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来源: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2/26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2


过去的一年,苏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坚持稳中求进,全市经济保持稳健运行。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增长6.1%,总量连续六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4.3%。主导行业稳定发展,产值超千亿元的行业达到10个,其中前六大行业实现产值2.17万亿元,增长5.7%。有效投入持续优化。完成工业投资1102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比达7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40.5%。民间投资保持活力,完成投资2949.3亿元,增长1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4.7%。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27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6亿元,216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27亿元,均超过年度目标任务。消费需求不断扩展。文化、体验、旅游、健康等消费新热点加快培育,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609亿元,增长12%;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苏州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奖励。老字号资源深入挖掘,78家“苏州老字号”企业获首批认定。新业态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互联网零售额475亿元,增长14.8%。对外贸易保持稳定。中美贸易摩擦有效应对,外贸稳中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1.6%。贸易新增长点加快培育,服务贸易进出口达246亿美元,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5亿美元,市场采购贸易出口8.8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5.2亿美元,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占比达到51.5%。

(二)坚守实体经济,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构建。先进制造业规模壮大。新兴产业跨越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新一代显示、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前沿新材料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全市新兴产业产值达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4%,占比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全年产值达51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5.7%。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新增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和试点示范项目5个,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44个,累计达262个,居全省首位;完成智能化改造投资近370亿元,应用工业机器人近万台。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工作深入推进,差别化电价政策取得突破,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全面实施,为全市工业企业减税超5亿元。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3家企业获评省互联网平台“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4家企业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累计分别达15家和13家,总数均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市新增认定29家市级总部企业,累计达164家;新设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30家,累计超300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累计99家,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5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5.38万亩,高标准农业比重达75%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562名,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17家。

(三)坚持创新驱动,新旧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建设创新创业名城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释放创新活力若干措施、加快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行动计划等一批政策相继出台。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达152亿元,增长22.9%;落实重点创新政策为企业减免税收138.8亿元,增长21.3%。新增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人才13人,累计达250人,其中创业类人才达131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壮大。全市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达4150家,全市累计有效高新技术企业541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超过1.5万家,位居全省第一。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7%左右。创新载体加快完善。与知名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苏州华为研发中心等加快建设,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所苏州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落户我市。首批20家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授牌。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组建的18个专业性研究所有11个设在苏州。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累计达733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6家,累计达505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中心(实验室)11家,累计达90家。创新成果运用得到加强。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6家,获批建设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821件,增长15.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22件,增长16.1%,居全省首位。

(四)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坚持“破”“立”“降”结合,全市共淘汰低端低效产能企业(作坊)1757家,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监测点)260家。年末全市商品住房库存量去化周期为11个月。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135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107家,列全国第五,募集资金2560亿元。全市实现降成本360亿元左右。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259.7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多证合一”“证照分离”“3550”改革不断深化,“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推行,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我市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获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彰。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52万户,总数达到155.96万户,居全省首位。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快构建。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版加快编制,又有11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成功获批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新增3个省级开发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增至20家。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吴江综合保税区被新纳入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范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达26.8亿美元,增长15.2%。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二期列入中埃两国政府A类重点支持项目,印尼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正式获批省级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苏州实施“四大工程”,扎实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区域合作步伐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提速推进,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接、深化合作。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扎实开展,我市获评2017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对口支援铜仁工作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工作首次“国考”中获得第一档次“好”的成绩。

(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狠抓生态环境整治。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全市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3.54万家,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气、水、土等污染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治气上,安排1256项重点治理工程,其中整治燃煤锅炉174台、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969项、完成扬尘治理项目521项。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治水上,安排81项“水十条”、99项太湖治理、46项阳澄湖生态优化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110.18亿元。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全市394个湖泊各级湖长基本到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6%,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6%,16个国考、50个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为68.8%和76%。治土上,制定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持续推进苏州溶剂厂原址等场地修复治理,整治太湖流域电镀企业342家。环境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坚持源头减量化、能力属地化、监管信息化“三化”并举,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新增危废焚烧处置能力8.58万吨、工业污泥处置能力49万吨。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351个、试点单位1891个。生态修复水平得到提升。严格控制生态空间开发强度,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率低于50%。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市区新增及改造绿地350万平方米,全市新增成片造林752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8.5%,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9.9%。

(六)坚持富民惠民,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提升。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城乡公共服务支出达1483亿元,增长9.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9%。36项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明显惠民成效。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0.6万个。支持成功创业1.9万人,建成省级创业型园区3家、创业型街道(镇)18家、创业型社区(村)333家。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待遇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45元。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市统筹区已惠及51622人,基金支出2.45亿元。大力推进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市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数5534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因病致贫家庭生活救助长效机制。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模式,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5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878张,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10家。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成投用69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8万个。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等筹建落地。文艺事业“311”计划扎实推进,苏州喜获“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72座,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建成市第九人民医院,市体检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投入使用;新引进境内外高水平临床医学专家团队26个,累计达53个。新增健身步道264公里,东园体育休闲公园正式开园,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启用。社会大局和谐有序。建成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大数据中心,苏州网格维稳经验获得全国推广。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狠抓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开展“331”整治火灾隐患百日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扎实推进“智慧食药监”工程和食品药品安全放心行动,食用农产品区域性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