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昌(1856—1938)
字竹君,号惜阴,江苏常州人。早年以长期辅佐湖广总督张之洞而闻名。后被张之洞派驻上海“惜阴堂”办洋务。他广结天下名流,与朝廷官员、立宪派、革命党人及驻华使领馆人士都有联系,拥有广泛的中外人脉,参与了庚子事变中的东南互保、预备立宪以及辛亥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在清末民初政坛上有很大影响力,是由立宪派代表人物转向共和、创建民国的功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惜阴堂主人赵凤昌即邀集张謇、庄蕴宽及同盟会员黄炎培、立宪派人物雷奋、孟森等来惜阴堂会商应对之策,主张不保清廷“以保将来中国”,“联络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并为之进行不懈努力。他首先致电朝廷负责内外职务的重臣,阻止内战和外国干涉。他与张謇等积极联络南方各省响应起义脱离清廷,并选派庄蕴宽亲赴武昌联络黎元洪、黄兴,统合南方各省势力,促成南方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他与革命党人力邀孙中山回国,请黄兴到上海,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惜阴堂商讨在南京组建政府诸事,帮助协调内阁人选,推荐庄蕴宽任江苏都督,辅佐民国军政。民国建立,南北对峙,当时革命党实力尚弱,为保护新建立的共和国和实行国家统一,他从中斡旋,竭力促成南北议和,避免了国家分裂和屠戮。赵凤昌鼎力支持孙中山、黄兴,为捍卫共和,他反对袁世凯称帝,首先主张袁世凯从大总统位置上下台。
赵凤昌智高谋广,德高望重,是协调各方政治势力的高手,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布衣谋略大师,被史学界称为“民国产婆”、“民国诸葛”,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的过程中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成为民国的功臣。而他却甘当“布衣”,不谋权位,对孙中山要他担任枢密顾问和袁世凯要他到北京担任顾问的邀请,都坚辞不就。
庄蕴宽(1866—1932)
字思缄,号抱闳,晚年称无碍居士,江苏常州人。广西新军创办人,杰出的军事教育家,民国功臣。晚清时历任广西浔阳书院主讲、广西平南知县、百色厅同知、梧州府知府、太平思顺兵备道兼广西龙州边防督办。他多次赴日考察军事,引进留日军事人才,开办广西陆军干部学堂,任广西兵备处督办兼陆军干部学堂总办,并聘任留日归来的蔡锷、李书城、钮永建等到军校当教员,选派李济深、蒋光鼐、陈铭枢等十人到军校学习,还选派刘崛等人去日本留学,还有数批学生通过常州送入湖北武备学堂和湖北新军,这些人都成为以后新军的骨干和领导力量。学生后期出名的有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人。湖北新军传奇人物吴殿英与广西庄蕴宽,他们联系呼应,在湖北新军和广西新军中发展并积蓄了推翻清朝的革命力量,奠定了他们在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庄蕴宽早年三次赴日本考察,与同盟会人士接触,同情支持革命。黄兴在国内策动起义失败,他掩护黄兴在龙州边防出境越南。武昌起义爆发,他在上海与同乡赵凤昌联络南方各省宣布独立,代表南方亲赴武昌说服黎元洪与南方革命党联合,并携黎元洪家属至上海保护。他拥护孙中山、黄兴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并与孙中山同火车赴南京就任,被孙大总统委任为江苏都督,协助孙、黄佐理军政。不久袁世凯接任总统,庄蕴宽作为南京政府代表先后出任都肃政使、审计院长,官至内阁大臣。
1915年袁世凯称帝,全国60位约法会议员,唯庄蕴宽一人拍案而起,给袁世凯发公开信,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欺,时代朝流不可逆”,公然提出取消洪宪年号,反对袁世凯复辟。庄蕴宽不畏强权,坚持共和的高风亮节,名满天下。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庄蕴宽以德高望重的民国元老,被尊为主席,主持开院盛大典礼。为护卫故宫国宝,他以个人名义借贷平息“索新工潮”,阻止直鲁联军进驻故宫,并公开登报要求组织清理,对阻止军阀盗窃文物有着卓越贡献。他以故宫博物院卓越创建领导人之一而永载史册。
北伐后,他回江苏,受任《江苏通志》总纂,聘陈去病、柳亚子等为编纂,收集资料,具全国之冠。1932年因病在常州逝世。
吴殿英(1842—1907)
名佑孙,江苏常州人。与赵凤昌是姻亲关系,1888年起任浙江平湖县令,浙江钱塘候补知府。有“亲民、厚民、办学、育人”的口碑,尤以曾助资千金创办灜州书院,培养造就人才,甚孚众望。1905年升任浙江首府钱塘(杭州)候补知府。1896年由张之洞首席幕僚、常州同乡赵凤昌推荐给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赏识吴殿英在平湖的良好官声和办学经验,并获得“练兵求强”的共识,命其担任军事教育的幕僚,参与创办湖北武备学堂,培养新军的中高级军官。
