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2/20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4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总目标,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展开全面振兴工作布局,强化重抓产业鲜明导向,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以创新驱动引领全面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抓牢“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四大任务,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改善、趋势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对照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12项预期目标(详见附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等9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受市场需求总体不旺、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房地产去库存等因素制约,以及“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新增财源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低于预期目标,但仍处于合理区间。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聚焦“开好局、紧在前”,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突出“新”、致力“稳”、务求“实”、立足“快”、着眼“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主要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稳健。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08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亿元、同口径增长6.1%。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作用,着力扩投入、优投向、增投效,年度实施的156项重大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7亿元、增长12.5%;持续深挖消费潜力,积极培育信息、健康、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9亿元、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一;推动外贸稳增长,促进交货值变成出口额、异地出口变成本地出口,实现进出口413.8亿元、增长23%,其中出口总额348.1亿元、增长27.5%,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5%。大力提振实体经济,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常态化开展“问题解决月”活动,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信心持续增强,PMI连续五个月运行于荣枯线以上,PPI延续降幅连续收窄趋势。全市新登记企业3.7万个,增长46.5%,注册资金增长68.8%。全市存款余额5495亿元、增长15.8%,贷款余额3620亿元、增长17.9%。

  (二)创新驱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继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4%,轻工业产值增速高于重工业2.7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产值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4.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我市列入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是全省“十三五”期间唯一试点城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设施农业新增面积10.6万亩、总量和占比保持全省领先。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665亿元、增长15.4%,其中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6.7%和26.2%。全力建设“一院一城一谷一区”等重大创新平台,扎实开展“赢在徐州”创新创业大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获批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13家,新认定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个。制定实施优化生产力布局指导意见,初步形成“一核五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平台经济、“四新经济”、科技创新等发展势头良好,与五大通信运营商成功签订总投资17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甲骨文、华为、大唐、软通动力等一批ICT企业正在徐州加速集聚。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关闭矿井12对、压减煤炭产能1044万吨,安置分流职工2.7万人,拆除中频炉炼钢设备21套,淘汰粗钢产能近200万吨,彻底取缔“地条钢”企业5家;全市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15.3个月下降到7.5个月;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初具雏形,新增“新三板”上市企业11家、场外挂牌企业154家,利用各类债务融资工具融资274.6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89.6亿元;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全年降低企业负担55.5亿元;六大领域补短板专项工程完成投资450亿元。“放管服”、“营改增”等重大改革稳步落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调整行政权力事项和清理中介服务事项224项,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134项,率先完成国家级、省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我市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成功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意见》。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成功举办北京、上海、“十九洽”等重点招商活动,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内资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重大项目81个。强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十大平台”建设,徐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电子口岸门户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徐新亚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营。新增4家省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徐州安全科技产业园被命名为首家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增长9.2倍和12.5倍,我市成功获批省服务外包示范市。

  (四)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中心城市建设成效彰显。完成徐州都市圈规划修编和城乡统筹、重要功能片区、镇村布局优化、新型农村社区等专项规划编制。190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172项,开工率达到91%,竣工76项。郑徐客专开通运营,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徐济高速全线开通,轨道交通1、2、3号线全部开工建设,空军徐州机场迁建以及徐宿淮盐铁路、徐明高速等工程进展顺利。制订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确立“1530+30+130”城镇体系。5个中等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新一轮新型城镇建设试点启动实施。创建省级美丽村庄、康居村庄和村庄保护项目32个,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40个。积极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形成“两轴、两湖、多片区”总体布局,重点打造生态景观、新型城镇、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和文化旅游“五个走廊”。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完成387台燃煤锅炉拆除或改燃工作,市区PM2.5平均浓度有所下降,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云龙湖、大龙湖景区分别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和省优秀管理城市,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以优异成绩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

  (五)持之以恒保障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大力实施八项富民工程和六项脱贫举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8421元和15274元,增长8.4%和9.2%;新增城镇就业1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26.2万户、68.2万名低收入人口全部完成建档立卡,20.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构建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8大类72项民生实事总体完成年度任务。启动市区棚户区改造579.8万平方米,完成73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投资86.5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州水厂建成使用。积极拓展各类保险覆盖面,主要险种参保覆盖率均超过95%。深入开展“基础教育学南通”活动,我市被确立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三级医院增至16家,三级甲等医院达到7家,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64个。扎实开展“舞动汉风”工程、“文润彭城”活动,成功举办第21届市运会,我市创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推进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稳定“四项督查”,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但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困难依然较多;结构调整压力依然很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促发展保民生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生态治理任务艰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安排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于我市突出“两聚一高”主题,发挥好“三个作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把握各方面情况和因素,就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10%以上;

  ——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件左右;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以上;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7万人;

