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市“维尔利环保”首发申请顺利通过;
上月,“江苏旷达”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当月“千红生化”、“星宇车灯”、“南方轴承”、“长海股份”先后通过首发申请;
上年,全市共有5家民营企业先后在海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总融资额高达39.28亿元。
这还仅仅是我市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连续两轮“三年跃升计划”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度提速,去年,民营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已占全市59.3%;全市私营企业户数6.7万户、个体工商户15.7万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168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70%、42.7%和184%。2010年,成为我市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新增最多的年份。
“常州,已成为民营企业最为集聚、民营资本最为活跃、民营经济最为迸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市委书记范燕青这样作出概括。
做大做强 一马当先
去年岁末,天合光能销售一举突破100亿元,成为我市新兴产业中第一家销售超百亿规模的企业。从白手起家到实现百亿梦想,天合光能只用了短短13年。
做优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十一五”期间,全市民营大企业快速成长。以优势资源、骨干企业、知名品牌、重点市场为依托,以大项目、大产品和大产业为突破,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专业市场培育,我市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到“十一五”末,中天钢铁、亚邦化工、常发实业、天合光能、百兴集团、凌家塘市场、湖塘纺织城、长江塑化市场、钢材现货市场、新城集团等1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其中中天钢铁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稳居全市民营企业之首。此外,营业收入在50-100亿元、10-50亿元的工业企业分别达到7家和68家。
转型升级 抢占先机
3年前,伊思达大胆引进海归专家,从此迈上了从传统纺织产业到锂电池新能源产业的艰难转型之路。历经坎坷,伊思达电池目前已成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锂电研发、生产和检测线,顺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2010年实现销售近5000万元。
面对资源约束、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重重困难,我市众多民营企业不约而同把“转型升级”作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词。民营企业家们用宽广的视野、敏锐的目光,紧跟国际现代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以上市企业为例,天龙光电、常发股份、康辉医疗、瑞声科技、常宝股份、江苏旷达等一批新生代行业龙头,让人们看到了常州新兴产业的方向和未来。
在一批志存高远的民营企业的带动下,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迅速长大,到“十一五”末,五大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5%。全市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有13家,50-100亿元的有8家;全市建成省级重点产业集群8个。
在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也大展拳脚,成为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主推手。快速、高效、优质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已然形成。到“十一五”末,服务业完成投资750亿元。全市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服务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 动力澎湃
年研发投入达亿元以上,成为轨道交通电力牵引系统、空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投资近亿元建成了国家级EMC电磁兼容实验室、国家级风力发电重点试验室。新誉集团科技创新的手笔之大,让人叹服。
民营经济,正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当之无愧的主角。广大民营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靠技术领先抢占市场,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5年间,我市共有59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成交额达6.08亿元。
科技创新,为民营经济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到“十一五”末,我市民营企业新增市级“两站三中心”473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244家。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等方面同样进展迅猛,信息化成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动力。全市认定省级信息化示范企业6家,市级信息化示范企业105家。
5年来,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总量26603件,其中发明专利4453件,年均增长37.5%。新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155家,累计达1958家,增幅达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