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年实施卫生惠民工程 15分钟社区医疗基本形成

来源:常州晚报 2011/8/19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6

一位普通居民的感受

昨天下午2点多钟,家住锦阳西苑的63岁居民潘华琴,忽然感到肚子痛,要拉肚子,老伴冯元坤对她说:“快到卫生服务站去看看。”说着,他们拿上病历卡、医保卡等,出门步行前往附近的清潭花苑社区卫生服务站,仅十几分钟就到了。卫生服务站负责人、老党员、感动钟楼十大女性之一的王鸿惠,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亲切地询问哪里不舒服,并立即安排医护人员为潘华琴量体温、做化验等检查诊治。3点不到,诊断明确了,是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肠炎。马上给予吊挂葡盐水,盐水中加入左氧氟沙星、氯化钾、维生素B6等药物,另外再配点口服黄连素片让其带回家服用。

冯元坤老伯拿着处方等一结账,诊治检查费加药费,总共才50.5元。他感动地说:“在开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病,真的又方便又便宜,服务更好。所以,平时有了病,我们都是先到社区医院来看看,看不好的病,这里的医生也会帮我们联系到哪家医院去看。”

王鸿惠医生介绍说,这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卫生惠民工程给居民带来的实惠,如今,到社区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清潭花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的门诊量已达每天200多人次,医护人员挺忙的。但由于看病便宜不赚钱,社区医护人员的收入也比较低,需要有奉献精神。为此,我们要求4位党员医生做出榜样来,接待、服务好每一位病人,把卫生惠民工程这件好事做好做实。

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三年,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2008年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创造性地连续三年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从健全社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着手,筑牢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网底,改善了基层群众就医条件,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就医难的矛盾。

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城区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服务站67家,其中省级示范社区服务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基本装备100%达到省定标准,全科医生、护士岗位培训率达95%以上。农村建成乡镇卫生院62个,村卫生室473个,其中省示范乡镇卫生院4家,市示范乡镇卫生院39家、示范村卫生室280个。城区每个街道都有一所达到省定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合格规范的乡镇卫生院,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价廉、温馨、安全”的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居民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卫生惠民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让卫生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提高社区卫生队伍素质,让老百姓看病安全放心

到社区看病,安全放心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市采取四项主要措施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素质:

一是基本装备达到省定标准。除了一般化验检查设备外,卫生中心还配备了心电图、B超、X光等医疗设备和急救器械,能满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要。二是市级医院挂钩帮扶社区。每个中心和站都有市级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坐诊和预约会诊,疑难重症及时转诊。三是社区医生全员培训。在职社区医生必须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进修轮训,新引进的本科毕业生上岗前必须到市级医院进行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方可回社区工作。四是医院社区信息共享。搭建以社区卫生为基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社区与医院快捷的预约门诊、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系统。正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了市级医院的技术支撑,其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级医院挂钩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派经验丰富的医生到社区坐诊、会诊、技术指导时,首先选派的都是党员专家,党员专家为我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免二减”、零差率销售,居民在社区就医优惠多多

在社区看病,不仅方便、安全,还很便宜。我市社区门诊实行“六免二减”制度,即挂号、诊疗、一类疫苗接种、健康建档、康复训练、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项目不收费,检查和治疗费用减免10%。同时,社区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从2010年3月起,金坛市、戚墅堰区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实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目前,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3.53亿元,销售2.75亿元,让利幅度35%左右。此外,参保人员社区首次住院起付线降低100元,社区门诊特种病自付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

据统计,卫生惠民工程实施三年来,城区社区门诊“六免二减”、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分别让利群众1747.8万元和3.4537亿元。今年1~7月,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474.24万人次,同比增长20%,占全市门急诊总人次数的52%。门急诊均次费用101元,同比下降14%,比三级医院低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