吴殿英吸收德国、日本的军校经验,并聘任留日军事人才为教官。由于吴殿英有较高学术素养,且早有办学资历,湖北新军的编制及组训方法,武备学堂的办学规则、课程设量、授课之法,都有别于旧式军队,使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平分秋色,同为清末精锐之师。吴殿英思想开明,在清末最早支持革命党人,使湖北新军在清末十年间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辛亥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中直接参加革命组织和受影响的官兵占三分之一。纪念辛亥革命及武昌首义不能不论及湖北新军,而湖北新军的编练历史及其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吴殿英作为张之洞在军事教育方面的得力助手、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清末老臣,成功参与组建了湖北新军,在促成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中功不可没。
吴稚晖(1865—1953)
名脁,又名敬恒,江苏常州武进雪堰桥镇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世纪60年代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学术伟人”。
吴稚晖世居武进雪堰桥,历代以种田为生,家境贫困。母亲早逝后,由无锡外祖母抚养成人。他天资颖特,学习刻苦,为缓困境,18岁就应聘当私塾教师,边教书,边学问。1891年中举人,先后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大前身)和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前身)教书,后去日本留学。早年参加“公车上书”,崇尚维新,推行新政。甲午战争失败,丧权辱国,清廷腐败,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由维新转向革命。190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发起成立爱国学社,吴稚晖任学监兼国文教员,并在张园发起演说会登台演说,痛斥清廷腐败。1903年,由常州人陈范主办的《苏报》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为撰稿人,他们以《苏报》为阵地,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宣传共和,号召推翻满清政府。《苏报》被清政府查封,章太炎、邹容等被捕入狱,馆主陈范逃往日本,吴稚晖亦离沪由香港转赴英国。他在英国为当地留学生排忧解难,声望很高。1905年春,孙中山赴欧洲,在伦敦拜访吴稚晖。吴稚晖崇尚孙中山的人格智慧,接受三民主义,是年冬在伦敦参加同盟会。1907年5月吴稚晖与李石曾、张静江在法国巴黎组织世界社,创办《新世纪》周刊,鼓吹革命,宣传教育科学救国思想,共出121期,吴稚晖始终主持其间,使之成为革命党一大喉舌,与在东京出版的《民报》东西相应辉。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崩溃已成定局。孙中山为革命筹措资金,由美国至英国准备返回国内。吴稚晖在伦敦为孙中山处理各种函电,共商建国大事,定****旗为国旗,于伦敦唐人街首先悬挂。孙中山回国时关照吴稚晖及早回国。这样吴稚晖在孙中山抵达上海后三天即12月28日也回到上海。随即与常州同乡“惜阴堂”主人赵凤昌谋划筹组中华民国政府和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之事。民国初建,各种政治势力争权夺利,孙中山非常看重吴稚晖,要他出任教育总长一职。吴稚晖抱着革命不是为了做官,坚决推辞。但仍十分关心国事。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重要领导人宋教仁,吴稚晖愤然离开北京,回到上海与蔡元培创办《公论报》,抨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竭力鼓吹讨袁运动。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吴稚晖出走英国。1915年1月,当法国报纸披露袁世凯与日本谈判签订“二十一条”内容后,吴稚晖与蔡元培函电往来,揭露袁世凯丧权辱国。为拉笼有影响的人物,袁世凯授勋于吴稚晖。不料,吴稚晖毫不领情,立即写信回绝,其中有言:“切盼公等宝贵精神,专注于国难勿更以揶揄为消闲,侮辱书生。公民吴敬恒敬上”。这封信诙谐而讽刺,传颂一时。1922年,孙中山在组织第二次护法运动中发生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逃往永丰舰,返回上海。吴稚晖得知,便从法国回国奔走于京、沪、粤之间,劝陈炯明悔过讨贼,虽因陈炯明不听劝告未成,但吴稚晖的一腔爱国热忱和深入虎穴的勇气是令人钦佩的。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他学贯中西,坚定爱国,创建民国,致力国语注音和勤工俭学,生活淡泊,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蒋梦麟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
陈范(1860—1913)
