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读者》。
湖塘实验中学把《读者》搬进课堂,成了语文教材。
课本教材内容仅留一半
该校2004年启动了“三分语文”教学革命。他们的“三分语文”是指:《时文古文》、《作文》和教材《语文》。
湖塘实验中学为何要进行“三分语文”教学革命呢?校长顾志平说出了当初的想法:“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结构也应与时俱进,而语文教材课文容量小了,有些内容也有些陈旧。”顾志平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应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壁垒,走出课本的禁锢,让学生接触更多鲜活的知识。“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不是唯一。”这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内容及形式上以渐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读者》,进入了视线。在顾志平看来,《读者》内容不仅涵盖古今中外,可读性强,有些美文无论从写法还是内容,都堪称精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量,还能潜移默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影响一生。”
该校对语文教材进行了大胆整合和重新建构。“《读者》和《国学时文精粹》代表的是时文部分,大量精美的时文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顾志平说,除了保留国学古文外,传统的教材的内容仅留下了一半。
底气来自何方?
“考试考的就是课本,别的学校都在研究课本,我们却减少课本的教学时间,考课本内容怎么办?”对于老师的这一质疑,顾志平立下军令状:“如果改革有了成绩是大家的,出了问题,责任都是校长的。”在顾志平看来,这样的改革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即使牺牲一些分数,也是值得的。“我们是一所民办学校,收费也比较高,家长花钱把孩子送来,我们给他们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分数,而应该是一些能让学生受用终身的东西。”
事实上,除了行政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外,外部环境也为“三分语文”教学的推行提供了空间。“素质教育是大方向,常州这几年中考考得都比较活,对我们学校来说是利好。”
3000名学生人手一份《读者》
湖塘实验中学近3000名学生人手一份《读者》。
在课堂,主要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入,教师引导精读或拓展阅读;另一种则是自主选择批注。“批注的内容,涉及词句篇各个方面,可以是解析、品赏,也可以是评价、质疑,可以是眉批、总批,可以圈点勾画相结合。但是每期至少选择两篇进行批注学习,没批注的篇目也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由阅读,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顾志平强调,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减少课堂讲解,多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者,而不是听课者。“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毫无疑问,成绩也会好起来。”
如何科学平衡“三分语文”之间的关系呢?湖塘实验中学把一学期分割成6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实践为3周,其中包括15个教学课时和3个纳入课表的阅读课时。传统教材教学占8课时,《时文古文》讲解为2课时,写作教学和综合实践为3课时,单元练习、讲评和阅读课分别占2课时和3课时。
教和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的校本教材和教参都是现成的,教师并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何在较少的时间里,完成过去的教学内容,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了一个新难题。”该校“三分语文”教学工作室领衔人徐正伟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开阔了眼界。
“现在看的书多了,知识面广了,很多美文给我的教育很大。”该校初一年级奚可同学说。同样,老师们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给自己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过程,阅读了大量精美时文,不知不觉能力提高了。“中考成绩不降反升,教师素质也大大提高,2010年,三分语文教学法还获得了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等奖常州仅两个。”顾志平说,目前“三分语文”已形成了教师、学生同步提升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