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给常州教育带来什么?

来源:常州日报 2011/1/31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6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委结合自身职能,从“发展思路、规划制定、加大投入、改革创新、资源配置”五个方面,切实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在发展思路上树立教育优先理念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进行超前谋划,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推动力,转化为谋划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在规划制定中强化教育优先地位

规划是教育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我委在即将出台的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中,明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的重要内容,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中重点研究。在制定发展战略、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资源配置、谋划重大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纳入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为目标,努力扩大并合理配置教育优质资源,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教育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三、在加大投入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十二五”期间,根据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我市将结合校安工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信息化等要求,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我委将会同教育部门一起通过制定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教育重点项目实施计划,优化配置全市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在安排投资上,把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在项目管理上,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前期论证工作,严格把握建设标准,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优势,协助教育部门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把纲要确定的重点项目落到实处。

四、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委将配合有关部门,把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领域改革中统筹考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配合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关键性改革。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竞争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扩大教育领域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探索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构筑更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五、在资源配置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教育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目标,继续推动职业教育走集聚发展之路,构建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名城。推进高等教育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以服务创新型经济为目标,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推动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专门人才的持续增长。 

学前教育迎来“多头”

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冯雅静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国外学前教育研究发现:入学前或在幼儿园接受过一定学前教育的孩子和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在入学后,接受能力和成绩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都从筑建国家财富的高度来看待学前教育的价值。事实证明学前教育除了能体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展的宏观价值,还能体现幼儿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个体发展以及在园所实践中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三个方面的微观价值。

从去年常州市各个幼儿园生源爆满、幼儿入园难的现象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常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资源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常州市区公办园偏少,自收、自支的集体幼儿园占全市幼教单位的80%,全市有80%以上的儿童在这类“公办民营”性质的幼儿园里接受事关人生发展关键的早期教育。这样的办园体制导致了幼儿园办园条件先天不足、布局失控、规模过小等实质性问题。

《纲要》明确了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并且设定了“到2020年,各辖市(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60%以上”的目标。这不仅给常州学前教育,尤其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春天的曙光。由于目前幼儿园经费主要依靠收费来解决,收费逐年增加,给中低收入家庭造成不小的负担。“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将极大地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当前,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公办幼儿教师编制太少,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差甚远。这不仅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也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留住好老师。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办园条件,依法全面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给广大幼儿教师带来了希望。这不仅使常州学前教育能够拥有一支稳定的、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而且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将使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持续的保障和不断的提高。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区域教育新发展 

中共天宁区委 天宁区人民政府

我区将围绕《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推进优质、高位、均衡、科学的发展目标,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解决“城市人口、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基本消除区域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大致相当、各有特色,择校比例显著下降,终身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办好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天宁教育。在具体工作措施上,我区将通过全面推进“五大工程”保证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1.坚持科学均衡发展,打造基础教育创优工程。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全区教育布局。优化学校教育一体化水平,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优化课程改革素质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区域教育资源整体质量。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在全社会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坚持公益性原则,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比例2015年达90%;到2012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各校择校生比例低于10%。

2.坚持超前高效发展,打造信息技术创先工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推进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培养教师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意识,营造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建设,使信息技术及时为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建成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坚持个性优质发展,打造人才高地创名工程。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定期登记制度,建立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激励机制,把好教师入口关,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教师培训机制,深化骨干教育成长规划,加强“五级阶梯”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加速培养和建设一支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到2015年我区市级五类优秀教师比例达到35%。坚持面向全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创新校长教师队伍的成长机制,促进全区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在岗位一线锻炼成就一批知名校长。

4.坚持持续健康发展,打造社区教育创建工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规划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完善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居民(村民)学校三级网络,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建设,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5.坚持改革快速发展,打造教育体制创新工程。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从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推进依法治教。大力推进多元化办学、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发展进程,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让学校生活成为素质教育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李伟平

《纲要》第六章围绕素质教育作了四个维度的发展规划,“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成为常州教育的质量追求。