字叔柔,号梦坡,晚年更名蜕庵,祖籍湖南衡山,从曾祖父起移住江苏常州。他是《苏报》馆主,以报纸宣传革命,是民国功臣和近代中国新闻史的杰出人物。1889年举人,1891年任江西铅山县知县,因“教案”牵连而罢职,举家迁往上海,“思以清议救天下”,1898年接办《苏报》,聘常州人汪文溥为主笔,宣传立宪改良,有一定进步倾向。在革命派的影响下,支持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与立宪派决裂,走上反清革命之路。1903年,陈范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为撰稿人,使《苏报》成为革命党的宣传阵地。《苏报》提倡民主自由,发表推荐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驳斥康有为改良主义的政见和文章,报道各地的学生爱国运动,公开鼓吹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治,使朝野震动。由于《苏报》反对满清,放言革命,清廷恨之入骨,随同帝国主义勾结,《苏报》被查封,章太炎、邹容和陈范次子陈仲彝等人被逮捕入狱,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声震百年的“苏报案”。
陈范侥幸逃脱清廷追捕,携二个女儿和姨太流亡日本。陈范在日本横滨与孙中山往来频繁,成为朋友,决心为振兴中华而奋斗。1905年春,陈范由香港回到上海,被清廷逮捕,在狱中始终不认罪,后经多方营救,于1906年仲秋才取得开释。辛亥革命后,满清政府被推翻,他欣喜若狂,公然活跃于新闻界,先后在上海、北京主持《太平洋报》、《民主报》笔政,后又到湖南参加湘桂联军从事革命活动,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袁世凯复辟与封建军阀统治。
陈范是一位精通诗文的清末报人,从倡导改良到转向革命,以《苏报》为革命党人提供宣传阵地,使之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第一个舆论阵地。《苏报》被查封,他亡命日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晚年长女远在蜀中,次女留学日本。因《苏报》案次子被捕后释放,长子也离家出走,后二子均不知所终。1913年陈范孤身病逝于上海寓所,两手空空,其丧事还是由蔡元培、柳亚子、陈去病出钱料理的。《苏报》发挥的革命舆论的作用和功绩,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和赞评。1958年中共中央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亲自编辑《苏报案》一书,收入邹容《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张篁溪的《苏报案实录》、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四篇文章,发给与会者每人一本,毛泽东还对邹容、章士钊作出较高的评价。
屠寄(1856—1921)
原名庾,字敬山,一号景山,号结一宦主人,江苏常州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1885年举人,1888年入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幕下,任广东舆地局总纂,主修《广东舆地图》,并在广雅书局与缪荃孙等整理《宋会要》稿本。1892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黑龙江舆图局总办、京师大学堂正教习、奉天大学堂总教习等职。屠寄壮年就名蜚海内,因得罪荣禄,被放浙江任淳安知县,他勤奋公事,亲民兴教,百姓钦佩。辛亥革命前夕回常州,与同盟会会员、长子屠元博及朱稚竹等组织常州地方革命力量,担任武阳教育会会长、武阳农会会长,并发动中学生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常州积极响应,他团结进步力量,为常州光复积极奔走。常州光复,他又被公推为武进县民政长,为地方整饬赋税,禁烟禁赌,兴办学校及革除社会陋习克尽其力。1913年,他拒绝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任命其为武进县知事,辞职回家,专事蒙古史研究。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北上任国史馆总纂,同时遥领武进县志总纂。1920年回到常州,又历任武进县水利总董、武进县积谷总董和武进红十字会首任会长。为除常州北门水患,他任北塘河工局总董,筹款开河,因为钱不够,为了节省开支,身体力行天天在河堤上工作,最后北塘河开好了,他却累倒了,不幸去世,时年66岁。
屠寄工诗词、骈文,长于史地之学,尤长于蒙古史。他花二十余年时间编纂成蒙古史巨著《蒙兀儿史记》160卷。其著作还有《黑龙江舆地图》、《黑龙江舆图说》、《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等。
孟森(1869-1937)
字莼孙,号心史,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早年受聘于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旋至译学馆主持翻译事务。1902年在广西边务督办郑孝胥暑中任幕僚,为郑赏识,资送去东京政法大学学习,译有日本维新后的政法类书籍。回国后主编《东方杂志》,武昌起义后,为程德全指挥的江浙联军进攻南京起草宣言。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执行书记。1913年4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
道不同初未相谋,逢此百忧,岂料造车终合辙;
天下溺爱之以手,殁而犹视,应怜并世几愚公。
——孟森代梁启超挽黄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