本房价为150元的农家乐,成功转型为“洋家乐”后,现在的房价已经达到1800元。
怎样做到的?杨国亮说,做精做细,是德清的追求。他们发布了中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管家式的优质服务,高端酒店用品,“洋家乐”里,很多硬件超过了五星级宾馆的标准。在莫干山,吸引客人不靠降价,靠的是创新营销。倡导健康的运动,“洋家乐”更愿意去培育客人,而非刻意迎合。传统的农事活动他们也会去挖掘和恢复,让城里的孩子能够真正回到乡村,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中国台湾桃米村建设者、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介绍,桃米村从“9·21”地震后的那个“穷得连鬼都不敢来的地方”,变成而今受人欢迎的特色小镇,他的经验是在“生态”上做文章。通过各方努力,青蛙、候鸟、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回到了湿地。与此同时,给当地注入更多人文情怀,制作生态音乐、绘本,发展蝴蝶文化产业,建设生态博物馆……“只做唯一,不做第一。”在廖嘉展看来,一个有生命力的民宿,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善于挖掘和借力天然的资源禀赋。
“文化”,在过云山居创始人、杭州民宿协会副会长李超骏的主题发言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词。他将自己关于民宿的探索之路称之为“文化引领的乡村复兴”。今年,过云山居与凤凰书城合作,计划开设“过云太湖书店”,通过过云山居这个载体,让文化走进乡村,使乡村更美丽更丰满。他说:“我们在不停地给自己创造内容。”李超骏相信,民宿始于情怀,而不止于情怀……
英国民宿行业协会主席大卫和他的夫人露易丝,在各自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来自全球民宿发源地英国的民宿管理经验。露易丝说,要经营好一家民宿确实有秘诀,比如热情招待、食材新鲜等,她的现场分享中有一句话原文是:“A B&B is a home and a business”,民宿首先应该是个“家”,一定要给客人家的感觉。
先行:海派民宿的探索之路
连民村位于川沙新镇最西南,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水系资源发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连民村就以土地和鱼塘资源丰富而著称。
川沙新镇连民村书记姚翠萍在大会上满怀感情地介绍着这个平常又不平常的村子。这个月初,上海的第一张“民宿准生证”就在这里诞生。“美丽乡村加民宿的发展模式,是由民宿公司携资金,带着先进的设计规划和发展理念,真正参与到连民村的建设。”姚翠萍说。
姚翠萍用一个普通村民的例子讲了发展民宿给乡村带来的改变:村民范根飞今年58岁,和普通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这一切在2016年8月5日发生了变化——他成为民宿签约的村民,一开始他也和其他人一样每天都去看看正在改造的房子,不知会改成什么样子,在这样的期待和不确定中,两栋民宿样板房装修好了,原来几十年的破房子竟然能装修得那样敞亮,他心里暗暗惊叹。
“宿予花300万元装修一栋民房,15年后,依然会还到这些农民手上,并保证家具也会留下。”宿予民宿就是改造范老伯家老房子的公司,CEO王冠伦向大家介绍,“直接把农民从一产带到三产的服务业,让他们不离乡不离土,就能让整个农村焕发新的活力。都市和乡村不再泾渭分明。”
这样的发展模式,首先带来的改变就是城乡二元对立的打破,城市和农村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血脉相连。“上海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城乡形成二元结构,乡村如果凋零下去,这使它的城乡矛盾会更为激烈,同时也会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也就是贫富差距的社会成本。”何建华说:“其实乡村与城市并不是对立不可兼容的两极,乡村孕育了城市,城市来源于乡村。所以我们说城市与乡村的结合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在快速城市化中,我们要给乡村的发展留有特定的地位。而民宿正是这种创意的新型现代服务业,将人们对于家乡带有忧愁心绪的感情与思念导入城市,同时也将城市的人脉、文脉、血脉(就是让他获得儿时乡村的记忆)引入乡村,促进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与结合。”
未来:给都市注入情怀和温度
《浦东新区促进特色民宿业发展的意见(试行)》和宿予拿到的第一张“民宿准生证”,给了海派民宿最可靠的合法性保证。这令浦东川沙的“宿予”民宿试点,被何建华赞为一次“伟大的海派创新”。而对于未来,何建华认为,发展海派民宿,首先需要将海派的文化底蕴积聚其中。“海派民宿宜用人文聚人气。民宿并不是说让你来到乡村体验原始的乡村生活,民宿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特征的打造,这样有人文的聚集,才能吸引特定的人群。”何建华说,“同时,海派民宿要严防山寨、克隆、复制,不能让它原本的个性和特色也消失了。”
一项产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未免会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海派民宿要发展,必须保持一种自律、规范的状态,这是与会者达成的共识。因此,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大会举行了“浦东新区民宿联盟”揭牌仪式。30多个加盟单位承诺将履行民宿联盟八条自律公约,包括:执照齐全,规范经营;遵纪守法,维护市场秩序;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乡规民俗,弘扬正确价值观;和谐相处、相互监督、互助共进,共推民宿健康发展;诚信经营、合理定价、服务规范、良性竞争;接受监督,共同营造健康温馨的民宿体验氛围;保密制度健全,保护游客信息和隐私安全;倡导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尊重知识产权。
在昨天大会的最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马学杰表示,凡是探索和创新的路,没有一条是不崎岖的。“我们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期待全社会能给民宿这样一个新事物发展的空间。来自英国民宿协会的嘉宾也谈到,为了民宿的发展,他们做了大量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这一条在全世界都是一样。我们希望民宿在确保‘三证一照’的基础上,按照八项公约,砥砺前行。大会的核心思想‘用美宿,给都市注入情怀和温度’,表达了在座所有人的心声。”
马学杰还透露,大概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政府部门将有新的有关民宿的信息出台。大家一起努力,期待有浦东特色的上海民宿走出一条有序、精彩、长远的民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