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正成为常州转型升级的源头力量之一。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汇民智、惠民生、聚民心,不断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深耕文明实践、收获文明成果的同时,常州逐步形成和提炼出一系列经验,将其固化进各种制度之中。这笔看不见的财富,使常州的增长曲线更圆润、更科学,日益成为常州科学发展的最强动力。
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样,文明创建是一种澎湃的力量,也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财富。
2006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包括文明城市在内的“五大建设”以来,全市上下发展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宽、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全市紧紧围绕加快产业升级这一核心命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抓政策、抓环境、抓服务,将政府职能聚焦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优化公共服务上来。近年来,我市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审批事项由1494项压缩到417项,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间的60%以内,与企业生产经营、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一个大厅里运行。同时在促进企业转型、推动兼并重组、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招商引资、培育大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不断涌现出超常理念、超常举措,从而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明导向和有力支撑。
以机制促进先进生产力。近年来,我市陆续探索出合作项目筛选培育、依法有序的诚信管理、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风险利益的共担共赢、资本技术人才长效合作等一批高效灵活机制,吸引、黏合了各路创新创业资源,使之沉淀下来、裂变发展。未来五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预计超过5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目标。
针对传统制造业比重偏大、层次偏低的关键点,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13项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3年内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五年来,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4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2%。
政策聚焦、机制给力,让全市广大企业家同心同向、争创一流,实现了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大提升。五年来,全市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500多件,年均增长37%;新增民企“两站三中心”473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155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从1家增加到9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从8家增加到35家;上市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私营企业突破7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6万户,个私注册资本突破1900亿元。目前,全市96%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曾占全市制造业40%左右的贴牌企业,半数已有了自主技术或品牌。
播撒城市“创新因子”
“科技提升产业、创新成就未来”,矗立在街头的巨幅广告标语,表达着常州的个性追求。
科教城和武进区共同打造的“科技111”信息平台,每个月的首个星期一,均围绕产业进行一次成果对接。南大研究院院长陈强表示,这种联动机制很管用,能帮助科研机构围绕国家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优选项目。“通过这一平台,已有110多项南大科技成果落户,本地企业新增年产值40多亿元。”
如何为企业打造通达八方、技术创新的平台,是我市思考、探索、推进得最多的事。以往产学研合作先圈地、造房子、买设备,再找市场,我市大胆“反其道行之”,先找市场、找企业,再来建厂房、买设备。循着这个思维,在全省率先开启“科技长征”,市委书记范燕青率领企业家风雨兼程、南征北战,行程数十万公里,5000多项科技成果在常州生根开花。
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为特色的科技创新,是一项打基础、谋长远的慢工细活,也是我市矢志不渝的追求。目前,130多家国内高校和研究院在常开展产学研合作1300多项,中科院、北大、清华等16所高校院所与常州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802名,让他们“有利益、有前途、有舞台”。科教城从“学”字入手、“研”字突破、“产”字聚变,以中科院13个分中心为标志,吸引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400多家,集聚创新人才9100多名。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三期工程初具雏形,一幢幢以名校名所为建筑主体的研发大楼拔地而起。
从有效整合6所院校资源、开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到打造科教城创新之“核”,再到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常州近年来抢抓机遇、高点起跳。从长江之滨到西太湖畔,光伏、LED、风电、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材料和创意等八大产业园区热浪腾腾,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创新因子从经济层面撒向整座城市。我市的城市名片也从“工业明星城市”演变成“创新城市十强”,在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排名中列第3位、政府创新能力雄居第1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他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江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就是在常州受到的启发。
“争一时更要争千秋”
文明是形象、环境、民生、品牌,也是城市竞争力。文明城市创建折射出的是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争一时更要争千秋。”我市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的战略工程、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形成合力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宣传发动机制、投入奖惩机制、督查落实机制和点评工作机制等,推动了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实质是探寻科学的城乡管理模式的过程。我市明确,要通过创建工作真正建立长效机制,将制度财富融入城市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本地人引以为豪、外地人流连忘返”的幸福之城。
点多线长面广,“长效”二字落在实处并不容易。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对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分解,落实到各个市级部门、服务行业、窗口行业,纳入目标管理。全市强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使创建工作真正做到领导负责、上下同心、严格规范、有序推进。
完善投入机制,全市舍得投入且善于投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注意科技化管理,提高创建的边际效益。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规范性制度,每月点评、每周巡查、每日督查,狠抓落实全面整改,有效巩固和发展了创建成果。“每一天常州都在变新,是名副其实的常乐之州、文明之州。”海归博士赵善麒不吝赞美之词。
共建共享文明城市,增强了跨越发展的后劲,相信,常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