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小的代课教师,到全国知名的模范校长,奚亚英用30年奋斗书写了一曲人生传奇。她倡导的“平民教育”、“艺术第一”理念,在全国教育界都属开风气之举,在她的带领下,湖塘桥中心小学走到了全国前列。
草根校长
奚亚英从不讳言自己起步于村小代课教师,“我是一个穿着草鞋的人,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泥土味。”
在村小当代课老师时,奚亚英19岁,浑身洋溢着不服输的精神。在泥地操场,用水泥杆代替排球架,她硬是带出了一支全省出名的排球队,连续两年蝉联镇江地区冠军、全省亚军。凭着市劳模等荣誉以及骄人的教学成果,她破格成为公办教师。1986年,她走上校长岗位,并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1998年,奚亚英从新安小学校长调任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当时的湖小,只有16个班,下辖13个村小、1个初小,办学条件艰苦。只要有空,她就骑车到村小了解情况。一个冬天,她走进教室听课,呼呼的北风从窗户和门缝里吹进来,奚亚英发誓要改变教育薄弱状况。为此,刚到湖小的第一个月,她瘦了8斤,乌黑的头发也添了霜花。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了解她的奋斗经历后感慨地说:“这是个普通的校长,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有许多校长没有的执著与坚忍。这些可贵的品格,使她不再普通,使她的学校不再普通。”
平民教育
奚亚英的平民教育工程分作三步走:
第一步,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学校的软硬环境;
第二步,全校确立“爱的教育”“向善向上”的核心理念,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作为外援;
第三步,艺术领先,课程改革。
经过不懈努力,前两步都平稳地实现了,最难的是第三步。
湖小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要让孩子改变,必须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要培养他们发现美、热爱美的眼睛。奚亚英浏览了很多书籍,吸取很多知识与理念,从美国的“零点行动”、哈佛的“艺术第一”、诺贝尔获奖者感言中获得启迪。她决定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增加艺术课程,培养气质高雅、学有所长、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学生。“平民教育”、艺术教育思想由此清晰。时值上世纪90年代,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她在全国率先展开了“吃螃蟹”行动。
为把艺术课程引入课表,她大胆作出课时制改革,把每节课从40分钟压缩成35分钟,一天正好余出一节课的时间,用这节课作为艺术选修课,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课程。因为纳入课表,所有乐器和学费全部由学校承担,家长不必额外增加负担。艺术师资哪里来?奚亚英三番五次到南京歌舞剧团、刘海粟美术学校、武进文化馆等单位聘请专家。为她“十顾茅庐”的精神所感动,30多位国家级演员、教授放弃高额酬金,不辞辛苦前来湖小授课。
来自家长和老师们的反对,也曾经让她一度犹豫。家长们说:孩子在学校不好好上课,唱唱跳跳,尽学些乱七八糟没用的,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为此,艺术课程只有30%的家长报名。老师们也怨声不断,全校上下议论纷纷,在校长年度考核时,不理解的人给她打了“不合格”。
但认准的路,奚亚英坚决不回头。2001年秋季,湖小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艺术选修课程,学校成立了管乐、弦乐、打击乐、民乐、美术、书法、舞蹈7个辅导中心,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不分年龄、班组界限,到7个中心的60多个选修班上课。湖塘镇政府在关键时刻给予她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拨款10万元让学校买回了艺术课程所用的器材。
教育传奇
3年后,奇迹在湖小出现了:在全国的各类比赛中,湖小的孩子屡屡获奖,他们和日、韩等国学生同台进行器乐展示,他们的绘画送到香港、澳门展出,他们的舞蹈在香港获得“大紫荆杯”最高奖……湖小从此名闻遐迩。多少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登台表演,激动得说不出话。
如今在湖小,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科目,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一门艺术技能。卓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激发了孩子们体内潜藏的艺术细胞,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它把平民百姓的孩子培养成了气质高雅、学有所长、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学生;给热爱艺术并具有艺术特长的孩子提供了更广大的展示舞台;同时也帮助很多农村家长圆了艺术梦,更使一所平凡的农村学校走上了不平凡的成功之路。
2005年,奚亚英在中美校长论坛上作报告《我的平民教育情怀》,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2006年,她的报告在中德校长高峰论坛又获中外专家广泛关注;2005年,《人民教育》用整整9个版,介绍了她优质教育平民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中国教育报》也以《普通的校长不普通的学校》介绍了她如何把一所普通农村小学打造为全国知名学校的传奇。
人物档案
姓名:奚亚英
年龄:52岁
工作单位: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职务:校长
道德模范类别:创新创业类
身边人的评说:她把一批批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她把一批批教师推上全国舞台,领上星光大道。她,因为责任,所以担当;因为挚爱,所以痴狂。
——湖塘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庄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