  ——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年度预期目标,应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坚持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共同发力,促进“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增长,打牢实体经济根基,全力确保徐州经济在全省位次不降、份额不减、质量提升。狠抓扩大有效投入。坚持稳住投资总量与优化投资结构并重,聚焦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工业技改等领域,年内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05项,其中当年实施171项,年度计划投资1022亿元。突出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内一批招商成果转化为实施项目。积极促进消费升级。持续扩大信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推动消费加快升级。积极推进苏宁广场、金鹰二期、三胞广场等商贸项目,加快北三环物流集聚带及双楼物流园等物流基地建设,举办国际物流大会,扩大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云龙湖5A级景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更多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精品景区。全力确保出口回升。稳定重点产品出口,支持100家外贸骨干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进出口总额,推动300余家供货企业尽快实现自营出口,做大做强工程机械、地坪地材、大蒜三大出口基地。积极争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改革试点。大力提振实体经济。优化政府服务,落实好支持现代产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试点,切实加大各类要素保障力度。推动企业深耕主业、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开展名企名品名企业家“三名”工程,落实领导包挂服务制度,评选表彰年度经济人物和优秀企业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坚持向创新聚力、以创新开路,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激发新动能。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服务功能模块,形成以产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的“1+N”式产业研究集群。加快建设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和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力争邳州、新沂高新区通过省级验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统筹推进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等各类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网络。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加强与大院大所对接合作,发掘驻徐高校科教资源优势,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网络,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推动企业研发平台提档升级,支持徐工、中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大中型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8%。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年度“222”引才计划,制定有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政策,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顶尖人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引进创投、天使投资、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力争全年新引进基金公司50家以上。继续实施“创业徐州”行动计划,提升“赢在徐州”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ICT产业基地。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持续优化“一核五沿”生产力布局,着力强化产业特色,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和“333”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员劳动生产率力争增长7%左右。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加快构建装备与智能制造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巩固提升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推动食品、煤盐化工、建材等产业延伸链条、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竞争力,加快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紧盯新兴产业发展动向,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力争集成电路与信息化、生物医药、环保装备等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全力推动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发展壮大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抓好重点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打造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新城区中央活力区、地铁经济、空港经济等八大服务业功能板块。以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为龙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483”产业体系。继续实施设施农业“2020”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三)积极构建社会建设体系,不断加快富民惠民步伐。聚焦建成“全面”、“全体”小康,更大力度办实事、建体系、保基本、兜底线,加快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进一步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深入实施八项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从源头上拓展居民增收空间。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水平,年内确保17万低收入人口脱贫、6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强化产业开发、就业帮扶、转移支付、政策兜底,抓好丰县湖西片区、黄墩湖滞洪区、黄河故道沿线连片帮扶。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好10大类70项民生实事,着力抓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继续深化“基础教育学南通”活动,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全民参保计划,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率以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保持稳定。力争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达到5.98张和2.6人。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和国际武术大赛,深入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全力打造“书香徐州”,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各项事业均衡发展。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底线思维,全面梳理排查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隐患,逐一制定防范化解方案。常态化推进“四项督查”,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承载力。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牢牢把握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阶段规律,重点在提升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特色魅力上谋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建设极具实力、令人信服的中心城市。着力健全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市场运作、改革支持、政策扶持多措并举,大力开展8个中心镇(街道)、21个特色小镇、15个新型社区示范点、100个美丽康居乡村试点创建,示范带动五级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城镇化率力争提高1个百分点。着力完善主城区“2+6+15”空间布局体系,优化铜山和贾汪区片区规划,明确新的功能和定位,为主城区发展预留好空间和缓冲区,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科学谋划徐州2049空间战略布局,大力推进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突出抓好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规划建设。高标准推进150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加强城市信息、环保、水利、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底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500G,打造“线上版”网络信息枢纽。抓好1526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成432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促进城市品质全面提高。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复检为抓手,强化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加快形成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充分发掘城市的内涵和精髓,更多融入徐州特色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元素,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充分彰显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大力实施五山公园、泉润公园等园林景观工程,打造云龙湖、潘安湖、吕梁山等生态片区,健全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和开放转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在扩大双向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为全面振兴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着不让推进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化解过剩、淘汰落后、取缔非法、严控新增并举,坚决防止非法违法产能死灰复燃;注重精准施策,科学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节奏,既防过热、更防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强化债务管理、扩大直接融资为抓手,稳妥审慎去杠杆;落实好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各项措施,打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组合拳”;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扶贫攻坚等薄弱领域短板。有序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着力抓好“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和权力清单标准化建设,全力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尽快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服务。积极创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大力拓展双向开放空间。积极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改革经验,完善开放平台、开发园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突出领导带头招商,瞄准重点地区创新招商方式,办好第二十届投资洽谈会等系列重点招商活动,加大招商项目跟踪落实力度,确保引进3000万美元重大外资项目个数增长10%以上,力争引进一批超亿美元乃至10亿美元的重大项目。推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向高标准综合园区转型,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力争一批特色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园区。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电子口岸等开放型经济“十大平台”,精心举办国际服务外包大会,加快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落实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

  (六)深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着力提高生态环境竞争力。厚植振兴发展生态优势,全力开展“263”环保专项行动,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觉、高度的自觉补好生态短板,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业,持续打造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金名片。严控污染排放。认真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查整改要求,坚决取缔“地条钢”、小焦化和违法违规钢铁产能。在治理大气污染、整治重点行业、压降煤炭消费上出重拳,大力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环境治理。着力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系统整治工业片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多管齐下增蓝天、保清水、护净土,确保完成PM2.5下降、优良天数提升、节能减排和省考以上断面水质省定任务。更大力度治理黑臭河道、养殖污染和垃圾污染,推进农村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建设,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完成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落实河长制和水流产权确权,抓好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等生态修复治理。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实现6%左右。健全制度保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重要制度改革,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建立网络化监管执法责任体系,严厉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