首先,这是教育对社会变革需求做出的积极回应。当前,我国社会处在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教育需要为新的国民素质提供新的基础,要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对各市人才的需求。在此同时,教育也在通过自身的转型变革,让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此,教育要努力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其次,这是教育对自身发展目标做出的价值选择。“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这一追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对“质”的内涵追求。应试教育的主旨是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以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为主要直接目标,因此,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承继者,甚至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考试取得高分而升入高一级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成为学生唯一的目标。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促进人的健康主动发展,因此,受教育者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

局前街小学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提出了“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朱熹在《题小学》中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我们从朱熹的话中明确了小学之道在于打基础,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确立了“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的办学追求,确立了“自信、大方、活泼、开朗”的鲜明的局小学生形象特质。

再次,这是教育对自身变革方式做出的实践重建。在教育变革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就会形成不同的实践策略和行为方式。在第六章“素质教育”的阐述中特别强调了育人功能的整体性和日常性。“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德育的全员化和专业性,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德育融入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书香校园,增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割裂、叠加式的条线教育方式,实现学校教育生活整体育人功能的挖掘与开发。

在“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下,局前街小学首先在管理领域确立了“系统变革、生命成长”的追求,认识到学校变革是“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校领导与管理”诸方面的整体改革,是促进师生主动健康发展,养成生命自觉的系统工程。在学生发展领域,确立了“丰富生活、提升价值”的追求,认识到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学生怎样的生活,学生就会实现怎样的成长。我们唯有努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不断提升校园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在教师发展领域,确立了“创造生活、自我实现”的追求,认识到教师是具体的、主动的、有差异的个体,教师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教师的自我实现最终在于教师形成发展的生命自觉。我们追求教师们在职业创造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自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走方式。在课程改革领域,我们确立了“满足差异、引领需求”的追求,认识到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所经历的所有影响的总和。学校的课程建设应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挖掘学生校园生活的一切育人价值,努力构建满足学生差异的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其实不难,贵在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贵在坚持把理念系统落实到具体的办学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中。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王 熹

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学校而言,教师是学校主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应是成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

一、突出重点

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本培训和骨干培训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识底蕴较为深厚、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养的师资队伍。

1、建设持久弥新的师魂工程。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笃学。

2、搭建与时俱进的发展舞台。一是研训平台成就专业教师。系统拟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校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架构“换脑子、结对子、架梯子、压担子”研训模式,促进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培训效益。二是青蓝工程引领新秀成长。通过双向选择,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为青年教师的成名成家架设台阶,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三是创新形式锤炼骨干栋梁。遵循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全面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对骨干教师委以教育教学重任,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科研型、学者型”的学科教学“领跑者”。

二、优化方法

学校应制定与国家、市级教育部门接轨的、系统而有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方案,多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专业引领,提升教育教学品位。学校一方面可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为广大教师作专题报告,讲授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另一方面可以邀请课堂教学的名师来校上示范课,在与名师的零距离互动中,深刻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真谛,从而有效提升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同伴互助,实现专业引领专业。真正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认真落实备课组的集备活动。抓好常规教研活动,特别是开课、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开课、听课和评课,提高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定期组织开展沙龙活动,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组织教师各抒己见,切实起到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3、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走向双赢。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应主动征求学生对自己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我反思进行深刻剖析,吸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促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为学而教、以学定教。

三、多元推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要多方位进行推进,切实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

1、抓好常态教研。学校的常态教研工作如备课组的集备活动,教研组组织的常态教研活动等等,仍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能放弃,要务实创新。

2、重视教育科研。学校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要重视教育科研的作用,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发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反思能力,探究归纳能力和尝试创新能力,更是大大促进了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3、充分利用网络。我校利用校园网推出“漫品书香”和“话题讨论”等栏目,通过“漫品书香”定期向教师推出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供教师学习和赏鉴;通过“话题讨论”栏目,每两周推出有关教育教学方法的3-4个话题,让教师们参与讨论,及时跟帖,发表意见,引发教师去学习、去思考。

4、开展学生评教。每学年期中后发动全校学生开展评教活动,对每位教师的师德和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并把学生评教的意见经统计后反馈给每位教师,让教师从教育对象处知道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5、落实绩效考核。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待遇,也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制订好奖励方案,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学习、勤奋工作,提升自我,争创佳绩。

