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歌女》打造21世纪地方戏曲改革的样板——专访大型原创交响锡剧《天涯歌女》总策划、出品人、音乐总监刘廷禹

来源:常州日报 2011/9/6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6

“北京全知道了。”

在北京的常州宾馆,欣然接受采访的著名作曲家刘廷禹年逾古稀却依然激情飞扬,由他担纲总策划、出品人、音乐总监的常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舞台剧《天涯歌女》,已让圈内外充满期待。

“锡剧很好听,比黄梅戏好听多了”

世界著名大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创作了12部舞剧,而刘廷禹将这项记录刷新为23部,堪称世界之最。近5年,我国评定了50台国家精品工程,精选10部拍成电影,其中,舞剧只有1部,就是刘廷禹为无锡创作的《红河谷》。此外,刘廷禹还完成了大量的重大晚会及开幕式音乐。与大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则是他“写着玩儿的”《全国第八套广播体操》以及《全国幼儿、小学、中学系列广播体操》音乐。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奖——尽管刘廷禹创作的舞剧囊括了国内所有最高奖项,然而,他最为钟情的还是地方戏曲。在他的心目中,中国戏曲是西方歌剧远远比不上的。他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的高音可以到嗨E,比世界著名男高音还高3个音。加上我们的唱念做打,还有那么多流派,舞台也远比歌剧丰富得多。但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解放初,我国还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是去年的统计表明,如今只剩下260多种了,短短60多年消亡了60多种。

40多年前,刘廷禹是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的参与者。今天,打造地方戏曲样板成为他的新使命。获得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的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是他第一次试水,并且大获成功。“我们组织了一个大学生专场,2小时45分的演出,没有一个学生退场;现在已经和林肯中心剧场签约,正准备赴美演出。”

在创作《天涯歌女》之前,生于南京长在重庆的刘廷禹从来没有听过锡剧。

“锡剧很好听,比黄梅戏好听多了。我特别喜欢听男生的唱腔,大本嗓,高音可以到A和B。”为了这部戏,积淀深厚的刘廷禹听完了《珍珠塔》等好几部锡剧代表作。在许多年轻人听来“带着田埂上的土腥味”的锡剧在他听来一点儿都不土。

至于说“锡剧走不出苏南”的窘境,刘廷禹认为,语言是个大问题,可以尝试将唱腔之外的对白改成普通话。在这次《天涯歌女》中,结婚、归来、拍戏等好几处,就是用的普通话。

“我要让它成为21世纪中国地方剧种改革的样板”

“那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在《天涯歌女》开排仪式上,刘廷禹热泪盈眶一度哽咽,给现场演职人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郑和下西洋》远远没有花这么多精力,这是他投入心血最大的一部戏,老爷子搭进去半条命。”刘廷禹的助手告诉记者,“比如一小段笛子录音,音乐学院的学生多的是,可能花300元就搞定了,可是他非要找中央音乐学院的戴雅。”

“这是一部让地方剧团吃饱饭、吃好饭的戏。我要让它成为中国21世纪地方剧种改革的样板;如果不是这样,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去干。”刘廷禹和他的主创团队信心十足。

什么是交响戏剧?在成功创作交响京剧之后,刘廷禹阐述了他的创新理念。他始终不满足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乐队,“就那么几件,而且跟着旋律一起走”,为此,他引入大型交响乐团,绝对不是作为伴奏,而是看中其宏大的艺术张力。在《天涯歌女》中,他也坚持强调使用他钟情的“锣鼓家伙”,他说:“《天涯歌女》是发展创新理念与传统锡剧理念的交响,是各大艺术品种与传统锡剧的交响,是后奥运时代,灯音美服画视频等与传统锡剧的交响。总而言之,是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响。”

“不管怎么创新,锡剧还是姓锡,一张口就知道了。”因为汇集了交响乐、舞蹈、魔术等众多艺术样式,不少人担心因此喧宾夺主,刘廷禹强调绝对不会,那些是为了“好听好看好玩”,满足现代观众的视听要求。