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去年2月26日,市民贺先生在某电器商城购买了一台26寸电视机,使用两天后就开不了机,找到要求商家维修。商家让贺先生直接找售后服务商。而售后服务商接到投诉后迟迟不肯处理。何先生最后求助消协。受理投诉后,消协工作人员认为,彩电使用不到一星期就出现非人为故障,根据“三包”有关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换。经过调解,商家同意给贺先生换货。
现状:去年,我市消协共受理家电类投诉332件,占整个商品消费的21.83%,较上一年度增长13.7%。家电类投诉始终居高不下,一方面跟近几年家电产品热销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目前家电产品消费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维权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家电投诉的焦点主要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当前,家用电器的售后服务往往与商家分开,一旦家电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会先找商家。商家就找售后服务商,售后服务商往往为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多收费,不然就拖过“三包”期,以此敷衍消费者。
产品质量问题,到底谁说了算?
市民吴先生去年年底在某商场购买一台品牌笔记本电脑,回家接通网线后发现电脑不能上网。吴先生把电脑拿到商场,服务人员用网线现场给电脑接入,结果能上网。服务人员认为是吴先生家中网络问题,电脑没问题。
吴先生回家后,电脑仍不能上网,遂叫来网络公司检查网络,可检测结果显示网络正常。因为用另一台电脑可以正常上网。吴先生又找到商家。
连续反复七八次,最后吴先生认为电脑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商家把吴先生的电脑送到特约维修点做检测。检测报告显示,电脑一切正常,没有质量问题。这样连续几个回合下来,吴先生要求退货,可遭到商场拒绝。商场的理由是,根据检测结果,电脑质量没问题。而吴先生不认可检测报告,双方争执不下。
根据“三包”规定,一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选择无条件退货。据业内人士透露,为避免消费者退货,一些商家尽量压缩自检问题。甚至有的产品就算检测出有质量问题,有的厂家也会对消费者隐瞒信息。也有的生产厂商会对检测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先行维修,再发还消费者。
消协提醒:如消费者与商家或生产厂家就产品质量有争议时,首要问题就是对产品质检。但这种检测机构不仅要有资质,并且要客观中立,厂家的自检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第三方机构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才有权威性。
利用信息优势,“忽悠”消费者
市民徐先生去年在某家电商城购买了一台国产品牌的平板液晶彩电,使用不到一年,彩电有声音没图像。维修人员上门查看后认为是显示屏出了问题。可维修人员提出,如果要维修,就要收费。徐先生发现,彩电保修书上明明写着主要部件的“三包”期为3年,为何在三包期内维修要收费呢?
维修人员解释说,液晶显示屏不属主要部件,因此不在3年保修期内。屏幕不是主要部件?徐先生想不通,随后向消协投诉。通过消协工作人员协商,厂家答应给徐先生免费保修服务。
据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国家实行的家电“三包”规定:电视机整机包1年,主要部件包3年。这个规定对平板液晶电视留下了空白,导致前两年有关平板液晶电视三包投诉剧增。各地工商部门、消协组织纷纷对此制定对策。
今年年初,国家正式出台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把液晶显示器定为平板电视的主要部件,保修期从1年延长至3年。
消协提醒:产品出现问题,先要看是否在“三包”期,如在“三包”期内,消费者一定要问清楚收费项目,询问收费理由。如有争议或不懂的问题,可向消协咨询。
拖过“三包”期,赚取维修费
在“三包”期内,多数常见家电都可以免费维修,但一些维修点为了赚钱,将“三包”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拖过了“三包”期,就利用维修费、更换部件费等名目,大宰消费者。
市民朱女士在2006年购买了一款40寸的液晶电视,“三包”期为3年。2009年9月14日,朱女士发现电视机机身内部有明显异响,叫特约维修站上门检查。工作人员检查后,也说有异响。工作人员本想拆机检查,后看了购货发票后,没开机检测,以电视机主要功能正常,异响并不影响正常使用为由,劝朱女士暂时不要维修,先观察观察。当时距保修期只剩下不足20天。
去年元旦晚上,电视机突然影像全无,电源也断了。朱女士叫来特约维修站人员。工作人员检查后说,是电视机内部电板短路,现在必须更换新的电板。因为已过了“三包”期,要收材料费520元、维修费380元,总共1000元。朱女士认为维修点故意拖延“三包”期,最后向消协投诉。
经消协协调,由厂家为朱女士提供更换部件,同时维修费减免一半。
消协提醒:家电在“三包”期内发现问题,要首先跟生产商或销售商联系,保留好首次投诉记录,再由生产商或销售商联系维修事宜。
小家电出故障,维修得不偿失
在去年的家电投诉中,有关小家电投诉比往年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榨汁机、电热水壶、电扇等产品,而且多为质量问题。
去年6月初,市民朱老太花68元在我市某小商品市场购买一台杂牌落地扇,使用不到一个月,电扇不转了。经检查,电机烧坏了。朱太太找到摊主,可因票据丢失,摊主不承认。联系厂家,厂家的电话打不通,后来一查,原来是“三无”产品。朱老太将电扇拿去修理部,可更换电机要50元。
为什么小家电问题多?主要是一些小商品市场内的家电产品多为“三无”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据业内人士介绍,小家电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而近几年市场需求量增加,招来不少投资者。一些企业为能够快速打开市场,不惜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以至于目前市场上的小家电大部分是中低端产品。据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小家电的政策,仅有部分产品适用于“三包”政策。
消协提醒:购买小家电,也尽量去正规的大商场。 殷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