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探火五大看点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14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表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的研究。世界首次一步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最远距离达4亿公里如何实现超远距离深空通信?火星探测器发射后将经历怎样的历程到达火星?记者为您梳理出一份此次火星探测的“观赏指南”。

世界首次

一步实现“绕、着、巡”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凭借火星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超强阵容,可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在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时从未实现过的。相比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任务的难度更大。由于火星相对地球距离较为遥远,对发射、轨道、控制、通信和电源等技术领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师兼环绕器总设计师王献忠介绍,研制团队不仅攻克了火星制动捕获、长期自主管理等关键技术难点,更实现了地火间的超远距离测控通信,并将通过环绕探测实现火星全球性、综合性探测,完成火星表面重点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精细详查。临门一脚

制动捕获“踩刹车”在火星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能够被火星引力所捕获的机会只有一次。利用火箭助推,探测器获得了摆脱地球引力的能量,使用精心设计的转移轨道,探测器能够最终顺利抵达火星附近。然而,受限于携带的推进剂有限,环绕器在抵达火星后,必须把握住唯一的机会对火星进行制动捕获。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捕获时探测器距离火星仅400公里,而此时探测器相对火星的速度高达4到5公里每秒,一不留神就会撞击火星或飞离,捕获的成功与否成为火星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在这一制动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捕获时探测器距离地球1.93亿公里,单向通信时延达到10.7分钟,地面无法对这一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捕获策略。此外,在制动过程中,环绕器需要在自身出现突发状况时自主完成相应处理,最大限度保证火星捕获成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介绍,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长,探测器速度下降过多,探测器就会一头撞上火星,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短,探测器速度过快,就会飞离火星从而无法进入环绕轨道,这对环绕器的自主导航与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4亿公里

超远距离深空通信环火飞行阶段,由于地球和火星的运行规律,探测器距离地球最远达到4亿公里。为了解决超远距离通信问题,火星环绕器装备了测控数传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重量轻、通信效率高、通信链路可靠的目标。为补偿空间衰减,火星环绕器配置了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以及大口径可驱动的定向天线,大幅度提高探测器到地球通信能力。自主管理

探测火星需要会思考的“大脑”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但火星环绕器由于探测器到地球的距离远,通信延时大,无法完全依靠地面指令对星上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实时处理。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节点,自主管理同样需要发挥巨大作用。在火星探测器进行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时,环绕器需在短时间内完成3次调姿和2次变轨,对姿态及位置测量及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正是依靠自主在轨管理系统,火星环绕器才能够精准、及时地完成与着陆巡视器的分离。多样载荷

给火星拍个“中式定妆照”此次火星环绕器上共搭载7种有效载荷,可对地火转移空间、火星轨道空间、火星表面及其次表层开展科学探测,获取行星际射电频谱数据、火星表面图像、火星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火星表层结构和地下水冰分布、火星矿物组成与分布、火星空间磁场环境、近火星空间环境和地火转移轨道能量粒子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其中中分辨率相机可对火星全球开展地形地貌普查,高分辨率相机可对火星重点地区开展局部高分辨率地形地貌详查,将为火星拍下来自中国的“定妆照”。综合新华社海南文昌7月23日电

一个试验,试了5种方案才过关南航独立研制探测器“黑匣子”记者昨天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火星探测器发射直播观摩活动获悉,本次发射任务,南航承担了火星探测器信标装置的研制工作,这是国内唯一独立承担火星探测器载荷研制任务的高校。

国内外首创,在探测器着陆时进行通信保障“火星探测器信标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在非设计的着陆条件下根据设计的通信窗口返回指定的信息。”火星探测器信标项目主任设计师张子建介绍。

2018年8月,火星应急信标装置研制团队在南航正式成立,详细设计方案于2019年4月评审通过,经过6个月的研制与技术攻关,11月底正样产品顺利投产,2020年4月信标装置正式交付。

信标装置要求能够在高强度冲击、极寒等极端环境下开展数据通信保障,在火星探测器进行着陆时进行通信保障,这在国内外都是“首创”。

一个全新的产品,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信标装置通信能力测试的过程中,研制人员发现通信有丢帧的现象,原因一直无法定位,而交付进度没有任何余地,研制团队承担了巨大压力。”南航火星应急信标团队副总指挥、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季海群介绍,在此关键时刻,学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了查找和定位通信的故障,不带问题上天,党员们主动放弃假期,成立了技术突击小队,连续48小时对通信系统软硬件排查,最终在出厂交付前解决了问题。

一个试验,试了5种方案才过关高过载冲击试验是考核信标装置抗极端环境的重要验证试验,试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尽管在试验前有专门关于技术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试验在安全前提下开展,但高冲击试验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还是让团队成员吃了不少苦头。

回顾信标的研制经历,南航火星应急信标团队总设计师、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金宝介绍,为了让高冲击试验可控、可测地进行,团队采用了5种试验验证工作的冲击方案。

“第一种方案需要近距离测量信标参数,但由于信标位置的不可预知性,团队成员需要冒着被砸伤的风险,坚守在试验场第一线,进行参数测量。信标距离成员的距离不足十米,稍微出现一点偏差,团队成员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他介绍,而这仅仅是开始,由于第一种方案无法满足试验的测试要求,团队迅速调整后又开始验证第二种、第三种方案,但都满足不了指标要求。

经过无数次摸索,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第五种试验方案达到了各种指标,试验验证工作圆满完成。

多位南航校友参与发射任务南航多位校友参与了本次发射任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南航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南航88级校友孙泽洲担任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航天学院的火星信标项目团队则承接了火星探测器信标装置的研制工作。

在此次火星探测器搭载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也有许多“南航元素”。负责长征五号系列主体结构制造、总装和测试的是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南航85级飞机设计专业校友孟凡新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去年底,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成功复飞,也有郭万林院士为代表的南航科研人员提供的“南航智慧”。通讯员

王伟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实习生

杜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