再次引领职教潮流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 王亮伟

有专家称,教育是把金钥匙,职业教育是把万能的金钥匙;并认为教育结构要转变,重新勾画中国的教育版图,形成若干个板块、多条高速公路、但又互相贯通的完整的和理性的教育体系。

《纲要》规划到2020年将我市建成中国职业教育名城。《纲要》在规划各类教育中,几乎都提及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元素渗透到了各类教育。如在高中教育部分中提到:“鼓励高中适当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探索建立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在要求职业教育时,“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职教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向普通中学开放,促进中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是时代向每个社会人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改变那种把职业教育视作“二类教育”,是“差生教育”和“贫困生教育”的传统和落后观念。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外叫做技术与职业教育,绝对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教育”的代名词。目前,整个中国仍为学历型社会,还不是资格型社会。资格型社会的深刻社会发展背景是:产品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度增加,进入劳动岗位的门槛提高,除了学历之外还要有职业资格。这种资格的获取,是职业教育的职能。现代社会,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将作为又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必须再造现代人力资源的理性结构。

常州职业教育在未来要再次引领职教潮流,势必在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上倾注全力,打造新品牌。常州的职业教育曾经创造了“城市职教中心”模式和“集群式高职城”模式,引领了职业教育发展潮流。在未来10年,《纲要》拟构建常州职业教育新体系,并充分体现其先进性和生命力。如:在“战略目标”中描述整个教育体系时,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衔接,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在要求课程改革中,提出职业院校专业课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程度普遍增强。在具体要求职业教育中,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高职与中职配套衔接、协调发展、满足全社会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看,中高职要科学衔接,一体化发展;整个职教体系将成为充满希望、让人憧憬的教育体系。

民生改善与终身教育的完善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 刘维俭

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常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专门在第五章阐述了“终身教育”问题,并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让学习成为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方式”,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根本性改善,令人振奋。

2001年,常州开始创建学习型城市,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2008年,建立全省首个终身教育工作推进机构——常州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形成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常州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实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等。2009年,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大学——常州社区大学,内设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和终身教育信息中心,市教育局设立终身教育处,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2010年,成立常州终身教育学会,正式开通常州终身教育网,创刊《常州终身教育》杂志,开展终身教育课题研究,打造终身教育优质学习载体。此外,龙城讲坛、“小巷讲坛”、“道德讲堂”等学习品牌活动和教育惠民项目积极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自觉和快乐地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之中。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及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本质特征就是社会发展的人本化。促进人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发展状态同时构成了社会发展状态的核心性评价标准。因此,处于社会人本化发展阶段的民生问题,已集中表现为人的发展素质以及改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能力问题。

我国社会的人本化发展,不仅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同时也实现了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表现或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发展性生存。所谓发展性生存是指通过人的自我发展从而改善生存的状态,具体体现为在自我发展中获得并积累生存性资源,创设并优化生存的环境。这说明,生存状态的改善必须依靠人的自我发展,而人的自我发展是为了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状态。第二是学习化生存。所谓学习化生存是指通过学习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增强生存的素质与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中更新生存的理念,掌握生存的本领,提高生存的质量。这说明,在学习化生存的时代以及学习型社会,生存能力的获得及提升,必须依靠学习行为的自觉。学习不仅成为生存的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基于学习化生存的判断,我国社会人本化发展阶段的生存问题最终归结为学习问题,由此决定了学习所具有的民生意义。所谓关注民生,在本质上就是关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学习状况,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所谓改善民生,在本质上也就是改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学习状态,不仅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搭建社会化的学习平台,完善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优化学习的环境,确立学习的价值,创设学习的文化。这既是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也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因此,创立适应于学习化生存需求并服务于社会成员学习状态改善的教育形式,无疑是我们教育创新的主要任务。

现在,《规划》把“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让学习成为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重点目标提出来,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这些都是造福于常州全体市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常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工程,必将带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诸多领域的新变革、新成果,必将让常州市民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